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眾籌5千萬,造得了中國的安全飛機嗎?真相是……

且不論這件事情究竟過程如何?

結局如何?

小編還是持懷疑態度,

這事兒靠譜嗎?

首先大家得有這麼一個概念:任何飛行器都不是百分百安全。如果你連這個概念都沒有,就一直強調要造“安全飛機”,那麼慢走不送,我們沒有任何共同的認知。

其次,要認識到:造飛機只要有錢就能造嗎?答案肯定是一個大寫的NO!造飛機是系統工程,

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系統工程、系統工程、系統工程……

最後,小編該仔細給大家分析分析啥叫“眾籌造安全飛機”裡提到的“安全飛機”。

先來說說這個項目的一些主張:

1、座椅的可變安全艙模式;

2、獨立的攜帶式集體安全艙逃生裝置;

3、載客系統與動力系統的可分離技術;

聲稱獲得支持的有:

1、整體逃逸驗證機可行性計畫;

2、軟體逃逸艙材料計畫;

3、膠囊式座椅彈射降落傘計畫;

4、翼身融合安全飛機;

5、地天一體駕駛系統;

6、新材料新技術集成思路……

看著很複雜、很專業的樣子!

簡單來說:就是已經獲得技術的支援,

就差錢了!至於啥技術,說出來你不一定都懂。

小編雖然懂點兒,但也不能太不給面子,先小小的分析分析,你懂得……

咱就先說說這個“膠囊式座椅彈射降落傘計畫”吧!簡單來說就是人遇到危險的時候把人包裹到膠囊裡,然後彈射出去,

用降落傘落地。

刺激不!你或許會向下圖這樣!

首先,你我坐的都不是戰鬥機,也都不是戰鬥機的飛行員,甚至飛機上還有老幼甚至病殘孕的乘客,如何讓他們做到在高空承受高G的瞬間彈射超載,在無防護、無訓練的條件下安全落地?

其次,民航飛機動輒裝載幾百人,誰先彈射,誰後彈射?會不會彈射出去後在空中撞了!!! 先彈射的火箭尾焰對後彈射的乘客傷害如何解決?

最後,幾百人彈射,請問機艙頂部怎麼開口?炸掉頂棚?瞬間全部炸掉還是按照次序一個一個炸?開口後的減壓和承力結構受損怎麼辦?剛彈了幾個人機艙就撕裂了你管不管?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自己“圖森破”!

接下來這條,看了你就知道,有沒有感覺想法來源於腦袋被門擠了一下?!

“整體逃逸驗證機可行性計畫”什麼鬼? 簡單來說,就是在飛機發生危險時,客艙脫離飛機,然後整體被拋下,用降落傘來降落!

這個聽起來好刺激哦!

在一個類似“鐵棺材”的客艙裡,

幾百人一起被從高空拋下……

嘖嘖,

這絕對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如果你還活著的話。

第一個問題,這到底需要多大的降落傘,才能拉住這麼大的客艙?整個系統重量多少?需要多大空間?相信這些數字是很可觀的。那麼安裝這個系統以後,飛機實際可用的載客空間和有效載荷下降多少?飛機的製造成本、飛行成本增加多少?增加的成本我們能承受嗎?這樣的民航飛機還是不是一種經濟的、能被大眾接受的交通工具?

其次,民航機如果在萬米巡航高度遇險,在外界零下數十度低溫、氧氣稀薄、氣壓極低的環境下,可分離的客艙裡要不要加環控裝置?溫度、氧氣、壓力在分離後如何保障?使用什麼能源?這些不解決,落到地面的只能是個棺材。

最後,客艙這種超大型物與飛機分離並傘降,應只能在穩態飛行中實現,換句話說就是對飛機當時的姿態、高度、速度都有要求,否則極易產生碰撞、干涉、翻滾甚至螺旋,無法保證安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能達到穩態標準,飛機是不是還處於可控狀態?在可控狀態下,為什麼不盡力迫降,反而要採取拋棄客艙的極端措施呢?如果是已經進入不可控的失穩狀態,那麼拋艙的條件還具備嗎?

其實說到這裡,

是不是還有許多許多疑問?

是不是有一種“好險”的感覺?

但就上面所述這幾條

也足以引發大家深深的思考了吧……

看航空出品

文字:CD老天

編輯:李美靜

排版:李居陽

監製:王蘭

動動手指,分享支持!

推薦閱讀✈✈✈✈✈

最後,幾百人彈射,請問機艙頂部怎麼開口?炸掉頂棚?瞬間全部炸掉還是按照次序一個一個炸?開口後的減壓和承力結構受損怎麼辦?剛彈了幾個人機艙就撕裂了你管不管?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自己“圖森破”!

接下來這條,看了你就知道,有沒有感覺想法來源於腦袋被門擠了一下?!

“整體逃逸驗證機可行性計畫”什麼鬼? 簡單來說,就是在飛機發生危險時,客艙脫離飛機,然後整體被拋下,用降落傘來降落!

這個聽起來好刺激哦!

在一個類似“鐵棺材”的客艙裡,

幾百人一起被從高空拋下……

嘖嘖,

這絕對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如果你還活著的話。

第一個問題,這到底需要多大的降落傘,才能拉住這麼大的客艙?整個系統重量多少?需要多大空間?相信這些數字是很可觀的。那麼安裝這個系統以後,飛機實際可用的載客空間和有效載荷下降多少?飛機的製造成本、飛行成本增加多少?增加的成本我們能承受嗎?這樣的民航飛機還是不是一種經濟的、能被大眾接受的交通工具?

其次,民航機如果在萬米巡航高度遇險,在外界零下數十度低溫、氧氣稀薄、氣壓極低的環境下,可分離的客艙裡要不要加環控裝置?溫度、氧氣、壓力在分離後如何保障?使用什麼能源?這些不解決,落到地面的只能是個棺材。

最後,客艙這種超大型物與飛機分離並傘降,應只能在穩態飛行中實現,換句話說就是對飛機當時的姿態、高度、速度都有要求,否則極易產生碰撞、干涉、翻滾甚至螺旋,無法保證安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能達到穩態標準,飛機是不是還處於可控狀態?在可控狀態下,為什麼不盡力迫降,反而要採取拋棄客艙的極端措施呢?如果是已經進入不可控的失穩狀態,那麼拋艙的條件還具備嗎?

其實說到這裡,

是不是還有許多許多疑問?

是不是有一種“好險”的感覺?

但就上面所述這幾條

也足以引發大家深深的思考了吧……

看航空出品

文字:CD老天

編輯:李美靜

排版:李居陽

監製:王蘭

動動手指,分享支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