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蔬菜價格坐上“過山車”

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角。 本報首席記者 郝 薇 攝

春天,萬物生髮。長勢喜人的蔬菜在經歷“春節”持續推高的菜價後,又進入價格下行通道,迎來持續走低的趨勢。近段時間,油菜、生菜、韭菜、土豆、大蔥……無論是本地蔬菜還是外地蔬菜,都“放下身段”。

和往年春節後也依然“堅挺”的菜價相比,今年,多種蔬菜的價格還未出正月就開始走跌,並以讓人意想不到的價格走起了“親民”路線。

北方氣溫回升 菜價進入下行通道

2月28日下午兩點左右,

一量滿載山東大蔥的33噸半掛車,停在太原南屯蔬菜批發市場外,等待進場。大車司機陸師傅說,僅在春節期間,大蔥價格出現短暫上漲後,本來“向前蔥”的價格又迅速出現回落。

在這輛半掛車周圍,十多輛同樣體形的“龐然大物”也等待著進場。這些車上有的拉著土豆,有的裝滿大白菜……“土豆倒爺”張老闆拉著一大車內蒙古土豆已在市場外足足候了兩天,由於寸土寸金的批發市場“一位難求”,

他的土豆還沒有進場,就賠進去一萬元。

據省商務廳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系統156家樣本企業監測結果顯示,在2月的最後一周,全省各類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漲跌互現,蔬菜類批發均價與2月第三周相比下降了4.12%。

在監測的19個品種中,16種下降,3種上漲。其中:圓白菜、油菜、苦瓜、大蔥、生菜的價格降幅較大,降幅分別為16.48%、10.74%、10.37%、10.12%和9.71%;價格上漲的3個品種是豆角、冬瓜、茄子,

漲幅分別為11.11%、7.87%和1.6%。

與春節前“漲多降少”的局面相比,隨著氣溫的回升,蔬菜價格還將在下降通道中繼續走低。據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監測顯示,今年春節前,大白菜、生菜、韭菜、大蔥的漲幅名列前茅,分別漲到36.8%、13.2%、23%和28.8%,春節過後,生菜、韭菜和大蔥分別跌到每公斤2.37元、4.56元和2.21元,價格跌幅令人吃驚。

一名菜販子透露,最近全省蔬菜價格不但一路下跌,而且也低於去年同期水準。

蔬菜降價與暖冬的氣候有關,地產菜的供應量加大,客菜也貨源充足,價格自然一路走低。

土豆價格腰斬 收購價比去年同期少一半

做了近二十年土豆生意的郭雲平,是呂梁市房山縣人。他常年從嵐縣收購土豆拉到太原賣。由於多年做土豆生意,他早已對市場上因極端天氣、物流、供應量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土豆價格波動見怪不怪。

2月28日中午12點,郭雲平從嵐縣拉來的9噸土豆,

已經開始售賣。儘管在南屯批發市場外排隊等候了兩天才求得現在的攤位,但他依舊對這車土豆的銷售信心十足。“一個晚上就會被從太原本地及周邊趕來的經銷商一搶而光。”郭雲平說,下午兩點左右,開始大批量接菜的客戶就會接踵而至,每到淩晨,整個菜場熱鬧非凡,到處都是商超、酒店、蔬菜經銷店以及單位食堂等各地來接菜的客戶。

儘管郭雲平的土豆根本不愁賣,但2016年土豆大豐收導致今年價格“腰斬”的事實也毋庸置疑。郭師傅說,去年,嵐縣土豆的批價一斤是1.8元,今年同期掉了一半,只有9毛錢。儘管春節期間賣得最貴,但也才1元左右。“今年,嵐縣種土豆的村民多了,全縣收成翻番,但收購價僅僅7毛5,比去年同期收購價少一半。”

和郭師傅相隔不遠處,內蒙古的王師傅正在卸土豆。王師傅的土豆堆了幾千斤,幾名婦女正忙著把土豆裝袋,碼放整齊。已經連續24小時沒有合眼的王師傅透露,氣溫漸漸回升,土豆開始生芽,如果沒有儘快出貨,可真是血本無歸了。

王師傅與“土豆倒爺”張老闆正在結一車土豆貨款,眼睛熬得通紅的張老闆心情非常不好,他說,今年土豆大豐收,往批發市場送土豆的車也多,候了兩天的進場費等各種費用算下來,足足賠了一萬元。

種菜農民數量增 蔬菜供應量大價格低

“以往的春節,很多蔬菜的價格都是年前幾天開始漲上去,根據每年慣例的節日效應,節後還要‘堅挺’一段時間。但今年一過完年,好多品種的菜價基本就下來了。”在南屯蔬菜批發市場裡,批菜的攤主安師傅說,“過年那兩天,大白菜賣6、7毛錢,這兩天3毛5也有人敢賣。”

