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通教育:彙聚國內外研發力量 實現教育科技服務產業化

近日,全通教育集團獲得國家發改委授權,與學術和企業機構共同籌建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9月20日,中國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高峰論壇暨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

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中山市教育、經信、科技等部門領導、全通教育董事長陳熾昌、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以及實驗室其它合作夥伴為實驗室掛牌。

簽約首批重大合作專案

揭牌儀式後,還舉行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專家委員的聘任儀式,實驗室專家委員會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另有來自全國教育科技研究領域的16名專家,全通教育集團董事長陳熾昌為專家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

同時,實驗室揭幕後也迎來了首批十多個重大合作項目,包括簽訂擬籌建國家工程實驗室產業轉化投資基金的戰略合作備忘錄,全通教育集團副總裁楊帆與電子科技大學常務副院長陸川進行了現場簽約。

大咖雲集,共探未來

在主題分享環節,多名來自高校或者相關科研機構的專家,就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的發展與運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傳媒大學張潔副研究員在進行《TIPS教學模型智慧平臺開發》的專題演講中,

詳述了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城市為教室、生活為教材的動態生活教育願景。隨後,天聞數媒科技有限公司曾令斌高級研究員、電子科技大學孫明教授、疊鏡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洪煦總經理等分別做了《教育3.0與智慧教育實踐》、《邁向未來的教育人工智慧》、《虛擬教育的第一道光》主題演講。

六個創新概念,三大任務

實驗室運營提出了六個創新概念:政、產、學、研、用、金。“政”為政策引領、政府扶持,以中山為起點,打造200多個市級智慧教育城市系統;“產”為做實產業基礎,構建產業集群,加強全球合作;“學”為建設人才跨界創新平臺,打造互聯網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示範基地;“研”為制訂融合標準,

強化智慧財產權戰略技術研發和支援;“用”為推動教育資源開發,完善用戶個性化參與遠端新教育模式;“金”為聯合建立投資基金,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此外,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領導表示,實驗室成立有三大任務,包括研究和攻克重要難題,建立教育、學習和交流的共用平臺,以及培養技術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