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嶗山海外技術嫁接之路 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點擊上方微嶗山關注我們!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9月25日,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啟動儀式舉行,4場路演及對接會、40多個優質國際創客專案、1000個“待嫁”海外技術成果發佈,吸引了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數十家各類金融機構與會,多家知名本土產業資本到場,這是一場海外技術轉換的盛大筵席。

放眼全國,如果各地對國內創新資源的爭搶只是技術的“搬來搬去”,國外技術的拿來主義才是創新動能的增量,因此意義重大。

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是嶗山區為打造“青島高端產業引領區、創建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而實施的一項重大工程,它致力於説明海外創新資源克服當地語系化的“水土不服”,將海外科技與青島智造結合,最終面向全球市場,構建國內首個海外技術轉移生態圈。

探索本土資本

嫁接海外技術的“嶗山模式”

資本是現代企業的血液,是技術轉移服務鏈上的關鍵一環,是生態圈良性迴圈不可或缺的引擎。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的打造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其從規劃初期,即充分認識到資本的重要支撐作用,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前瞻性規劃“產業投資”體系,把資本要素貫穿於整個專案規劃和實施階段。

近年來,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主線,青島市完善技術交易市場的體系化建設,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高端化、專業化和國際化,進而全面促進技術交易、要素流動、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從嶗山區來看,依託嶗山區的智慧財產權集聚優勢,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連續多年走在全市前列,2016年嶗山區發明專利當年累計授權量、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技術交易額、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數量等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搭建海外技術交易平臺,瞄準青島藍色、高端、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制定技術標準,聚集核心專利,形成國際行業技術“專利池”是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利池”的高效流轉需要構築足夠體量的“資金池”,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當前嶗山區以打造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區為重點,初步構建起以財富管理為特色,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資產管理等20類業態的金融產業發展體系。

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的協同發展模式,整合多種金融手段,優化創新資本配置,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促進海外高端技術與境內金融資本的有效對接,積極探索本土資本嫁接海外技術的“嶗山模式”。

為有效破解輕資產科技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嶗山區搭建了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創新創業全產業投資鏈條。引進了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合作成立多支創業投資基金。探索開展科技保險、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創新業務,推進互聯網金融平臺建設。建設青島PE(基金)中心和互聯網金融中心,培育發展產業化基金,建立天使投資人聯盟,建立科技信貸風險共擔和績效獎勵機制,鼓勵設立科技金融服務專業支行或特色支行,建立金融互通共用合作交流平臺。

中外雙方人員在談專案對接

從實驗室到IPO

支撐海外專案成長全週期

為保障海外技術專案落地嶗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洞悉專案各階段的融資需求,廣泛聯合國內外優秀產業資本及金融機構,將資本服務的觸角向兩端延伸,從實驗室研發階段,到企業成熟走向IPO階段,提供全週期的資本支援。同時,以資本為紐帶,嫁接全方位產業資源,助力入駐海外創客項目快速成長。

本次啟動儀式上,本·古裡安大學副校長、行政主任大衛·巴拉克特(David Bareket)致辭。本·古裡安大學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在全球大學的多個領域都是領頭羊。該校同世界各國的研究機構、公司和基金會一同發起、領導和完成了各種工程,在各領域吸引了眾多戰略夥伴和投資者,如生物資訊、機器人、能源與燃料、人類工程學、網路安全、納米技術、先進藥品、生物技術與農業技術、資訊技術與通信、環境水處理和替代能源。據悉,目前該校有意向在嶗山區合作建設產業創新中心,下設技術創新實驗室,充分發揮大學在創新技術方面的資源優勢,共建海外技術轉移生態圈。

此外,嶗山區重要的創新創業及產業投資平臺青島巨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聯合中以創新中心發起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海外技術創新基金,瞄準嶗山區正在培育的智慧製造、智慧產業、虛擬實境、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生產性服務業“5+1”產業方向,發揮中以創新中心全球創新網路資源優勢,依託在工業應用、生命科學、新材料、物聯網、移動與互聯網、金融科技、資料科學等領域儲備專案庫,以資本為紐帶引入高端優質海外創新項目落地嶗山。

中以創新中心2015年10月27日成立於上海浦東自貿區。成立不到兩年,累計接洽以色列技術團隊近百家,已成功向中國引入57家高科技企業。該機構獨創CDC合作模式,與中方企業在中心下設的孵化器、分中心、園區共同成立聯合開發中心(Co-Development Center)。中方企業與基金在此基礎上共同進行投資,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成熟的管道和生產、預訂訂單等方式,實現技術產業化。被投專案均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以色列技術專案,且技術已接近或完成商業化。被投專案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將在專案延續期間駐華參與技術二次研發。在該模式下成立的專案,投資方最終可以通過收並購被投資項目主體,或以被投主體成功上市的方式來獲得資本增值。

從海內到海外

本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本次活動組織的“一帶一路”與新舊動能轉換高端對話中,海外並購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當前創新的浪潮席捲全球,青島正在打造“一帶一路”雙向橋頭堡,越來越多的本土產業資本需要“走出去”,依託自身資源優勢,主動對接海外先進技術和全球市場,實現快速成長。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國家安全、反壟斷、環境保護、勞工、稅務以及行業准入等方面存在國別差異,這均給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困難與潛在風險,跨國並購經常折戟險灘。

據瞭解,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將在全球創新資源集聚區域佈設若干海外技術轉移中心,一期計畫選址英國、德國、以色列。中心定位青島優勢資源展示推介功能、科技與人才需求對接功能、海外專案收集管道功能、科技創業專案“預孵化”功能、創新科技海外並購平臺功能、本土企業海外交流平臺功能等六大功能。

