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一”黃金周永州旅遊收入增長超四成 達10.11億元

9月30日,永州首屆旅遊文化美食節暨金牌源味名菜評選活動啟動。

10月1日晚,江華國慶龍燈會精彩上演。

永州新聞網訊國慶、中秋黃金周,永州市旅遊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按照省旅發委《關於做好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工作的通知》(湘旅辦[2017]121號)要求,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切實做好假日旅遊工作,

全市假日旅遊消費穩中趨升。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221.3萬人次,同比增長30.37%;實現旅遊收入10.11億元,同比增長42.21%。旅遊值班共接到諮詢電話15個,未接到任何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和旅遊投訴電話。

精彩節會活動引來遊人如織。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永州市旅遊升溫戰役指揮部精心策劃組織,舉辦了“2017永州首屆旅遊文化美食節暨永州金牌源味名菜評選活動”,內容包括“永州金牌十大源味名菜” “永州十大創新菜品”“永州十大特色小吃”評選、永州旅遊美食文化高峰論壇、“雙節”樂遊永州精品線路推介、永州綠色食品展銷等,

活動以永州源味街各大餐飲門店為美食體驗載體,邀請廣大市民、遊客試吃團、美食尋味團,走進永州源味街,品味永州美食,體驗永州美食文化,感受錦繡瀟湘獨特神韻,吸引來眾多遊客前來參加。永州旅遊微信公眾號同步向社會隆重推薦“雙節”樂遊永州精品線路,
引導遊客入境旅遊。從9月30日起至10月8日,全市所有縣區在永州源味街舉辦美食節主題日活動,各地文化旅遊、民俗風情、美景美食,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美食節活動,吸引了數十萬遊客,徜徉永州源味源。此外,各縣區、管理區,還精心組織了節會活動,招徠遊客,營造熱烈的節日氣氛。寧遠縣舉辦了“最美九嶷”文藝表演活動;江永縣推出了“美麗江永·一園一寨”主題活動;新田縣推出馬拉松遠足賽事活動;江華縣舉辦了國慶龍燈會,
有瑤族傳統滾珠龍、古廟龍、板凳龍、布龍、荷花龍,拳術、棍術,大刀、雙刀,還有神秘的瑤族吃筒禾、杆童子等祈福祭祀儀式,亮點紛呈;金洞管理區在金洞楠木文化主題公園內舉辦了“魅力金楠·唱響中國”2017永州金洞首屆森林音樂會,引來各地遊客觀看演出。

