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窮的傲慢和偏見: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

從古到今,任何一個劃時代的技術,並不是讓每個人變得更好,

而是篩選了人群,把人群一分為二了。

作者|Spenser,來源|Spenser(id:spenserandhk)

這個社會的金錢觀,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前幾天有個刷屏級的文案,抓住了很多年輕人還在奮鬥,沒錢苦逼的場景,確實說中了很多年輕人的沒錢心聲,但是他們的主打文案竟然是——

“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

我看完後覺得很不舒服,我聞到了“惡的金錢觀”。

惡在哪裡?

這句文案的邏輯是:你的窮是你自己主觀因素造成的,

所以不值得被原諒,可以遭人嘲笑和唾棄。

你的窮是不道德的。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其實還算是金錢主義比較重的人,我在多篇文章裡赤裸裸地宣傳:錢是好的,錢帶給人自由,年輕人應該盡可能快速賺到第一桶金,在年輕的時候擁有財富,是幸福的事情。

但我從來沒有說過,如果你沒有能力賺到錢,就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

窮不是主觀選擇 而是客觀原因

舉個例子,你的原生家庭的階層和經濟狀況,往往在一開始就決定了你未來能夠到的高度,大多數富人的孩子不太容易滑落到窮人階級,他們會用最好的私立教育,提供同樣富人的人脈圈子,甚至用保險和信託的方式,來傳承他們的財富和階級。

所以富人的小孩,不僅有被傳承的財富,還有富人的思維。只要不墮落吸毒,或者家境驟變,一般都會一直富有。

而普通家庭或者貧窮家庭的小孩,

可能從小受到的教育和身邊的圈子,也是同樣的階級。他們不會理解銀行裡為什麼會有多餘的錢,不是為了解決溫飽和更好的生活,而是做什麼股權投資,價值投資,延後幸福指數。

一個哈佛經濟學家和普林斯頓心理學家合著的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說了很重要的一個觀點:

貧窮心態的影響是長久的,難以輕易消除的,無論是物質上的緊缺還是精神上的僵化,

都是根深蒂固的。

因為這種心態和思維方式,其實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和生活方式,不是成功學大師們的一兩句“你要轉變思維,你要認知升級”就可以解決的。

所以,我們這些有點運氣就說覺得老子就是牛逼,嘲笑那些貧窮的人不值得被原諒,真的很可笑。

快速擁有財富 更多是因為老天賞臉?

低級的雞湯告訴你,你只要知道自己想去哪裡,

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言下之意你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高階版的雞湯告訴你:你的成功和努力沒有關係,是思維的問題,你要認知升級,你要持續行動。

但是,你去問任何一個人,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這個思維,就能保證一定走向財富自由?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敢說我可以。真正決定你的未來的,是時代的趨勢,甚至是你的出身。

因為一個高級的思維可以讓你有機會站到時代的浪潮上,成為所謂的弄潮兒,但是如果你處在平靜的海面上呢,有高級的思維有個屁用。

所以那些不是靠工資收入,賺到錢的人,更多是時代的幸運兒,僅此而已,應該心存感恩,感恩自己命好。你可以說自己多牛逼,那是你的權利,但絕對不要無恥地站在道德高地,說你們這些窮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我身邊有兩個好朋友,處境都差不多,結了婚生了小孩,而且還都是兩個小孩,年齡三十出頭,一個在外企,一個在事業單位,年薪都二十萬不到。

他們不管比聰明,還是拼努力,都不比我差。

那我能拍著胸脯說,你們都應該辭職,和我一樣去創業,去擁抱互聯網,你們就能夠獲得和我一樣的財富。

今年,這兩位朋友,一個選擇辭職自己出來做了;另一個說現在的情況不允許他辭職,另外也沒有找到好的機會。

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們的各自選擇,不管他們未來富有還是貧窮。

如果激進就是勇氣,就是值得稱讚的,那你也太不尊重“風險”這個詞了吧。

我們還能改變什麼?

