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遭遇咀嚼敏感期和手指敏感期的一起大爆發,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總以為,這敏感期會是一個一個的排隊來,哪裡知道還會有這樣的堵車大爆發!養娃不易啊,還讓不讓老娘歇會兒了?

我們總以為,敏感期該是挨個兒來的。這樣咱們也有空一個個的應對呀!可是,

並非如此,有的敏感期是交織在一起,結伴而來的。比如咀嚼的敏感期,從寶寶長牙開始,而手的敏感期,卻也常在6、7個月的時候開始並逐漸爆發。

▼▼▼

“你們大人稀飯QQ糖,我也稀飯有嚼勁噠。”

他爺爺奶奶,給咱家娃整點不是糊糊的吧。

很多小寶寶,

在8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已經不喜歡吃糊糊的食物了,他們喜歡更有嚼勁的食物。這說明,寶寶到了咀嚼的敏感期。可以稍微嚼一嚼的食物,不僅可以緩解長牙時的不適,鍛煉咀嚼力,還可以施展手的才華,畢竟張牙舞爪的“搞破壞”,才是我們寶寶幼小的使命。

▼▼▼

“改變世界,從手做起!我湊是稀飯抓抓抓。”

她外公外婆,就放手讓咱家小寶自己抓吧!

寶寶在6個月以後,手就已經越來越靈活了。不僅可以輕而易舉的抓起碗,甚至於已經可以有更多的精細動作了。在寶寶手的抓捏敏感期,自然可以從寶寶很感興趣的“吃吃吃”入手,給寶寶更多可以“抓”“捏”的小食物。不僅可以鍛煉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還能養成自主進食的好興趣和好習慣。

從這兩點考慮,特地整理了下面的不重樣食譜,不僅要能鍛煉咀嚼力,還得能抓握。畢竟,適合咱娃的,才是最好的!

