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十載砥礪奮進謀發展 一甲子春華秋實譜新篇 熱烈慶祝甘肅社會主義學院成立60周年

六十載砥礪奮進謀發展 一甲子春華秋實譜新篇

熱烈慶祝甘肅社會主義學院成立60周年

一、應運而生,肩負光榮歷史使命

社會主義學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院校,

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的聯合黨校。

新中國成立之初,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向建設社會主義轉移。如何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1956年,幾位民主黨派負責人向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建言:黨有黨校,

團有團校,各界民主人士也應成立一所系統學習政治理論的學校。此建議得到毛澤東的贊成,取名“社會主義學院”。這就是最早成立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之後,各省社會主義學院相繼成立。

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創辦於1957年,原名“甘肅省各界民主人士政治學校”,1964年更名為“甘肅省政治學校”,“文革”中停辦,1983年複辦,在蘭州市城關區佛慈大街選址建院,1985年更名為“甘肅社會主義學院”。

2000年,為適應海外統戰工作的需要,經省委統戰部批准、省教育廳備案,加掛“甘肅省中華文化學院”的牌子,與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主要面向香港、澳門、臺灣和海外華僑華人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和以中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交流活動。這標誌著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甘肅省中華文化學院)成了一個既研究宣傳社會主義又研究宣傳中華文化的複合型學院,
成為聯繫黨內外、體制內外、海內外中華兒女和國際友人的統戰工作平臺。

社會主義學院是為了適應黨外代表人士系統學習党的政策理論的需求而建立的,隨著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學院的性質更加明確,地位不斷鞏固。2003年,《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暫行條例》頒佈,明確社會主義學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院校,成為指導社會主義學院辦學的根本依據;2015年《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出臺,

要求社會主義學院要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聯合黨校、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作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明確了社會主義學院新時期的功能定位,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為社會主義學院的辦學提供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的總綱領。以這些重要檔為指導,結合自身實際,學院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思路:即以建設一流社院為目標,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管理為保障,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學院的政治性、方向性、統戰性、陣地性、特殊性五個突出特性,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甘肅統一戰線的人才培養基地、科研基地、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傳播基地和統一戰線智庫平臺。

1985年7月8日甘肅社院第一期幹訓班開學典禮。

全省第四期藏傳佛教界代表人士合影。

二、不忘初心,為社會主義事業凝心聚力

建院60年來,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省政府的關心支援下,在省委統戰部的管理指導下,依靠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大力支持,憑藉統戰系統各單位和統一戰線各領域代表人士的幫助,堅持為統一戰線工作和多黨合作事業服務的方針,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發揚“愛國、團結、民主、求實”的校風,在艱苦奮鬥中創業,在努力進取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後,學院迎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步入了規範化辦院的新階段。學院立足自身的職能定位和甘肅多民族多宗教的省情,逐步構建了以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為主體,以民族宗教領域培訓為特色,覆蓋統一戰線各領域和統戰幹部的分級分類培訓格局,形成了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以基礎理論、政治素養、法律知識、能力提升為基本內容,以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文化自信為特色內容的教學體系,培養了一大批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親密合作,為甘肅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盡心竭力的優秀黨外代表人士;圍繞統一戰線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特別是政治協商、多黨合作、民族宗教等領域不斷深化理論研究,啟動統一戰線智庫建設,推動科研成果向教學、諮政建言的轉化;夯實基礎,規範管理,教職工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管理水準進一步提升,各項工作蓬勃發展。甘肅社會主義學院正逐漸成為統一戰線成員嚮往的學習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溫馨之家。

為愛國統一戰線培育人才。學院始終堅持把政治培訓作為首要任務,突出統戰特色,強化共識教育,為甘肅統一戰線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建院以來,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次725期,培訓學員49883人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統一戰線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品質、增強培訓針對性,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78期,培訓33626人次,占到建院60年以來的三分之二,主陣地作用充分凸顯。特別是我們立足省情、發揮師資優勢,大範圍開展宗教界代表人士和民族宗教工作幹部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14期,培訓學員6535人次,分別占同期主體培訓班期數和人數的45%和40%。2016年以來,我們還受省委組織部委託,先後舉辦8期組織部專案班。甘肅社院已成為全省幹部教育培訓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特點鮮明、特色獨具。