“現在的價格是最低谷。由於2015年蔬菜行情好,所以種菜的農民多了不少,根據供需關係,自然價格就便宜了。”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李經理表示,今年,白菜、土豆、蘿蔔等本地菜也多了,因此,今年的菜價都比較便宜。

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之所以蔬菜大豐收是因為2015年的好收成,但一窩蜂去種植蔬菜,導致蔬菜供應量太大,卻又陷入惡性競爭。山東等地的大蔥,農民們都扔進溝裡。這說明,農民種菜資訊還是不夠暢通,對市場的需求瞭解脫節,在沒有實現訂單式種植的情況下,最終受損失的還是農民。

記者瞭解到,好幾種蔬菜批發價格“下探”到每斤1元以下,比如:大白菜批價為0.45元到0.5元,蔥頭0.8元到0.9元,白蘿蔔和胡蘿蔔的價格也在0.45元至0.6元左右徘徊,大蔥的價格也跌破一元,為0.8元。春節期間市民消費較多的家常菜青菜、白菜等批發價將市場菜價拉低,節後菜價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今年冬天不太冷,算是“暖冬”,因此本地蔬菜供應量也不小,大大緩解了往年春節前後北方葉菜供應相對緊張的局面,本地產蔬菜產量增加了一倍。但由於上市量增加,春節前雖然受季節性因素導致價格上浮,給節後的蔬菜價格下調以及後期走低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春天,漸漸回暖的氣候也更適宜蔬菜生長,當越來越多的蔬菜供應市場後,將有更多的蔬菜回歸正常價位。土豆、大蔥、青菜、白菜、南瓜等家常菜創下了近幾年來價格新低,拉低了總體蔬菜價格。

作者:郝薇

責編:小白

但2016年土豆大豐收導致今年價格“腰斬”的事實也毋庸置疑。郭師傅說,去年,嵐縣土豆的批價一斤是1.8元,今年同期掉了一半,只有9毛錢。儘管春節期間賣得最貴,但也才1元左右。“今年,嵐縣種土豆的村民多了,全縣收成翻番,但收購價僅僅7毛5,比去年同期收購價少一半。”

和郭師傅相隔不遠處,內蒙古的王師傅正在卸土豆。王師傅的土豆堆了幾千斤,幾名婦女正忙著把土豆裝袋,碼放整齊。已經連續24小時沒有合眼的王師傅透露,氣溫漸漸回升,土豆開始生芽,如果沒有儘快出貨,可真是血本無歸了。

王師傅與“土豆倒爺”張老闆正在結一車土豆貨款,眼睛熬得通紅的張老闆心情非常不好,他說,今年土豆大豐收,往批發市場送土豆的車也多,候了兩天的進場費等各種費用算下來,足足賠了一萬元。

種菜農民數量增 蔬菜供應量大價格低

“以往的春節,很多蔬菜的價格都是年前幾天開始漲上去,根據每年慣例的節日效應,節後還要‘堅挺’一段時間。但今年一過完年,好多品種的菜價基本就下來了。”在南屯蔬菜批發市場裡,批菜的攤主安師傅說,“過年那兩天,大白菜賣6、7毛錢,這兩天3毛5也有人敢賣。”

“現在的價格是最低谷。由於2015年蔬菜行情好,所以種菜的農民多了不少,根據供需關係,自然價格就便宜了。”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李經理表示,今年,白菜、土豆、蘿蔔等本地菜也多了,因此,今年的菜價都比較便宜。

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之所以蔬菜大豐收是因為2015年的好收成,但一窩蜂去種植蔬菜,導致蔬菜供應量太大,卻又陷入惡性競爭。山東等地的大蔥,農民們都扔進溝裡。這說明,農民種菜資訊還是不夠暢通,對市場的需求瞭解脫節,在沒有實現訂單式種植的情況下,最終受損失的還是農民。

記者瞭解到,好幾種蔬菜批發價格“下探”到每斤1元以下,比如:大白菜批價為0.45元到0.5元,蔥頭0.8元到0.9元,白蘿蔔和胡蘿蔔的價格也在0.45元至0.6元左右徘徊,大蔥的價格也跌破一元,為0.8元。春節期間市民消費較多的家常菜青菜、白菜等批發價將市場菜價拉低,節後菜價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今年冬天不太冷,算是“暖冬”,因此本地蔬菜供應量也不小,大大緩解了往年春節前後北方葉菜供應相對緊張的局面,本地產蔬菜產量增加了一倍。但由於上市量增加,春節前雖然受季節性因素導致價格上浮,給節後的蔬菜價格下調以及後期走低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春天,漸漸回暖的氣候也更適宜蔬菜生長,當越來越多的蔬菜供應市場後,將有更多的蔬菜回歸正常價位。土豆、大蔥、青菜、白菜、南瓜等家常菜創下了近幾年來價格新低,拉低了總體蔬菜價格。

作者:郝薇

責編: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