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願生命從容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周國平

好久沒有敲文字了,

大概是每個開學季的弊病吧,開學季,希冀紛揚的季節,也是忙碌的季節,恰逢這個時機,給自己忘記寫文找個藉口,或許,這不是一個藉口,而是,在新的階段,給自己的生命留白,放空大腦,想一想,接下來,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軌跡,而我,又即將朝著哪個方向前行。

《願生命從容》是我今天在圖書館偶然發現的一本書,感覺很適合我現在的心境,就像捕獲了一方寶地一樣,

興奮地拿回座位。老實說,近期的我比較浮躁,因為這個學期,樹立的目標太多,從數學競賽到電腦二級,從教師資格證到大創專案,還有我那意外失足的英語六級,而且我還想加入寫論文的大軍當中,除此之外,考研的這趟火車也該出站了,算一算,這個學期,的確是足夠忙碌。

看來人年輕的時候真的是不容易從容,因為什麼都想要,所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於是內心焦灼,行動匆忙,從一個活動的躁亂到另一個活動的躁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明天上午我就即將坐到省級數學競賽的考場,可是捫心自問:“準備好了嗎?”我想笑,因為我很清楚,開學這一周,忙忙碌碌,班裡和文學社的使比比皆是,根本沒碰數學題,這樣的狀況,真的能夠應付的來嗎?前兩天,聽朋友自嘲:“開學以來,把好多生活費都花在了考證參賽的報名費上,要是結果是財證兩空,
我也是呵呵了。”

原來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真正想清楚。年輕的我們都渴望把人生過的精彩,可是我發現,活得精彩之人往往不是急於求成之輩,其共同點都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清醒的認知,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路在哪裡,所以能夠從容而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並且從容地享受收穫。

一個太看重外在的功利和榮譽,就會忽略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對它的狀態是盲目甚至是麻木的。

周國平說,生命不是一種獲取別的東西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你所做的一切,其價值歸根結底要根據對你生命狀態的作用好壞來評判。

二十多歲的年紀,在迷茫中努力尋找自己。我們當中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然後看看周圍的人,他有我沒有,然後就焦慮的去找尋自己“缺的”那部分,填補內心失落的空白。然而這個過程,就丟失了原本自己擁有的那份性情和稟賦。

正如盧梭說:“大自然打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我們每個人都是被打碎模子的生物,多數人受不了沒有模子的生活,然後盡力找回,努力磨平自己的棱角和輪廓,變成了另一個擁有公共模子的生命體,回頭一看,大家都一樣,然後驚喜地感慨,緣分啊。

這世間,本來就有很多不安與躁動,這時候只有內心從容,才會有波瀾不驚的人生,我想,大概靜水流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看看繁華的城市夜,想到這個世界確實有太多熱鬧的地方,但是縱觀所有,熱鬧只是點點角落,更多的,還是屬於安靜。所以啊,希望二十多歲的我們,奮鬥而不浮躁,帶著來自心底的聲音;成熟了但不世故,依然擁有一份澄淨的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永遠持有一顆從容的平常心。

瑾萱

我想,大概靜水流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看看繁華的城市夜,想到這個世界確實有太多熱鬧的地方,但是縱觀所有,熱鬧只是點點角落,更多的,還是屬於安靜。所以啊,希望二十多歲的我們,奮鬥而不浮躁,帶著來自心底的聲音;成熟了但不世故,依然擁有一份澄淨的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永遠持有一顆從容的平常心。

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