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什麼很重要,怎麼吃更重要,你知道怎麼安排寶寶一天的輔食嗎?

“今天給寶寶準備什麼吃好呢?”這可能是縈繞在每個寶媽腦中揮之不去的課題。

一天吃幾頓輔食?吃多少合適?如何安排一天的搭配比例?……

不同月齡的寶寶,輔食的份量和營養重點各有不同。

開始初期,寶寶只能吃泥糊輔食。慢慢適應後,可以開始調整食物大小和性狀。

再後來,準備輔食時,需要著眼的不僅是食物的營養,還有多樣化的嘗試,讓寶寶愛上吃飯,並且嘗試自主進食。

那麼具體來說應該如何開始才好呢?

5-6個月:嘗試添加輔食

對於5-6個月左右的寶寶,

輔食和單純的吮吸、吃奶不同,進食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是向固體食物轉換的第一步。所以輔食添加初期其實只是一種嘗試,不必追求攝入量。

每天喂哺4-5次、合計800-1000毫升母乳/奶粉之餘,輔食每天只需添加1次就可以了。

這個階段的輔食在製作時儘量過篩,保證呈稀泥糊狀,方便寶寶吞咽。做好輔食後,可以試著搖搖容器,呈現液態、流動狀的,沒有硬塊和黏糊就是沒問題的。

5-6個月輔食:蘋果紅薯泥

蘋果香甜,紅薯軟糯,兩者搭配的輔食對寶媽來說已經不陌生啦~這款蘋果紅薯泥,色澤金黃,軟香可口,富含多種食物纖維和維生素,有助於寶寶消化,寶媽快試試吧!

7-8個月:增加輔食量,逐步滿足營養需要

經過了前段時間的輔食添加,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現在寶媽可以適當做稠一些的泥糊狀輔食了。

這個階段寶寶的母乳或配方奶添加調整為每天3~4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

每日輔食逐漸增量到每日獨立的兩餐。一餐輔食讓寶寶感到飽足的同時,

還能提供必要的營養。

如果寶媽想給寶寶添加新食材,可以以每週一次的頻率進行嘗試。持續添加幾天後,仔細觀察是否過敏,再添加另外一種。

Point:輔食添加原則需要寶媽奶爸嚴格執行哦!

7-8個月輔食:雞肉蔬菜燕麥粥

燕麥富含粗纖維,搭配酸甜番茄和鮮嫩雞肉,

不僅營養滿點,還可以幫助寶寶腸道蠕動哦~

9-11個月:挑戰咀嚼型食物,豐富輔食種類

這個時期,寶媽能明顯觀察到寶寶的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的提升,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半固體的輔食,如煮的軟爛的面片、添加了蔬菜碎的大米粥等等,都是很好的咀嚼能力訓練。

寶寶的輔食次數和每餐的量也可以逐步增加。每天輔食添加2-3次,主要以米和麵為主,搭配一些蛋白質食品如肉類和蛋類。寶媽們也不要疏忽適量添加蔬果哦。時間安排上,可以和大人的三餐同步。母乳(配方奶)的餵養次數可以適量調整,但食用量上還是要保證600-800毫升的充足攝入哦。

9-11個月輔食:法式肉末燴茄子

嫌寶寶輔食太單調?讓我們來看看外國的寶寶吃什麼!這道法式肉末燴茄子是否讓您眼前一亮呢?

12個月以上:合理搭配,逐步過渡到輔食為主

滿一周歲後,寶寶對食物的接受能力已經大大提高。寶媽在準備輔食時也可以大膽嘗試多樣化的搭配,讓寶寶輔食向成人模式靠攏,不需要再那麼小心翼翼。

這個時期的主要營養由“輔食”提供。所以如何合理、科學地搭配以確保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是寶媽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總的來說,可以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的穀物類食物為主,再適量搭配提供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脂肪的食材。

在飲食安排上,寶寶應與家人一起進食一日三餐,並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可安排一次點心。每天可以安排400~500毫升的奶類來補充蛋白質。

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寶寶的輔食

在1-2歲時,寶寶的飲食可以遵循一日三餐兩點心的安排,三餐和大人進餐時間一致。

這樣寶寶可以模仿大人的進食動作,增強自己進食的積極性。

寶媽在為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可以直接從大人吃的飯菜中分出一部分,再加工成輔食。如此一來,寶寶可以品嘗到“大人的飯菜”,寶媽自己也能節省時間,輕鬆製作輔食!