為發展建設建言獻策。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的科研工作從無到有,不斷加強。圍繞統一戰線形勢任務和科研促教工作思路,以科研專案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著力在強化科研諮政作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制定並不斷完善《科研工作促進辦法》,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和獎勵力度。成立統戰理論、民族宗教、華夏文明傳承與絲路文化等五個研究中心;加入安寧智庫聯盟,積極開展智庫建言,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為教學培訓提供學術支撐。教研人員申報的課題範圍從全國社院系統到省級社科專案,再到衝刺全國社科項目;科研工作也從鼓勵教研人員申報全國社院系統課題到主動面向全國社院系統和全省高校、科研機構發佈課題,我院科研能力和科研工作的水準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近3年來,共編印教材6種、科研成果彙編3冊,出版學術專著7部,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63篇。其中,公開刊物發表論文45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4篇,論文數量逐年增多,發文期刊不斷升級。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畫出最大同心圓。甘肅省中華文化學院自2000年成立以來,以愛國主義為旗幟,以中華文化為載體,積極拓展管道、努力搭建平臺,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和交流活動。2009年至2013年,與中華文化學院聯合,舉辦了4期中華文化學院·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外語培訓中心公務員英語培訓班。還借助甘肅中華職教社掛靠學院的機會和平臺,積極開展實施了3期“溫暖工程”甘南州溫棚蔬菜技術培訓項目、3期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示範培訓專案。經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牽線,與美國瑞津大學合作,在我省平涼、天水開展了民營企業家商業領導力專項培訓,並組織企業家赴美國進行了交流考察。從2015年起,學院進一步明確文化學院工作的方向,先後開展了3期“一帶一路”出國文化交流、5期赴台文化交流。與此同時,積極開展“請進來”文化交流活動,舉辦了“臺灣專家學者走進甘肅”文化交流活動。啟動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文化發展力量”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方法和管道。

為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夯實基礎。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為改善辦學條件,學院與原安寧職業中學進行資源合併,在職校的位址建設新校區,並於2012年9月整體搬遷到新校區辦公。學院步入了正規化辦學的新階段,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校園環境逐漸優化,已具備日培訓300人的承載能力,為進一步做好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和保障。2016年,學院被明確為省委統戰部管理的省委直屬事業單位,理順了管理體制。近年來,學院堅持破立並舉、科學規範、務實管用的原則,完善了規章制度;重視引進人才,內培外請結合,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堅持學員至上,樹立服務理念,提升了後勤服務精細化水準;堅持突出主業,穩妥推進安寧職校改革,完成了人員合併和崗位分配,為學院職能作用的發揮夯實了基礎。

六十載櫛風沐雨堅持不懈,一甲子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從成立之日起,就擔負著光榮的歷史使命,凝聚著上級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期望和重托。學院的發展,承載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關懷,承載著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和省委統戰部的指導支持,承載著省級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工商聯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更彙聚了歷屆社院領導班子和全院教職工的心血和智慧。使命光榮艱巨,成績來之不易!

三、揚帆奮進,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再譜新篇

回顧過去,與時俱進謀發展;展望未來,蓄勢揚帆再遠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認真總結經驗,發揚優良傳統,以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思想和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精神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精神,承擔好培育人才、凝聚人心的歷史使命,在開拓創新中推動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更大貢獻!

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學院要堅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訓,強化共識教育。甘肅社院作為全省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的主陣地,將牢牢把握“社院姓社”這一政治方向,在教育培訓、理論研究、政策宣傳等方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開展工作;始終把政治培訓作為第一要務,把增進政治共識、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作為培訓主線,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不斷築牢推動發展的思想基礎。

著力突出統戰特色。統戰特色是社會主義學院存在的根本前提。“黨校姓黨”“社院姓社”。不同於黨校的黨性教育,社院的教育是共識教育。就是要根據黨外人士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理論教育、統戰理論政策教育和統一戰線優良傳統教育,引導統一戰線人士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政策和基本經驗上來,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準確把握幹部教育培訓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力度,努力培養造就一支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較強代表性和參政議政能力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用才之基在儲才,儲才之要在育才。”隨著“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深入推進,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必要性更加凸顯,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也面臨新的挑戰。幹部教育培訓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更加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當前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作為從事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的政治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今後將認真研究幹部教育培訓發展趨勢,不斷探索黨外幹部成長規律,完善教育培訓途徑和方法,提高黨外幹部教育培訓的科學化水準。

積極打造統一戰線智庫平臺。當前,從中央到省委都非常重視智庫建設,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立足統一戰線特點,發揮學院自身優勢,大力推進統一戰線智庫建設,努力建設成甘肅統一戰線智庫的核心基地,在“大統戰大文化”雙重視野下,圍繞統一戰線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爭取多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提供有益參考。社會主義學院要立足作為統一戰線“三個基地”的優勢,將學院打造成全省統一戰線智庫的核心基地。要圍繞中心工作,聚焦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聚焦黨的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問題,深入研究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大力加強開放辦學力度。當今時代,開放和共用已成為一種理念,深入人心。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堅持改革辦院、聯合辦院、開放辦院的方針,積極整合各種社會資源,適當採取“拿來主義”,使更多優秀的師資、更多成熟的課程、更多有用的科研成果及時“為我所用”。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的聯繫,邀請統一戰線成員參與學院教學授課,圍繞培養目標的特點和需求聯合編寫教材;加強與統戰部門和系統單位在智庫建設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調研和課題研究,並積極轉化為參政議政成果;強化院務諮詢委員會職能和作用的發揮,積極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充分體現“聯合黨校聯合辦”的特點和優勢,將學院打造成全省統一戰線健康發展的基石。