No.1

蛋黃溶豆

蛋白過敏的溶豆不能吃的,可以嘗試做蛋黃溶豆。

月齡建議:6M+

食材

蛋黃 6個

檸檬汁 幾滴

奶粉 90ml

步驟

1、準備六個蛋黃,打蛋器打發。

2、打至蛋白發白 撈起不會立馬掉光為止,篩入奶粉攪拌均勻。

3、裝入裱花器 也可以是裱花袋 用裱花袋的 在頭剪個小口子即可。

4、擠在烤盤上 烤箱上下火90度 烤40分鐘。

5、完成了。

溶豆這麼好吃,你竟然不會做?快快學起來~

No.2

火龍果松餅

我家寶貝很愛吃火龍果,所以今天給做了火龍果松餅,簡單易做

月齡建議:8M+

食材

火龍果 半個

雞蛋 1個

低筋麵粉 70g

步驟

1、輔食機打泥。

2、過篩一遍。

3、加入麵粉跟蛋黃,可以的話還可以加點寶寶的奶粉,攪拌均勻,注意是攪拌,不能打發,攪拌至無顆粒。

4、調製成濃稠的優酪乳樣,太稀的話加麵粉,太稠了加水。

5、準備一個勺子,從鍋的上方落下,自己就形成圓形了(要用不粘鍋)全程最小火,松餅很容易火大,松餅差不多冒泡四周變色就可以翻面了,一定注意火候。

6、做出來的松餅用模具壓一下想要的圖案,這就完成啦。

寶寶便秘也可以通過來點火龍果松餅嘗一嘗,效果很不錯哦~

No.3

雙色玫瑰花饅頭,加紫荊花一朵

擼了好多次饅頭,怎麼能不擼雙色饅頭哈哈哈~

月齡建議:10M+

食材

白麵團

中筋麵粉 100g

溫水 50g

酵母 1g

粉紫麵團

中筋麵粉 100g

紫薯泥 50g

酵母 1g

步驟

1、100g麵粉,50g溫水,1g酵母,用筷子攪拌成絮,然後用手捏成三光麵團。

2、保鮮膜封起來,紫薯蒸熟,加適量水打成泥,取50g,加入100g麵粉和1g酵母,同樣方法弄成三光麵團,過程中會加水加麵粉,看手感,不黏手即可。

3、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發酵成二倍,戳一下不回彈,內部蜂窩狀,即可。

4、二倍大(白色麵團先發酵,前一張照片已經有點變大,所以白色不像二倍大)。

5、排氣,來回揉,把發酵產生的氣排掉,橫切面無大氣孔即可。

6、搓五個小球,稍微小點好看點,因為會變很大變形。

7、五個小球用擀麵杖擀圓,從左到右疊,連接處用手壓壓平,然後用刀從中間一切二,上部分和下部分分開從左往右卷。

8、卷起,就是這樣,收口的地方可以捏一捏牢。

9、紫荊花的做法,一個白色小麵團,六個粉紫小麵團,在白色麵團四周沾點水,六個小麵團粘起,然後用牙籤在每個粉紫麵團上壓兩條線,在收尾處捏出尖尖,具體樣子看下圖。

10、冷水上鍋,蓋上鍋蓋,醒發20分鐘,麵團會變大,大火蒸20分鐘,關火燜5分鐘出鍋。

11、完成了。

麵食寶寶必然不會錯過的手指食物哦,雙色饅頭,好看又好吃!

No.4

豌豆雞肉腸

無色素、無添加劑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吃的雞肉腸。

月齡建議:1Y+

食材

雞胸肉 200g

豌豆 80g

玉米 20g

洋蔥 適量

鹽 適量

蛋清 1個

自製蝦皮粉 適量

薑 適量

步驟

1、準備食材圖片中的洋蔥只取了三分之一。

2、豌豆和玉米水開後煮三分鐘撈出去皮 去皮挺麻煩 媽媽們要有耐心 (腸胃足夠好的寶寶可以不去皮)玉米粒去皮後備用。

3、加適量清水打豌豆泥,打好的豌豆泥備用。

4、加入少量洋蔥,薑,蛋清放入攪拌機攪拌(蛋清分多次加入。洋蔥一定不要加太多,四分之一片就行,不然洋蔥的味道會把豌豆,玉米的味道蓋住)。

5、攪拌均快的雞肉泥,雞肉泥中加入豌豆泥,適量鹽,玉米粒,自製蝦皮粉。攪拌均勻。

6、攪拌好的雞肉泥裝入一次性裱花袋擠入燙洗好的模具(沒有模具的可以擠入鋁箔紙 像糖果一樣過上)。

7、擠好後上鍋蒸 水開後蒸15分鐘左右。

8、不管直接食用還是香煎,煮面,包飯…都很好。

想給寶寶吃雞肉腸卻又擔心添加劑,那這款自製雞肉腸你值得一試!

No.5

山藥豆腐糕

豆腐是好的鐵、鈣來源,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寶寶吃膩了豆腐怎麼辦,不妨變一下花樣,加了山藥的豆腐口感更細膩,有一股清香的味道。食材中我加了青豆和胡蘿蔔粒,小月齡的寶寶可以改成肉泥、蔬菜泥,更容易消化。

月齡建議:1Y+

食材

豆腐 40g

山藥 20g

青豆 適量

胡蘿蔔 適量

澱粉 5g

步驟

1、豆腐沸水焯1min撈出,切小塊;山藥去皮切小塊。

2、豆腐和山藥(不需要蒸熟)一起放料理機打碎成泥。

3、攪拌好的山藥豆腐泥。

4、胡蘿蔔去皮切小塊,和青豆一起沸水焯一下斷生,瀝幹水分。

5、加澱粉,所有食材放一起攪拌均勻。

6、放碗裡,開水燒開,蒸15min取出。我因為需要脫模拍照所以用的矽膠磨具,這裡用普通的耐高溫器具就可以,蒸好以後直接用勺子挖給寶寶吃。

7、放涼就可以吃啦。為了拍照將豆腐糕取出脫模。

作為小零食也是不錯的選擇,用來給寶寶鍛煉用勺子再合適不過。

No.6

鍋貼式蔬菜卷餅

這個和鍋貼又有不同,不用包成餃子的樣子,直接卷起來,比較方便快捷。

月齡建議:1Y+

食材

麵粉 80g

開水 40g

黑芝麻核桃粉 適量

胡蘿蔔 適量

雞蛋 一顆,可不要

芹菜葉 適量

步驟

1、把麵粉和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麵團,蓋保鮮膜,醒30分鐘。醒面的時候我們來準備菜。

