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歷史上十大古塔!最後一個最好別看,誰見誰傷感!

在中國古代史上,塔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但後來也演變出各種各樣的用途,在風水學上用來鎮妖、鎮災,用來紀念英雄,紀念重大的事件,

也可用作祭天地,求雨。而現在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城市的形象。塔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塔所保存下來的歷史文物或流傳下來的傳說,都屬於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古塔。最後一個據說是誰見誰傷心。

1.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雲南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東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共16層,南北小塔均為10層,高42.17米。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崇聖寺三塔始建于南詔王勸豐祐時期(西元824-859年),屬於我國唐朝時期。修建三塔,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用於祈福消災。千尋塔塔頂和塔基內收藏有南詔、大理時期的佛像、寫本佛經等文物600餘件。此外還有刻字銅片,佛經,各式銅鏡,各種藥物。這些實物,為研究南詔、大理時期的歷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浙江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之一。該塔以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現在的六和塔塔身是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歷時十年。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北宋開寶三年(西元970年),當時杭州為吳越國國都,國王為鎮住錢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禪師建造了六和塔,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

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成就。

3.吉林長白靈光塔

位於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西北郊塔山兩南端平坦的臺地上,臺地海拔820米,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吉林省境內唯一的唐代渤海國地方政權的古建築遺跡吏的唐代塔型風格。

靈光塔原名早已失傳,“靈光塔”是清朝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鳳台重新題名的。該塔為磚砌樓閣式空心方塔,共5層,層層收分,通高12.86米。塔刹呈葫蘆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磚對縫,黃泥作漿,疊澀式塔簷,底邊長3.3米,頂邊長1.9米。靈光塔是研究渤海與唐朝關係的重要古跡。靈光塔的修建年代一度成迷,是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經詳實的測繪和分析,才確定靈光塔是一座唐代渤海時期的建築。

4.江蘇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虎丘塔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來倒塌。現仍存的虎丘塔建於西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西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自明朝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度40分,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層。虎丘塔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

5.河南開封鐵塔

鐵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北門大街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中國最高的琉璃塔。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朝起民間稱其為“鐵塔”,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鐵塔的建造開始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但何時落成,至今尚未發現有確切記載。據史料,鐵塔的修建目的是為了奉藏舍利。1938年6月5日,侵華日軍以鐵塔為目標發動猛烈的炮火襲擊,塔身中彈七、八十發,塔身北側遍體鱗傷,第八、九層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個2米大的深洞,而鐵塔滲透著開封人的錚錚鐵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戰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

6.江蘇南京靈穀塔

靈谷塔是南京地區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層寶塔,它由鋼筋混凝土及蘇州金山花崗石建造。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始建於1931年。1928年國民政府在率師北伐、建都南京、統一告成後,為了紀念陣亡將士,決定修建陣亡將士公墓,並在公墓中修建該紀念塔,於1935年建成。靈谷塔是一座新穎別致的寶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每層以綠色琉璃瓦披簷。各層外面,都圍以花崗石走廊,塔的中間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級直登九層。該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設計,造形優美,典雅莊重,具有民族風格和特點。

7.安徽安慶振風塔

振風塔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沿江東路北側,瀕臨長江。安慶振風塔從明朝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開始興建,于隆慶四年(1570年)建成。該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還具有導航引渡的功能。振風塔是為振興安慶文風而建。在明朝以前,安慶沒有出過狀元,文風凋敝。一些星相家研究安慶地形後認為,安慶一帶江水滔滔,文采難以在此紮根,須建塔鎮之。安慶自建成振風塔之後,境內文風果然昌盛,才人輩出,明朝和清朝,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狀元趙文楷和書法大家鄧石如等。振風塔臨江而立,為長江流域規模最大、最高的七級浮屠,享有“萬里長江第一塔”和“過了安慶不說塔”之美譽。

8.山西應縣木塔

應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也叫釋迦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西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西元1195年)增修完畢。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9.陝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叫“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朝四方樓閣式磚塔。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教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國的結果。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標誌之一。

10.浙江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對於該塔,只要瞭解它的傳說就已經令人神往了。此塔的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相信許多人見到此塔,都會想起這個傳說而傷感。

才確定靈光塔是一座唐代渤海時期的建築。

4.江蘇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虎丘塔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來倒塌。現仍存的虎丘塔建於西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西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自明朝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度40分,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層。虎丘塔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

5.河南開封鐵塔

鐵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北門大街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中國最高的琉璃塔。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朝起民間稱其為“鐵塔”,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鐵塔的建造開始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但何時落成,至今尚未發現有確切記載。據史料,鐵塔的修建目的是為了奉藏舍利。1938年6月5日,侵華日軍以鐵塔為目標發動猛烈的炮火襲擊,塔身中彈七、八十發,塔身北側遍體鱗傷,第八、九層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個2米大的深洞,而鐵塔滲透著開封人的錚錚鐵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戰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

6.江蘇南京靈穀塔

靈谷塔是南京地區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層寶塔,它由鋼筋混凝土及蘇州金山花崗石建造。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始建於1931年。1928年國民政府在率師北伐、建都南京、統一告成後,為了紀念陣亡將士,決定修建陣亡將士公墓,並在公墓中修建該紀念塔,於1935年建成。靈谷塔是一座新穎別致的寶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每層以綠色琉璃瓦披簷。各層外面,都圍以花崗石走廊,塔的中間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級直登九層。該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設計,造形優美,典雅莊重,具有民族風格和特點。

7.安徽安慶振風塔

振風塔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沿江東路北側,瀕臨長江。安慶振風塔從明朝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開始興建,于隆慶四年(1570年)建成。該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還具有導航引渡的功能。振風塔是為振興安慶文風而建。在明朝以前,安慶沒有出過狀元,文風凋敝。一些星相家研究安慶地形後認為,安慶一帶江水滔滔,文采難以在此紮根,須建塔鎮之。安慶自建成振風塔之後,境內文風果然昌盛,才人輩出,明朝和清朝,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狀元趙文楷和書法大家鄧石如等。振風塔臨江而立,為長江流域規模最大、最高的七級浮屠,享有“萬里長江第一塔”和“過了安慶不說塔”之美譽。

8.山西應縣木塔

應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也叫釋迦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西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西元1195年)增修完畢。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9.陝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叫“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朝四方樓閣式磚塔。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教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國的結果。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標誌之一。

10.浙江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對於該塔,只要瞭解它的傳說就已經令人神往了。此塔的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相信許多人見到此塔,都會想起這個傳說而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