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隱秘石油大省浮現:坐擁140億噸石油,吉林省正蓄勢崛起

一個沉睡的石油大省,探明儲量是中國石油探明總量的近兩倍,它就要覺醒了。

文 | 石油link(更多深度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石油link)

近日,中國油葉岩的勘探開發研究再次提速了。

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和吉林省的大力推動下,油葉岩原位開發項目已被列入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畫。

據悉,在中國目前已評價的1000米以淺的油葉岩,其資源量就達7199億噸,按照6.6%的平均含油率算,折合成油葉岩油約476億噸,相當於全國常規石油資源量的62%,儲量巨大。

這是中國繼葉岩氣、煤層氣之後,在非常規能源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若油葉岩能夠大規模開發利用,

將喚醒一個沉睡多年的石油大省。

沉睡的石油——油葉岩

首先要聲明的是,務必注意“油葉岩(oil shale)”不是“葉岩油(shale oil)”。油葉岩是一種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不僅可以提取油葉岩油及相關石油化工產品,而且可作為燃料用來發電、取暖和運輸等。它是既屬於固體礦產資源,又屬於非常規油氣的一種資源,含油率大約在3.5%左右。

全球油葉岩資源豐富,分佈廣泛,美國、中國、俄羅斯、約旦、摩洛哥、澳大利亞、愛沙尼亞、加拿大等國家都有豐富的儲量。全球油葉岩折合油葉岩油資源約4400多億噸,超過傳統石油資源量(2710億噸)的50%還多。

在這些儲量豐富的國家中,美國油葉岩的資源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位居第二位元,根據“全國油葉岩資源評價”結果表明,

僅僅是目前已評價的1000米以淺(埋深小於1000米)的油葉岩資源就達7199億噸,折合成油葉岩油476億噸,約為全國常規石油資源量的62%。

中國油葉岩分佈範圍覆蓋了22個省和自治區、47個盆地。其中,松遼盆地是最大的含油葉岩盆地, 而坐落於松遼盆地的吉林省是我國油葉岩最為豐富的省份。

中國隱秘石油大省——吉林

雖然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同位於油氣產量豐富的松遼盆地,

但在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方面,吉林省佔據優勢並不大。近年來,再加上油田老化等原因,吉林省原油產量呈現逐漸遞減的趨勢。

2016年,該省最主要的油田——吉林油田的產量僅為380萬噸左右。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一步的發展,吉林省化石能源總量不足的矛盾將越來越嚴重。 而油葉岩的出現或將扭轉這一局面。

吉林省是全國油葉岩資源最豐富的省份,約占全國油葉岩總資源量的30%,

資源量高達142億噸。

根據吉林省發佈的《能源“十三五”規劃》,吉林省油葉岩已探明儲量為1086億噸,折合成油葉岩油50多億噸,約占全國探明資源量的80%以上,位列全國第一。截至2014年,吉林省在松遼盆地已經發現了4處超百億噸的大型油葉岩礦床。其中,扶余—長春嶺擁有油葉岩資源達453億噸的大型礦床,是目前最有開發前景的礦床之一。

目前,民企眾誠集團正在吉林省境內進行油葉岩開發。2014年7月27日,該公司原位轉化試驗項目“扶余-長春嶺野外試驗現場”生產出中國第一桶利用地下原位技術開採的油葉岩油。

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期間,吉林省還將規劃建設三個油葉岩的綜合利用開發專案,分別是汪清縣龍騰能源公司油葉岩高效煉油及綜合利用項目,設計年產油葉岩油6.4萬噸。眾誠油葉岩投資公司地下原位裂解提取油葉岩油實驗示範項目,設計年產10萬噸。樺甸國家油葉岩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續建專案,設計年產、處理油葉岩60萬噸。

隨著油葉岩開發局面的打開,吉林省巨大的油葉岩資源量,將使這個沉睡的石油大省被喚醒,為吉林乃至東北資源的接替提供條件。

油葉岩開發現狀

雖然油葉岩儲量大,但開發困難是難以繞過的一環。

其實,我國油葉岩的開發歷史甚至早於大慶油田的發現。 早在1956年,中央就同意在廣東茂名建設規模為年產100萬噸原油的油葉岩煉油廠。茂名油葉岩開發甚至被列入國家一五計畫。但此後,我國油葉岩的開發一直處於比較緩慢的狀態。

在本世紀初期,我國在吉林省開展了新的油葉岩綜合項目。但受油價暴跌、技術制約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油葉岩的開發始終沒有大的進展。

目前,油葉岩常規的開採方式有露天和井下兩種開採方式。露天開採適合於埋藏較淺的礦床開採,成本低,安全係數高,遼寧撫順和廣東茂名就是典型的例子。井下開採有豎井、水準坑道採礦兩種方式,適合於埋藏較深的礦床。

這兩種開採方式對地表生態及水質破壞較嚴重,在地面乾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每提煉一噸油葉岩油平均產生15噸至30噸廢渣。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廢水、廢氣處理難度較大。

如何才能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是地下原位開採技術。著名石油巨頭殼牌對油葉岩的開發研究已經開展了30多年,其研發的電加熱原位開採技術相對成熟,技術可行性得到了驗證。