記住下面這些原則,掌握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輔食的技巧哦!

1、儘量在調味前分出寶寶吃的部分,之後再進行正常的調味和烹煮。

2、注意控制鹽分、糖分和脂肪攝入,保證味道的清淡。

3、選擇寶寶可以吃的食材來烹調大人的飯菜,改變大人寶寶分開進食的情形,讓全家人一起吃飯,增進全家人的感情。

12-18個月輔食:鱈魚菌菇湯

富含DHA的鱈魚一直是輔食添加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搭配鮮菇,一道彙集山珍與海味的美味輔食湯新鮮出爐,怎一個鮮字了得。

如何安排每頓輔食的量?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每頓輔食究竟該吃多少?

如果扭頭不吃了或者吃了又吐出來了,那就是吃飽了、不想吃了,這時可以停喂了。

如果寶寶已經能自己進食,吃著吃著玩起飯菜來,這也是吃飽了的信號。這時爸爸媽媽們可以把輔食撤走了。

總之寶寶吃輔食,吃多少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要相信孩子是知道自己是餓還是飽的。

都是很好的咀嚼能力訓練。

寶寶的輔食次數和每餐的量也可以逐步增加。每天輔食添加2-3次,主要以米和麵為主,搭配一些蛋白質食品如肉類和蛋類。寶媽們也不要疏忽適量添加蔬果哦。時間安排上,可以和大人的三餐同步。母乳(配方奶)的餵養次數可以適量調整,但食用量上還是要保證600-800毫升的充足攝入哦。

9-11個月輔食:法式肉末燴茄子

嫌寶寶輔食太單調?讓我們來看看外國的寶寶吃什麼!這道法式肉末燴茄子是否讓您眼前一亮呢?

12個月以上:合理搭配,逐步過渡到輔食為主

滿一周歲後,寶寶對食物的接受能力已經大大提高。寶媽在準備輔食時也可以大膽嘗試多樣化的搭配,讓寶寶輔食向成人模式靠攏,不需要再那麼小心翼翼。

這個時期的主要營養由“輔食”提供。所以如何合理、科學地搭配以確保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是寶媽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總的來說,可以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的穀物類食物為主,再適量搭配提供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脂肪的食材。

在飲食安排上,寶寶應與家人一起進食一日三餐,並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可安排一次點心。每天可以安排400~500毫升的奶類來補充蛋白質。

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寶寶的輔食

在1-2歲時,寶寶的飲食可以遵循一日三餐兩點心的安排,三餐和大人進餐時間一致。

這樣寶寶可以模仿大人的進食動作,增強自己進食的積極性。

寶媽在為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可以直接從大人吃的飯菜中分出一部分,再加工成輔食。如此一來,寶寶可以品嘗到“大人的飯菜”,寶媽自己也能節省時間,輕鬆製作輔食!

記住下面這些原則,掌握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輔食的技巧哦!

1、儘量在調味前分出寶寶吃的部分,之後再進行正常的調味和烹煮。

2、注意控制鹽分、糖分和脂肪攝入,保證味道的清淡。

3、選擇寶寶可以吃的食材來烹調大人的飯菜,改變大人寶寶分開進食的情形,讓全家人一起吃飯,增進全家人的感情。

12-18個月輔食:鱈魚菌菇湯

富含DHA的鱈魚一直是輔食添加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搭配鮮菇,一道彙集山珍與海味的美味輔食湯新鮮出爐,怎一個鮮字了得。

如何安排每頓輔食的量?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每頓輔食究竟該吃多少?

如果扭頭不吃了或者吃了又吐出來了,那就是吃飽了、不想吃了,這時可以停喂了。

如果寶寶已經能自己進食,吃著吃著玩起飯菜來,這也是吃飽了的信號。這時爸爸媽媽們可以把輔食撤走了。

總之寶寶吃輔食,吃多少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要相信孩子是知道自己是餓還是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