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若沒有這種蚊子,美國獨立戰爭早就失敗了,當今世界也就沒有美國

18世紀末,由於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殘酷剝削,覺醒的北美人民奮起反抗,紛紛宣佈獨立。1776年7月4日,北美13州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湯瑪斯·傑弗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

正式宣佈建立美利堅合眾國。

面對宣佈獨立的美國,一貫傲視全球的大英帝國哪肯善罷甘休,立刻派出以康華利勳爵為統帥的英國軍隊前來瘋狂鎮壓。英美戰爭一直持續地打了5年,雖然英軍打得美國大陸軍節節敗退,但仍沒能使之屈服。

1781年春末,英國軍隊大舉進攻敗退到南部地區的美國大陸軍,一場關乎美國能否真正獨立下去的決定性戰役在南部地區的南卡羅來納州的羅鎮打響了。

剛開始時,英國軍隊打得非常順利,攻無不破,戰無不勝,美國大陸軍士兵死傷無數。但是到了夏季以後,戰場形勢突然發生逆轉,英國軍隊士兵一下子萎靡渙散起來,開始屢屢吃敗仗。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一種叫做“伊蚊”的蚊子。

伊蚊是一種中小型黑色蚊種,廣泛生活在北美南部地區,是瘧疾的傳播者。揮師南下的英國軍隊在北美南部遭到了伊蚊的叮咬,沒多長時間,瘧疾便開始在英軍軍營裡傳播開來,感染了瘧疾的英軍士兵出現頭痛、發燒、抽搐等症狀,有半數的士兵病得連走路都困難,

更別提行軍打仗了。而美國民兵和大陸軍大部分都是在南方長大,每年夏天都要面對伊蚊和瘧疾的襲擾,早就在體內形成了抗體,伊蚊和瘧疾根本奈何不了他們。看到英軍被伊蚊和瘧疾襲擾,美國獨立軍立刻抓住這一有利戰機,開始大舉進行反攻,將英軍包圍起來一點一點“蠶食”。英軍苦苦堅守了兩個多月,最後,英軍統帥康華利勳爵看等待救援無望,
迫不得已舉白旗投降。

由於英國派往北美前線軍隊的潰敗,加之後來法國軍隊介入對抗英軍,英國政府感到兩線作戰吃不消了,不得不與美法兩國握手言和。1783年9月3日,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與美國在法國巴黎簽訂了《巴黎和約》,英國政府公開宣佈13個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統治,

正式承認美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多年以後,有歷史學家戲言,是伊蚊幫助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戰爭。雖然這句話有點言過其實,但說它“功不可沒”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