新景區新業態倍受遊客歡迎。

在傳統景區遊客絡繹不絕的同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託打造的各個農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新景區新業態,更是成為倍受親睞的旅遊新寵。冷水灘區伊塘鎮茶山村積極打造“新農村建設小康示範村”,建成了“一路八景”風光帶,串起野營基地、農耕文化村、堰塘垂釣、茶花公園、世外桃園、永康養生園和永州市森林植物園等八個景點,吸引大量騎行愛好者前來觀光旅遊。零陵區香零山村打造以蔬菜種植、水果採摘、花卉觀賞、自行車健身等項目集于一體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引入別出心裁的“豬欄咖啡”時尚專案,吸引了大量遊客;雙牌水庫灌區百里花果觀光帶,更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東安縣南溪村憑藉良好的生態自然資源打造“溪水以南,花鏡花海”專案,開闢荷花島、秀球園、玫瑰坡、櫻花穀等幾十種花卉園區,讓寂靜的村莊熱鬧非凡,遊人如織。雙牌縣桐子坳村依託古銀杏林資源,打造四季花海景觀,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影視拍攝、婚禮慶典、婚紗攝影、戶外運動為一體,引人矚目。祁陽縣八尺村打造鴨婆洲生態休閒樂園和八尺灣傳統院落項目,將整個村域劃分為生態休閒娛樂區、古院落休閒旅遊區、新村新貌提升區、戶外健身野營區、花卉苗木種植區等風格各異的功能區,宜居宜遊,吸引來遠近遊客。藍山縣社門村以種植奶油草莓為特色,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引得無數遊客前來遊玩,採摘草莓。道縣兩河口村推廣“優質稻-油葵-油菜”三熟制生產,種植400餘畝觀賞葵花,雙節期間,油葵花開,引來無數遊人賞花。新田縣黑砠嶺村,以龍家大院為核心,打造了四季花海景觀,引來遊人如織。寧遠下灌村破題狀元文化,打造浪漫花海美,舉辦文狀元科舉考試體驗、狀元麻將爭霸賽、瑜珈表演等系列活動,吸引遊客流連忘返。江華瑤族自治縣香草源村,推出“瑤家十八釀”、民俗龍燈會、打糍粑、篝火晚會、坐堂歌等民俗風情表演活動,迎來一批又一批的都市遊客;江永縣勾藍瑤寨村推行“旅遊+扶貧”模式,成立農產品加工、特色農業種植、村落整理、村莊建設、農家樂、民俗文化表演等各類專業合作社,發展鄉村旅遊,把千年古瑤寨打造了旅遊熱門景點,引來八方遊客。回龍圩管理區打造的“音花藝境”專案,也倍受遊客青睞,假日期間,舉辦“璀璨燈海藝術節”,3000萬盞華燈每晚為遊客獻上一場流光溢彩、亦真亦幻、極致浪漫唯美的視覺盛宴,吸引了2萬多遊客前來觀光。假日期間,全市新景區新業態接待遊客達80萬人次。

自駕遊鄉村遊持續火爆。隨著民眾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交通的便利、旅遊網路預訂的普及以及“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實施,自駕旅遊成為假日旅遊的持續亮點。縱觀全市各大主要旅遊景區,自駕遊客主要來自衡陽、桂林、長株潭、珠三角以及閩浙港臺等地區。零陵古城、九嶷山景區、舜皇山景區、浯溪碑林景區、永州森林植物園等景區停車場爆滿,各大鄉村旅遊熱點地區的通景公路兩側都成了自駕遊客的臨時停車場。據統計,全市主要旅遊景區自駕游遊客占接待遊客總量接近70%,自駕游已成為全市假日旅遊市場的主力軍。各個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了大批遊客,住農家院、摘農家果、吃農家飯、看鄉間山水的“農家樂”旅遊車來車往,人流如織,成為假日旅遊的一道靚麗景觀。

安全有序引導文明旅遊。為維護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和遊客滿意度,節前市旅遊局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進行旅遊廣告宣傳、旅行社服務網點、旅遊散拼市場等專項檢查。市、縣兩級開展聯合執法25次,出動檢查人員200人次,檢查旅遊企業160家次。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共同確保了假日旅遊環境的健康、安全、有序。市交通局對道路交通狀況進行督查,對運營路線的車輛進行專項檢查,及時協調運力發送旅客,保證了公路運輸安全有序。市公安局安排警力做好節日值班和旅遊道路巡邏,使節日期間城市、景區安全有序。市氣象局及時發佈黃金周天氣預報,為遊客出行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氣象資訊。市旅遊局認真做好節日旅遊資料統計和資訊上報工作,各相關單位的密切協作,確保了國慶、中秋黃金周假日旅遊工作井然有序。全市共組織12000人/次旅遊志願者,在車站、機場、交通要道及市內各主要景區(點)為廣大遊客服務,引導遊客安全出行,文明旅遊。