這種技術可以直接給地下的油葉岩層通過多種方法加熱,使它在地下裂解,生產出油葉岩油,並傳輸至地面,進而解決在油葉岩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我國也開始了探索和推進油葉岩原位轉化開採技術的研究,其中,教育部、科技部、吉林省、中石油、中石化等投入了約4億元的研究經費,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也參與了這項技術的研究。眾誠集團投入近2億元,成為民營企業開髮油葉岩的翹楚。

除此之外,國內多家大學也積極投入了這項技術的研究中,其中,吉林大學依託國家級工程實驗室開展了基礎理論研究,通過小井組試驗成功采出了油葉岩油。太原理工大學針對原位注蒸汽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與大同煤礦集團合作完成了室內中試試驗。中國石油大學開展了大量室內實驗分析,針對油葉岩熱解機理取得了一系列認識突破。

2016年,推進油葉岩綜合開發利用被寫進了“十三五”國家戰略百大工程項目錄,政策上的支持,再加上技術上的攻克,使我國的油葉岩開發迎來了新的篇章。

近日,瀋陽化工大學與遼寧鑫豐投資有限公司成功牽手。兩者商定由學校提供“內構件移動床油葉岩定向乾餾”煉油國際領先技術,鑫豐投資設立遼寧金隆溪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復蘇和振興遼寧省油葉岩煉製產業。

今年4月25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與中國國際石油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就共同實施葉岩油專利技術示範及設備製造專案在銀川舉行簽約儀式。其中,專利技術示範中心投資5億元,主要為全國油葉岩礦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生產模式,並開展研發工作,加快技術及設備的推廣與應用。

2014年7月27日,該公司原位轉化試驗項目“扶余-長春嶺野外試驗現場”生產出中國第一桶利用地下原位技術開採的油葉岩油。

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期間,吉林省還將規劃建設三個油葉岩的綜合利用開發專案,分別是汪清縣龍騰能源公司油葉岩高效煉油及綜合利用項目,設計年產油葉岩油6.4萬噸。眾誠油葉岩投資公司地下原位裂解提取油葉岩油實驗示範項目,設計年產10萬噸。樺甸國家油葉岩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續建專案,設計年產、處理油葉岩60萬噸。

隨著油葉岩開發局面的打開,吉林省巨大的油葉岩資源量,將使這個沉睡的石油大省被喚醒,為吉林乃至東北資源的接替提供條件。

油葉岩開發現狀

雖然油葉岩儲量大,但開發困難是難以繞過的一環。

其實,我國油葉岩的開發歷史甚至早於大慶油田的發現。 早在1956年,中央就同意在廣東茂名建設規模為年產100萬噸原油的油葉岩煉油廠。茂名油葉岩開發甚至被列入國家一五計畫。但此後,我國油葉岩的開發一直處於比較緩慢的狀態。

在本世紀初期,我國在吉林省開展了新的油葉岩綜合項目。但受油價暴跌、技術制約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油葉岩的開發始終沒有大的進展。

目前,油葉岩常規的開採方式有露天和井下兩種開採方式。露天開採適合於埋藏較淺的礦床開採,成本低,安全係數高,遼寧撫順和廣東茂名就是典型的例子。井下開採有豎井、水準坑道採礦兩種方式,適合於埋藏較深的礦床。

這兩種開採方式對地表生態及水質破壞較嚴重,在地面乾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每提煉一噸油葉岩油平均產生15噸至30噸廢渣。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廢水、廢氣處理難度較大。

如何才能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是地下原位開採技術。著名石油巨頭殼牌對油葉岩的開發研究已經開展了30多年,其研發的電加熱原位開採技術相對成熟,技術可行性得到了驗證。

這種技術可以直接給地下的油葉岩層通過多種方法加熱,使它在地下裂解,生產出油葉岩油,並傳輸至地面,進而解決在油葉岩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我國也開始了探索和推進油葉岩原位轉化開採技術的研究,其中,教育部、科技部、吉林省、中石油、中石化等投入了約4億元的研究經費,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也參與了這項技術的研究。眾誠集團投入近2億元,成為民營企業開髮油葉岩的翹楚。

除此之外,國內多家大學也積極投入了這項技術的研究中,其中,吉林大學依託國家級工程實驗室開展了基礎理論研究,通過小井組試驗成功采出了油葉岩油。太原理工大學針對原位注蒸汽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與大同煤礦集團合作完成了室內中試試驗。中國石油大學開展了大量室內實驗分析,針對油葉岩熱解機理取得了一系列認識突破。

2016年,推進油葉岩綜合開發利用被寫進了“十三五”國家戰略百大工程項目錄,政策上的支持,再加上技術上的攻克,使我國的油葉岩開發迎來了新的篇章。

近日,瀋陽化工大學與遼寧鑫豐投資有限公司成功牽手。兩者商定由學校提供“內構件移動床油葉岩定向乾餾”煉油國際領先技術,鑫豐投資設立遼寧金隆溪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復蘇和振興遼寧省油葉岩煉製產業。

今年4月25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與中國國際石油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就共同實施葉岩油專利技術示範及設備製造專案在銀川舉行簽約儀式。其中,專利技術示範中心投資5億元,主要為全國油葉岩礦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生產模式,並開展研發工作,加快技術及設備的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