借得雄風成億兆,何懼萬里一征程。我們期待著甘肅社會主義學院能夠為全省統一戰線事業培養越來越多的參政議政興業人才、治國棟樑,期待著從這裡誕生越來越多的真知灼見、濟世名篇。

臨潭縣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訓班在廣州開展現場教學。

學院大門。

學院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思路:即以建設一流社院為目標,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管理為保障,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學院的政治性、方向性、統戰性、陣地性、特殊性五個突出特性,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甘肅統一戰線的人才培養基地、科研基地、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傳播基地和統一戰線智庫平臺。

1985年7月8日甘肅社院第一期幹訓班開學典禮。

全省第四期藏傳佛教界代表人士合影。

二、不忘初心,為社會主義事業凝心聚力

建院60年來,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省政府的關心支援下,在省委統戰部的管理指導下,依靠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大力支持,憑藉統戰系統各單位和統一戰線各領域代表人士的幫助,堅持為統一戰線工作和多黨合作事業服務的方針,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發揚“愛國、團結、民主、求實”的校風,在艱苦奮鬥中創業,在努力進取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後,學院迎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步入了規範化辦院的新階段。學院立足自身的職能定位和甘肅多民族多宗教的省情,逐步構建了以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為主體,以民族宗教領域培訓為特色,覆蓋統一戰線各領域和統戰幹部的分級分類培訓格局,形成了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以基礎理論、政治素養、法律知識、能力提升為基本內容,以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文化自信為特色內容的教學體系,培養了一大批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親密合作,為甘肅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盡心竭力的優秀黨外代表人士;圍繞統一戰線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特別是政治協商、多黨合作、民族宗教等領域不斷深化理論研究,啟動統一戰線智庫建設,推動科研成果向教學、諮政建言的轉化;夯實基礎,規範管理,教職工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管理水準進一步提升,各項工作蓬勃發展。甘肅社會主義學院正逐漸成為統一戰線成員嚮往的學習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溫馨之家。

為愛國統一戰線培育人才。學院始終堅持把政治培訓作為首要任務,突出統戰特色,強化共識教育,為甘肅統一戰線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建院以來,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次725期,培訓學員49883人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統一戰線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品質、增強培訓針對性,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78期,培訓33626人次,占到建院60年以來的三分之二,主陣地作用充分凸顯。特別是我們立足省情、發揮師資優勢,大範圍開展宗教界代表人士和民族宗教工作幹部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14期,培訓學員6535人次,分別占同期主體培訓班期數和人數的45%和40%。2016年以來,我們還受省委組織部委託,先後舉辦8期組織部專案班。甘肅社院已成為全省幹部教育培訓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特點鮮明、特色獨具。

為發展建設建言獻策。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的科研工作從無到有,不斷加強。圍繞統一戰線形勢任務和科研促教工作思路,以科研專案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著力在強化科研諮政作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制定並不斷完善《科研工作促進辦法》,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和獎勵力度。成立統戰理論、民族宗教、華夏文明傳承與絲路文化等五個研究中心;加入安寧智庫聯盟,積極開展智庫建言,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為教學培訓提供學術支撐。教研人員申報的課題範圍從全國社院系統到省級社科專案,再到衝刺全國社科項目;科研工作也從鼓勵教研人員申報全國社院系統課題到主動面向全國社院系統和全省高校、科研機構發佈課題,我院科研能力和科研工作的水準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近3年來,共編印教材6種、科研成果彙編3冊,出版學術專著7部,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63篇。其中,公開刊物發表論文45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4篇,論文數量逐年增多,發文期刊不斷升級。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畫出最大同心圓。甘肅省中華文化學院自2000年成立以來,以愛國主義為旗幟,以中華文化為載體,積極拓展管道、努力搭建平臺,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和交流活動。2009年至2013年,與中華文化學院聯合,舉辦了4期中華文化學院·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外語培訓中心公務員英語培訓班。還借助甘肅中華職教社掛靠學院的機會和平臺,積極開展實施了3期“溫暖工程”甘南州溫棚蔬菜技術培訓項目、3期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示範培訓專案。經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牽線,與美國瑞津大學合作,在我省平涼、天水開展了民營企業家商業領導力專項培訓,並組織企業家赴美國進行了交流考察。從2015年起,學院進一步明確文化學院工作的方向,先後開展了3期“一帶一路”出國文化交流、5期赴台文化交流。與此同時,積極開展“請進來”文化交流活動,舉辦了“臺灣專家學者走進甘肅”文化交流活動。啟動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文化發展力量”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方法和管道。

