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為什麼近幾日連續高調宣佈殲20服役:我軍開始為戰爭做準備

近日,央視軍事頻道的一則新聞報導點燃了軍迷和媒體,

這則報導在結尾中,明確表示中國空軍一大批先進武器裝備進入人民空軍序列,以運-20,轟-6K和殲-20為代表的高新武器成為解放軍新一代空中撒手鐧,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實際上自2016年以來,坊間曾多次傳出消息殲-20戰鬥機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一些消息來源甚至言之鑿鑿,宣稱殲-20戰機首批量產型已經進入空軍序列,而最近幾個月內,網路上陸續出現了殲20戰鬥機78271至78275等六架機身編號的照片,
這些編號已經從實體層面上首次證明,殲-20戰機首批裝備該機的部隊為空軍某試訓基地某旅,這些都被認為是解放軍開始實際準備與強敵進行大規模空中對抗的一個標誌,甚至一些媒體用《殲-20正式入役改變亞太空中格局》為題,來解析這一款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帶來的巨大變化。

綜合來說,這次央視的公開報導,是首次以官方身份證實殲-20已經進入空軍服役,

其意義十分重大,不僅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自主研製並裝備四代機的國家,更讓中國成為全亞洲第一個裝備四代機的國家。眾所周知,隨著美國空軍F/A-22A戰鬥機和F-35戰鬥機的陸續列裝,其航空兵主戰裝備已經領先其他國家率先進入四代機時代。四代機擁有的獨特的技術性能特點,使得其戰術運用方法已經與傳統的三代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三代機普遍使用的中低空空戰和低空突防對地攻擊戰術,在美國空軍中已經被四代機的中高空空戰和高空突防對地攻擊戰術取代,在美軍近幾年來的一系列實兵對抗演習中,以F/A-18E/F、F-15C、F-16為代表的一系列三代機遭到F/A-22A戰機的單方面“瘋狂屠殺”。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

未來空戰沒有四代機,中國空軍在對抗擁有四代機的對手時會非常艱苦,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第四代戰鬥機與第三代戰鬥機相比作了很大的改進,我們以F/A-22A戰鬥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僅0.05平方米左右,可以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大大增強作戰的突然性、隱蔽性,提高作戰效能。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第四代戰鬥機的隱身性能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於,隱身性能可保護我方戰鬥機既使位於敵方雷達探測區,
也不易為敵方空中/地面雷達探測到,並使它在空空作戰中具有“先敵發現,先敵射擊”的優點,保證了戰鬥的主動性和載機的安全性,美方在評估中國現有由殲-11、殲-15、殲-10戰鬥機組成的空中防空網路時,認為美軍僅僅會損失大約大約22架F/A-22A戰鬥機和200架左右的三代機,就能突破中國的空中防禦網。

此外,F/A-22A戰鬥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使其大大縮小敵防空體系探測、識別和鎖定的視窗時間。當F-22 穿越敵方的防空區域時,以超音速的巡航速度,高速穿越敵人防空感測器以大大縮小敵方的探測範圍(由於其隱身性),留給敵人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很短,使敵人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發起攻擊,而使F/A-22A戰鬥機成功穿越防空兵力的攔截區域,直接摧毀後方的預警機或指揮所一類的關鍵節點。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由於F/A-22A戰鬥機的被探測範圍很小,因此一旦遭到攻擊,一般都是來自近程地空導彈或直接與敵機進入近距格鬥。不論是近程地空導彈還是近距空空格鬥導彈,其機動性能都由於彈體小而十分出色,三代機一旦被這類武器鎖定,基本沒有依靠自身機動性擺脫的可能性。不過,F/A-22A戰鬥機的超機動能力正是針對這一作戰場景而設計。因此,F/A-22A戰鬥機即使在被發現也沒有成功逃脫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依靠超機動性擺脫可能遭到的近距離高機動性對空兵器的攻擊,可以說,沒有殲20戰鬥機的入役,中國的空中幾乎不設防,裝備殲20戰鬥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也是真真正正進行備戰的行動之一。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在裝備殲20戰鬥機之後,我軍將開始演練大編隊突擊戰術,即採用較先進的四代機殲20編隊或四、三代機(殲20+殲16+殲11D戰機)高低搭配混編,以局部空域內的數量上的優勢,與美軍進行大規模超視距空戰,或者說是配置較高性能雷達和空對空導彈的戰鬥機和雷達、導彈性能相對不太先進的戰鬥機組合搭配,既發揮了戰術上攻擊的突然性,也發揮了一批性能水準不夠先進的飛機的作用,提高整體作戰效能,這樣的戰術可以稱為“虎加狼群”戰術。在這套戰術下,殲20+殲16+殲11D戰鬥機編隊將保持無線電靜默,內部共用目標資料,從不同方向隱蔽接敵,對進犯之敵形成合圍的態勢,到達一定距離後發起突然攻擊。

當F-22 穿越敵方的防空區域時,以超音速的巡航速度,高速穿越敵人防空感測器以大大縮小敵方的探測範圍(由於其隱身性),留給敵人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很短,使敵人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發起攻擊,而使F/A-22A戰鬥機成功穿越防空兵力的攔截區域,直接摧毀後方的預警機或指揮所一類的關鍵節點。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由於F/A-22A戰鬥機的被探測範圍很小,因此一旦遭到攻擊,一般都是來自近程地空導彈或直接與敵機進入近距格鬥。不論是近程地空導彈還是近距空空格鬥導彈,其機動性能都由於彈體小而十分出色,三代機一旦被這類武器鎖定,基本沒有依靠自身機動性擺脫的可能性。不過,F/A-22A戰鬥機的超機動能力正是針對這一作戰場景而設計。因此,F/A-22A戰鬥機即使在被發現也沒有成功逃脫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依靠超機動性擺脫可能遭到的近距離高機動性對空兵器的攻擊,可以說,沒有殲20戰鬥機的入役,中國的空中幾乎不設防,裝備殲20戰鬥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也是真真正正進行備戰的行動之一。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在裝備殲20戰鬥機之後,我軍將開始演練大編隊突擊戰術,即採用較先進的四代機殲20編隊或四、三代機(殲20+殲16+殲11D戰機)高低搭配混編,以局部空域內的數量上的優勢,與美軍進行大規模超視距空戰,或者說是配置較高性能雷達和空對空導彈的戰鬥機和雷達、導彈性能相對不太先進的戰鬥機組合搭配,既發揮了戰術上攻擊的突然性,也發揮了一批性能水準不夠先進的飛機的作用,提高整體作戰效能,這樣的戰術可以稱為“虎加狼群”戰術。在這套戰術下,殲20+殲16+殲11D戰鬥機編隊將保持無線電靜默,內部共用目標資料,從不同方向隱蔽接敵,對進犯之敵形成合圍的態勢,到達一定距離後發起突然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