零陵區香零山村打造以蔬菜種植、水果採摘、花卉觀賞、自行車健身等項目集于一體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引入別出心裁的“豬欄咖啡”時尚專案,吸引了大量遊客;雙牌水庫灌區百里花果觀光帶,更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東安縣南溪村憑藉良好的生態自然資源打造“溪水以南,花鏡花海”專案,開闢荷花島、秀球園、玫瑰坡、櫻花穀等幾十種花卉園區,讓寂靜的村莊熱鬧非凡,遊人如織。雙牌縣桐子坳村依託古銀杏林資源,打造四季花海景觀,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影視拍攝、婚禮慶典、婚紗攝影、戶外運動為一體,引人矚目。祁陽縣八尺村打造鴨婆洲生態休閒樂園和八尺灣傳統院落項目,將整個村域劃分為生態休閒娛樂區、古院落休閒旅遊區、新村新貌提升區、戶外健身野營區、花卉苗木種植區等風格各異的功能區,宜居宜遊,吸引來遠近遊客。藍山縣社門村以種植奶油草莓為特色,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引得無數遊客前來遊玩,採摘草莓。道縣兩河口村推廣“優質稻-油葵-油菜”三熟制生產,種植400餘畝觀賞葵花,雙節期間,油葵花開,引來無數遊人賞花。新田縣黑砠嶺村,以龍家大院為核心,打造了四季花海景觀,引來遊人如織。寧遠下灌村破題狀元文化,打造浪漫花海美,舉辦文狀元科舉考試體驗、狀元麻將爭霸賽、瑜珈表演等系列活動,吸引遊客流連忘返。江華瑤族自治縣香草源村,推出“瑤家十八釀”、民俗龍燈會、打糍粑、篝火晚會、坐堂歌等民俗風情表演活動,迎來一批又一批的都市遊客;江永縣勾藍瑤寨村推行“旅遊+扶貧”模式,成立農產品加工、特色農業種植、村落整理、村莊建設、農家樂、民俗文化表演等各類專業合作社,發展鄉村旅遊,把千年古瑤寨打造了旅遊熱門景點,引來八方遊客。回龍圩管理區打造的“音花藝境”專案,也倍受遊客青睞,假日期間,舉辦“璀璨燈海藝術節”,3000萬盞華燈每晚為遊客獻上一場流光溢彩、亦真亦幻、極致浪漫唯美的視覺盛宴,吸引了2萬多遊客前來觀光。假日期間,全市新景區新業態接待遊客達80萬人次。

自駕遊鄉村遊持續火爆。隨著民眾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交通的便利、旅遊網路預訂的普及以及“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實施,自駕旅遊成為假日旅遊的持續亮點。縱觀全市各大主要旅遊景區,自駕遊客主要來自衡陽、桂林、長株潭、珠三角以及閩浙港臺等地區。零陵古城、九嶷山景區、舜皇山景區、浯溪碑林景區、永州森林植物園等景區停車場爆滿,各大鄉村旅遊熱點地區的通景公路兩側都成了自駕遊客的臨時停車場。據統計,全市主要旅遊景區自駕游遊客占接待遊客總量接近70%,自駕游已成為全市假日旅遊市場的主力軍。各個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了大批遊客,住農家院、摘農家果、吃農家飯、看鄉間山水的“農家樂”旅遊車來車往,人流如織,成為假日旅遊的一道靚麗景觀。

安全有序引導文明旅遊。為維護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和遊客滿意度,節前市旅遊局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進行旅遊廣告宣傳、旅行社服務網點、旅遊散拼市場等專項檢查。市、縣兩級開展聯合執法25次,出動檢查人員200人次,檢查旅遊企業160家次。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共同確保了假日旅遊環境的健康、安全、有序。市交通局對道路交通狀況進行督查,對運營路線的車輛進行專項檢查,及時協調運力發送旅客,保證了公路運輸安全有序。市公安局安排警力做好節日值班和旅遊道路巡邏,使節日期間城市、景區安全有序。市氣象局及時發佈黃金周天氣預報,為遊客出行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氣象資訊。市旅遊局認真做好節日旅遊資料統計和資訊上報工作,各相關單位的密切協作,確保了國慶、中秋黃金周假日旅遊工作井然有序。全市共組織12000人/次旅遊志願者,在車站、機場、交通要道及市內各主要景區(點)為廣大遊客服務,引導遊客安全出行,文明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