2、芹菜葉和胡蘿蔔切碎,加黑芝麻核桃粉,少許拌飯料,我又加了點兒藜麥。這個雞蛋可以不加,因為最後料裡水有點多,可能菜也比較少的緣故。

3、然後攪拌均勻。點兒寶攪的,有點慘不忍睹。

4、麵團醒好後像包餃子一樣的步驟。先把麵團搓成長條。然後平均切開,和餃子皮一樣的。

5、擀的比餃子皮薄一些,能看到下面的圖案就可以。

6、把菜放皮兒下面,然後自下而上卷起來。

7、依次卷好所有,平底鍋放油,放入卷餅,煎2分鐘左右,中火。

8、然後倒入熱水,淹沒卷餅的底部一點點的量。趕緊蓋鍋蓋,改成中小火。一直讓蒸汽把卷餅燜熟。這樣皮有嚼勁兒。大概燜飯皮已經往回縮。可以看清楚菜顏色時候,就可以了。

9、出鍋後淋點紅棗花生芝麻醬,撒點芝麻,配一碗紫菜湯或者稀飯,當任何一頓飯都灰常棒。

把蔬菜用皮包起來,淋點芝麻醬,悄無聲息地就能讓寶寶吃掉蔬菜了呢~

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錯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補救與改善。

比如,如果不抓住小麥收割的黃金時期,過後就會遇上大風、冰雹和連陰雨,就可能造成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對寶寶的引導更是是這樣,一定要在寶寶的敏感期進行適合的引導,才不至於後悔莫及。

而手和口的敏感期,對應著觸覺和味覺,都是寶寶認識世界和探索世界的開始。

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說好的要讓這個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而有點不同,

那就讓我們從“小”就開始“手口大行動”吧!

所以今天給做了火龍果松餅,簡單易做

月齡建議:8M+

食材

火龍果 半個

雞蛋 1個

低筋麵粉 70g

步驟

1、輔食機打泥。

2、過篩一遍。

3、加入麵粉跟蛋黃,可以的話還可以加點寶寶的奶粉,攪拌均勻,注意是攪拌,不能打發,攪拌至無顆粒。

4、調製成濃稠的優酪乳樣,太稀的話加麵粉,太稠了加水。

5、準備一個勺子,從鍋的上方落下,自己就形成圓形了(要用不粘鍋)全程最小火,松餅很容易火大,松餅差不多冒泡四周變色就可以翻面了,一定注意火候。

6、做出來的松餅用模具壓一下想要的圖案,這就完成啦。

寶寶便秘也可以通過來點火龍果松餅嘗一嘗,效果很不錯哦~

No.3

雙色玫瑰花饅頭,加紫荊花一朵

擼了好多次饅頭,怎麼能不擼雙色饅頭哈哈哈~

月齡建議:10M+

食材

白麵團

中筋麵粉 100g

溫水 50g

酵母 1g

粉紫麵團

中筋麵粉 100g

紫薯泥 50g

酵母 1g

步驟

1、100g麵粉,50g溫水,1g酵母,用筷子攪拌成絮,然後用手捏成三光麵團。

2、保鮮膜封起來,紫薯蒸熟,加適量水打成泥,取50g,加入100g麵粉和1g酵母,同樣方法弄成三光麵團,過程中會加水加麵粉,看手感,不黏手即可。

3、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發酵成二倍,戳一下不回彈,內部蜂窩狀,即可。

4、二倍大(白色麵團先發酵,前一張照片已經有點變大,所以白色不像二倍大)。

5、排氣,來回揉,把發酵產生的氣排掉,橫切面無大氣孔即可。

6、搓五個小球,稍微小點好看點,因為會變很大變形。

7、五個小球用擀麵杖擀圓,從左到右疊,連接處用手壓壓平,然後用刀從中間一切二,上部分和下部分分開從左往右卷。

8、卷起,就是這樣,收口的地方可以捏一捏牢。

9、紫荊花的做法,一個白色小麵團,六個粉紫小麵團,在白色麵團四周沾點水,六個小麵團粘起,然後用牙籤在每個粉紫麵團上壓兩條線,在收尾處捏出尖尖,具體樣子看下圖。

10、冷水上鍋,蓋上鍋蓋,醒發20分鐘,麵團會變大,大火蒸20分鐘,關火燜5分鐘出鍋。

11、完成了。

麵食寶寶必然不會錯過的手指食物哦,雙色饅頭,好看又好吃!