其中,創新科技海外並購平臺功能是海外技術轉移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本土企業根據中心提供的技術專案資訊選擇有意向收購的技術專案,由中心協同對技術專案或企業進行收購。可以說,海外技術轉移中心的佈局,對本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在更廣闊的空間尋求技術落地,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嶗山區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傑生電氣是世界頂尖的深紫外晶片的供應商,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還榮獲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青島傑生電氣董事長梁旭東感受很深,他談到,“在我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從海外轉移回來的技術、我們本土的核心技術要轉移出去或孵化,都需要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這樣一個載體或者平臺,這個平臺嫁接兩個方面,一是海外新的技術、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引進回來,轉化應用;二是我們本土原創的核心技術也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走向世界。”

創新築夢,未來已來,嶗山區將以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為依託,遵循“海外科技+青島智造+全球市場”的建設理念,聚集全球先進技術,為本土企業的騰飛嫁接全球創新資源,譜就新舊動能轉換新篇章。

內容整合自:半島都市報

點擊二維碼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

為有效破解輕資產科技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嶗山區搭建了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創新創業全產業投資鏈條。引進了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合作成立多支創業投資基金。探索開展科技保險、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創新業務,推進互聯網金融平臺建設。建設青島PE(基金)中心和互聯網金融中心,培育發展產業化基金,建立天使投資人聯盟,建立科技信貸風險共擔和績效獎勵機制,鼓勵設立科技金融服務專業支行或特色支行,建立金融互通共用合作交流平臺。

中外雙方人員在談專案對接

從實驗室到IPO

支撐海外專案成長全週期

為保障海外技術專案落地嶗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洞悉專案各階段的融資需求,廣泛聯合國內外優秀產業資本及金融機構,將資本服務的觸角向兩端延伸,從實驗室研發階段,到企業成熟走向IPO階段,提供全週期的資本支援。同時,以資本為紐帶,嫁接全方位產業資源,助力入駐海外創客項目快速成長。

本次啟動儀式上,本·古裡安大學副校長、行政主任大衛·巴拉克特(David Bareket)致辭。本·古裡安大學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在全球大學的多個領域都是領頭羊。該校同世界各國的研究機構、公司和基金會一同發起、領導和完成了各種工程,在各領域吸引了眾多戰略夥伴和投資者,如生物資訊、機器人、能源與燃料、人類工程學、網路安全、納米技術、先進藥品、生物技術與農業技術、資訊技術與通信、環境水處理和替代能源。據悉,目前該校有意向在嶗山區合作建設產業創新中心,下設技術創新實驗室,充分發揮大學在創新技術方面的資源優勢,共建海外技術轉移生態圈。

此外,嶗山區重要的創新創業及產業投資平臺青島巨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聯合中以創新中心發起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海外技術創新基金,瞄準嶗山區正在培育的智慧製造、智慧產業、虛擬實境、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生產性服務業“5+1”產業方向,發揮中以創新中心全球創新網路資源優勢,依託在工業應用、生命科學、新材料、物聯網、移動與互聯網、金融科技、資料科學等領域儲備專案庫,以資本為紐帶引入高端優質海外創新項目落地嶗山。

中以創新中心2015年10月27日成立於上海浦東自貿區。成立不到兩年,累計接洽以色列技術團隊近百家,已成功向中國引入57家高科技企業。該機構獨創CDC合作模式,與中方企業在中心下設的孵化器、分中心、園區共同成立聯合開發中心(Co-Development Center)。中方企業與基金在此基礎上共同進行投資,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成熟的管道和生產、預訂訂單等方式,實現技術產業化。被投專案均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以色列技術專案,且技術已接近或完成商業化。被投專案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將在專案延續期間駐華參與技術二次研發。在該模式下成立的專案,投資方最終可以通過收並購被投資項目主體,或以被投主體成功上市的方式來獲得資本增值。

從海內到海外

本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本次活動組織的“一帶一路”與新舊動能轉換高端對話中,海外並購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當前創新的浪潮席捲全球,青島正在打造“一帶一路”雙向橋頭堡,越來越多的本土產業資本需要“走出去”,依託自身資源優勢,主動對接海外先進技術和全球市場,實現快速成長。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國家安全、反壟斷、環境保護、勞工、稅務以及行業准入等方面存在國別差異,這均給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困難與潛在風險,跨國並購經常折戟險灘。

據瞭解,青島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將在全球創新資源集聚區域佈設若干海外技術轉移中心,一期計畫選址英國、德國、以色列。中心定位青島優勢資源展示推介功能、科技與人才需求對接功能、海外專案收集管道功能、科技創業專案“預孵化”功能、創新科技海外並購平臺功能、本土企業海外交流平臺功能等六大功能。

其中,創新科技海外並購平臺功能是海外技術轉移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本土企業根據中心提供的技術專案資訊選擇有意向收購的技術專案,由中心協同對技術專案或企業進行收購。可以說,海外技術轉移中心的佈局,對本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在更廣闊的空間尋求技術落地,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嶗山區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傑生電氣是世界頂尖的深紫外晶片的供應商,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還榮獲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青島傑生電氣董事長梁旭東感受很深,他談到,“在我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從海外轉移回來的技術、我們本土的核心技術要轉移出去或孵化,都需要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這樣一個載體或者平臺,這個平臺嫁接兩個方面,一是海外新的技術、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引進回來,轉化應用;二是我們本土原創的核心技術也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走向世界。”

創新築夢,未來已來,嶗山區將以海外技術轉移示範基地為依託,遵循“海外科技+青島智造+全球市場”的建設理念,聚集全球先進技術,為本土企業的騰飛嫁接全球創新資源,譜就新舊動能轉換新篇章。

內容整合自:半島都市報

點擊二維碼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