華文網

一枚擊潰大明帝國的銀幣

在BBC與大英博物館聯合制作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有人提到16世紀的一枚西班牙八里爾銀幣,西班牙語是“peso de ocho reales”,我們翻譯過來,叫“比索”。在國家博物館的同名展覽中,它大概被放在倒數第二個展廳不起眼的玻璃櫃裡。

大英博物館的專家學者是這麼寫它:“西班牙的美洲銀幣的到來動搖了東亞經濟體系,導致中國明朝的經濟陷入混亂。”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八里爾銀幣

這枚大約在1600年左右的八里爾銀幣,直徑4釐米,分量足,按現在的標準換算,

差不多一枚銀幣能值現在這個物價水準的人民幣(2017)500塊錢左右。為什麼說它導致了中國明朝的經濟混亂呢?

我們看一組資料就知道了,1631年一年,從菲律賓輸入澳門的白銀是1400萬兩,而在明朝的初中期,永樂元年到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鼎盛的30年裡,中國官銀生產不及1631年菲律賓輸入白銀的一半。據統計,1493-1600年,世界的銀產量是23000噸,其中新大陸美洲生產的17000噸,這裡面,又有超過5000噸流入了中國。

八里爾銀幣印有哈布斯堡家族徽章

這麼多白銀流入中國,是好事,還是壞事?講真,如果一直有白銀源源不斷流入,當然是好事。因為這些硬通貨,用的好的話,可以促進生產。在那個年頭,中國有兩種主要路徑吸引這些白銀流入。一個是貿易順差,

宋元之後,中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狀態。那個時候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即便是善於製作售賣奢侈品的法國,為了擴大自己產品的銷路,有些商品如絲織品,也不得不打上中國製造的標籤。

16世紀中葉,西班牙在美洲發現的波托西銀礦

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裡,給中國帶來了一大筆收入。另一個途徑,就是外匯生意。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王朝很長時間使用的是銅銀複本位的貨幣制度,因此,在明朝,金銀的套匯比率和西方比起來,存在暴利空間。歐洲的金銀比價長期穩定在1:12,甚至1:15,而到了16世紀末,中國廣東地區也才1:5.5,與歐洲的匯率比重大致相當那還得到了清朝的乾隆時期,差不多是1:15的水準。

這個暴利空間,

讓歐洲人拼了命的開展套匯業務。只要手頭有白銀,就能比歐洲換到多近一倍的黃金,而歐洲是金銀複本位制度,他們稀罕黃金。所以,白銀大量的最後湧入到了中國。

16世紀的世界貿易版圖

白銀流入過於迅速,是不是會帶來通貨膨脹?按理論說,肯定會。但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時的中國牛逼,底子厚,有足夠大的市場和生產能力來消化這些需求。所以,白銀的輸入,帶來了雙贏。西方人換到黃金,社會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人拿到白銀,生產力也巨大推進,比如中國紡織業,在17世紀末,江浙一帶的紡織工人多達80萬眾。

然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如果有持續的白銀流入,這自然是好事。我們看從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有14000噸,是這一時期中國自產白銀的接近10倍。然而,這裡面,卻有一個非常嚇人的事實。中國的經濟過於依賴海外,如果有一天,白銀不再持續高增長輸入,銀本位為中心的中國的金融系統會產生嚴重危機。而事實上,也在發生這些事情,美洲白銀通過太平洋運到菲律賓的數額,在1590—1602年估計為2010噸,1602—1636年約2400噸,1636—1644年約210噸,總共達到4620噸。這個資料顯示,作為最主要的一條白銀供給線路,白銀的輸入從16世紀末葉開始,總量可能在增加,但速度卻大大減緩。

此時的明朝政府,已經十分依賴白銀了。從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金花銀出現,英宗馳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到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一條鞭法,用白銀代替徭役納稅。一個白銀帝國已經崛起。因此,有一天,當這枚小小的八里爾銀洋不再流入中國,就像蝴蝶扇動翅膀,建立在白銀基礎上的帝國不得不面臨覆亡的危機。

肯定會。但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時的中國牛逼,底子厚,有足夠大的市場和生產能力來消化這些需求。所以,白銀的輸入,帶來了雙贏。西方人換到黃金,社會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人拿到白銀,生產力也巨大推進,比如中國紡織業,在17世紀末,江浙一帶的紡織工人多達80萬眾。

然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如果有持續的白銀流入,這自然是好事。我們看從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有14000噸,是這一時期中國自產白銀的接近10倍。然而,這裡面,卻有一個非常嚇人的事實。中國的經濟過於依賴海外,如果有一天,白銀不再持續高增長輸入,銀本位為中心的中國的金融系統會產生嚴重危機。而事實上,也在發生這些事情,美洲白銀通過太平洋運到菲律賓的數額,在1590—1602年估計為2010噸,1602—1636年約2400噸,1636—1644年約210噸,總共達到4620噸。這個資料顯示,作為最主要的一條白銀供給線路,白銀的輸入從16世紀末葉開始,總量可能在增加,但速度卻大大減緩。

此時的明朝政府,已經十分依賴白銀了。從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金花銀出現,英宗馳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到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一條鞭法,用白銀代替徭役納稅。一個白銀帝國已經崛起。因此,有一天,當這枚小小的八里爾銀洋不再流入中國,就像蝴蝶扇動翅膀,建立在白銀基礎上的帝國不得不面臨覆亡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