為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夯實基礎。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為改善辦學條件,學院與原安寧職業中學進行資源合併,在職校的位址建設新校區,並於2012年9月整體搬遷到新校區辦公。學院步入了正規化辦學的新階段,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校園環境逐漸優化,已具備日培訓300人的承載能力,為進一步做好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和保障。2016年,學院被明確為省委統戰部管理的省委直屬事業單位,理順了管理體制。近年來,學院堅持破立並舉、科學規範、務實管用的原則,完善了規章制度;重視引進人才,內培外請結合,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堅持學員至上,樹立服務理念,提升了後勤服務精細化水準;堅持突出主業,穩妥推進安寧職校改革,完成了人員合併和崗位分配,為學院職能作用的發揮夯實了基礎。

六十載櫛風沐雨堅持不懈,一甲子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從成立之日起,就擔負著光榮的歷史使命,凝聚著上級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期望和重托。學院的發展,承載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關懷,承載著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和省委統戰部的指導支持,承載著省級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工商聯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更彙聚了歷屆社院領導班子和全院教職工的心血和智慧。使命光榮艱巨,成績來之不易!

三、揚帆奮進,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再譜新篇

回顧過去,與時俱進謀發展;展望未來,蓄勢揚帆再遠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認真總結經驗,發揚優良傳統,以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思想和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精神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精神,承擔好培育人才、凝聚人心的歷史使命,在開拓創新中推動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更大貢獻!

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學院要堅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訓,強化共識教育。甘肅社院作為全省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的主陣地,將牢牢把握“社院姓社”這一政治方向,在教育培訓、理論研究、政策宣傳等方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開展工作;始終把政治培訓作為第一要務,把增進政治共識、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作為培訓主線,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不斷築牢推動發展的思想基礎。

著力突出統戰特色。統戰特色是社會主義學院存在的根本前提。“黨校姓黨”“社院姓社”。不同於黨校的黨性教育,社院的教育是共識教育。就是要根據黨外人士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理論教育、統戰理論政策教育和統一戰線優良傳統教育,引導統一戰線人士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政策和基本經驗上來,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準確把握幹部教育培訓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力度,努力培養造就一支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較強代表性和參政議政能力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用才之基在儲才,儲才之要在育才。”隨著“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深入推進,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必要性更加凸顯,統一戰線教育培訓事業也面臨新的挑戰。幹部教育培訓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更加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當前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作為從事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的政治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今後將認真研究幹部教育培訓發展趨勢,不斷探索黨外幹部成長規律,完善教育培訓途徑和方法,提高黨外幹部教育培訓的科學化水準。

積極打造統一戰線智庫平臺。當前,從中央到省委都非常重視智庫建設,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立足統一戰線特點,發揮學院自身優勢,大力推進統一戰線智庫建設,努力建設成甘肅統一戰線智庫的核心基地,在“大統戰大文化”雙重視野下,圍繞統一戰線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爭取多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提供有益參考。社會主義學院要立足作為統一戰線“三個基地”的優勢,將學院打造成全省統一戰線智庫的核心基地。要圍繞中心工作,聚焦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聚焦黨的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問題,深入研究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大力加強開放辦學力度。當今時代,開放和共用已成為一種理念,深入人心。甘肅社會主義學院將堅持改革辦院、聯合辦院、開放辦院的方針,積極整合各種社會資源,適當採取“拿來主義”,使更多優秀的師資、更多成熟的課程、更多有用的科研成果及時“為我所用”。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的聯繫,邀請統一戰線成員參與學院教學授課,圍繞培養目標的特點和需求聯合編寫教材;加強與統戰部門和系統單位在智庫建設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調研和課題研究,並積極轉化為參政議政成果;強化院務諮詢委員會職能和作用的發揮,積極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充分體現“聯合黨校聯合辦”的特點和優勢,將學院打造成全省統一戰線健康發展的基石。

借得雄風成億兆,何懼萬里一征程。我們期待著甘肅社會主義學院能夠為全省統一戰線事業培養越來越多的參政議政興業人才、治國棟樑,期待著從這裡誕生越來越多的真知灼見、濟世名篇。

臨潭縣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訓班在廣州開展現場教學。

學院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