所以我的觀點是,有些人是註定富有的,就像有些人是註定貧窮,而另一些人,確實可以通過命運的垂青,和自己的改變和努力,擺脫貧窮,走向富有。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嘲笑和不原諒窮的人,也不是無條件羡慕富人甚至仇富心態;而是如何成為階層流動的另一些人。

而要成為這些人,除了聰明的努力外,還要看這個時代有沒有賜給你這個機會。

而我們很榮幸,我們剛好處在了這個互聯網改變一切的時代。

從古到今,任何一個劃時代的技術,並不是讓每個人變得更好,而是篩選了人群,把人群一分為二了。

擁抱利用新技術的人,人生變得更有效率,技術就成為那一雙財富的翅膀;

而不理解新技術,甚至抵抗新技術的人,就落後這個時代,甚至被淘汰。

所以你看到這些年,互聯網這個新技術成就了多少普通人的財富;同時我也看到,身邊好些在傳統行業的人,因為他們這個行業或TA自己沒有利用互聯網,困惑,焦慮,甚至面臨被動換工作的風險,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錯,但不知道為什麼天就變了。

而新技術的發展,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就像IPhone取代了諾基亞,就像電動車一定會取代燃油車。

我前段時間買了一台特斯拉,在買之前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好些沒買特斯拉的人,都說了電動車的各種問題,什麼像玩具車啦,續航不行啦,等等。但是買過特斯拉的朋友,就和我說:

“當你開過特斯拉,你就不想開其他車子了。”

我買了特斯拉一段時間後,能過理解這句話了,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天下。

但是,很多沒有體驗過的人,就會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理解一個新技術。所以這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不同。

所以,再回到文章開頭的主題: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

“窮”是可以被原諒的,因為“窮”更多來自客觀現狀,而非主觀選擇;

而我們往往低估了改變客觀現狀的艱難;卻高估了主觀意願的能量。

而我們能做的,是讓自己保持一顆開放的思想,去理解如今這個全新的世界。

我相信,開放,是智慧的開端。

而叔本華說:人的幸福在於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財富。

成為所謂的弄潮兒,但是如果你處在平靜的海面上呢,有高級的思維有個屁用。

所以那些不是靠工資收入,賺到錢的人,更多是時代的幸運兒,僅此而已,應該心存感恩,感恩自己命好。你可以說自己多牛逼,那是你的權利,但絕對不要無恥地站在道德高地,說你們這些窮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我身邊有兩個好朋友,處境都差不多,結了婚生了小孩,而且還都是兩個小孩,年齡三十出頭,一個在外企,一個在事業單位,年薪都二十萬不到。

他們不管比聰明,還是拼努力,都不比我差。

那我能拍著胸脯說,你們都應該辭職,和我一樣去創業,去擁抱互聯網,你們就能夠獲得和我一樣的財富。

今年,這兩位朋友,一個選擇辭職自己出來做了;另一個說現在的情況不允許他辭職,另外也沒有找到好的機會。

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們的各自選擇,不管他們未來富有還是貧窮。

如果激進就是勇氣,就是值得稱讚的,那你也太不尊重“風險”這個詞了吧。

我們還能改變什麼?

所以我的觀點是,有些人是註定富有的,就像有些人是註定貧窮,而另一些人,確實可以通過命運的垂青,和自己的改變和努力,擺脫貧窮,走向富有。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嘲笑和不原諒窮的人,也不是無條件羡慕富人甚至仇富心態;而是如何成為階層流動的另一些人。

而要成為這些人,除了聰明的努力外,還要看這個時代有沒有賜給你這個機會。

而我們很榮幸,我們剛好處在了這個互聯網改變一切的時代。

從古到今,任何一個劃時代的技術,並不是讓每個人變得更好,而是篩選了人群,把人群一分為二了。

擁抱利用新技術的人,人生變得更有效率,技術就成為那一雙財富的翅膀;

而不理解新技術,甚至抵抗新技術的人,就落後這個時代,甚至被淘汰。

所以你看到這些年,互聯網這個新技術成就了多少普通人的財富;同時我也看到,身邊好些在傳統行業的人,因為他們這個行業或TA自己沒有利用互聯網,困惑,焦慮,甚至面臨被動換工作的風險,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錯,但不知道為什麼天就變了。

而新技術的發展,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就像IPhone取代了諾基亞,就像電動車一定會取代燃油車。

我前段時間買了一台特斯拉,在買之前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好些沒買特斯拉的人,都說了電動車的各種問題,什麼像玩具車啦,續航不行啦,等等。但是買過特斯拉的朋友,就和我說:

“當你開過特斯拉,你就不想開其他車子了。”

我買了特斯拉一段時間後,能過理解這句話了,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天下。

但是,很多沒有體驗過的人,就會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理解一個新技術。所以這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不同。

所以,再回到文章開頭的主題: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

“窮”是可以被原諒的,因為“窮”更多來自客觀現狀,而非主觀選擇;

而我們往往低估了改變客觀現狀的艱難;卻高估了主觀意願的能量。

而我們能做的,是讓自己保持一顆開放的思想,去理解如今這個全新的世界。

我相信,開放,是智慧的開端。

而叔本華說:人的幸福在於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