No.4

豌豆雞肉腸

無色素、無添加劑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吃的雞肉腸。

月齡建議:1Y+

食材

雞胸肉 200g

豌豆 80g

玉米 20g

洋蔥 適量

鹽 適量

蛋清 1個

自製蝦皮粉 適量

薑 適量

步驟

1、準備食材圖片中的洋蔥只取了三分之一。

2、豌豆和玉米水開後煮三分鐘撈出去皮 去皮挺麻煩 媽媽們要有耐心 (腸胃足夠好的寶寶可以不去皮)玉米粒去皮後備用。

3、加適量清水打豌豆泥,打好的豌豆泥備用。

4、加入少量洋蔥,薑,蛋清放入攪拌機攪拌(蛋清分多次加入。洋蔥一定不要加太多,四分之一片就行,不然洋蔥的味道會把豌豆,玉米的味道蓋住)。

5、攪拌均快的雞肉泥,雞肉泥中加入豌豆泥,適量鹽,玉米粒,自製蝦皮粉。攪拌均勻。

6、攪拌好的雞肉泥裝入一次性裱花袋擠入燙洗好的模具(沒有模具的可以擠入鋁箔紙 像糖果一樣過上)。

7、擠好後上鍋蒸 水開後蒸15分鐘左右。

8、不管直接食用還是香煎,煮面,包飯…都很好。

想給寶寶吃雞肉腸卻又擔心添加劑,那這款自製雞肉腸你值得一試!

No.5

山藥豆腐糕

豆腐是好的鐵、鈣來源,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寶寶吃膩了豆腐怎麼辦,不妨變一下花樣,加了山藥的豆腐口感更細膩,有一股清香的味道。食材中我加了青豆和胡蘿蔔粒,小月齡的寶寶可以改成肉泥、蔬菜泥,更容易消化。

月齡建議:1Y+

食材

豆腐 40g

山藥 20g

青豆 適量

胡蘿蔔 適量

澱粉 5g

步驟

1、豆腐沸水焯1min撈出,切小塊;山藥去皮切小塊。

2、豆腐和山藥(不需要蒸熟)一起放料理機打碎成泥。

3、攪拌好的山藥豆腐泥。

4、胡蘿蔔去皮切小塊,和青豆一起沸水焯一下斷生,瀝幹水分。

5、加澱粉,所有食材放一起攪拌均勻。

6、放碗裡,開水燒開,蒸15min取出。我因為需要脫模拍照所以用的矽膠磨具,這裡用普通的耐高溫器具就可以,蒸好以後直接用勺子挖給寶寶吃。

7、放涼就可以吃啦。為了拍照將豆腐糕取出脫模。

作為小零食也是不錯的選擇,用來給寶寶鍛煉用勺子再合適不過。

No.6

鍋貼式蔬菜卷餅

這個和鍋貼又有不同,不用包成餃子的樣子,直接卷起來,比較方便快捷。

月齡建議:1Y+

食材

麵粉 80g

開水 40g

黑芝麻核桃粉 適量

胡蘿蔔 適量

雞蛋 一顆,可不要

芹菜葉 適量

步驟

1、把麵粉和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麵團,蓋保鮮膜,醒30分鐘。醒面的時候我們來準備菜。

2、芹菜葉和胡蘿蔔切碎,加黑芝麻核桃粉,少許拌飯料,我又加了點兒藜麥。這個雞蛋可以不加,因為最後料裡水有點多,可能菜也比較少的緣故。

3、然後攪拌均勻。點兒寶攪的,有點慘不忍睹。

4、麵團醒好後像包餃子一樣的步驟。先把麵團搓成長條。然後平均切開,和餃子皮一樣的。

5、擀的比餃子皮薄一些,能看到下面的圖案就可以。

6、把菜放皮兒下面,然後自下而上卷起來。

7、依次卷好所有,平底鍋放油,放入卷餅,煎2分鐘左右,中火。

8、然後倒入熱水,淹沒卷餅的底部一點點的量。趕緊蓋鍋蓋,改成中小火。一直讓蒸汽把卷餅燜熟。這樣皮有嚼勁兒。大概燜飯皮已經往回縮。可以看清楚菜顏色時候,就可以了。

9、出鍋後淋點紅棗花生芝麻醬,撒點芝麻,配一碗紫菜湯或者稀飯,當任何一頓飯都灰常棒。

把蔬菜用皮包起來,淋點芝麻醬,悄無聲息地就能讓寶寶吃掉蔬菜了呢~

萬物都有自己的季節,錯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補救與改善。

比如,如果不抓住小麥收割的黃金時期,過後就會遇上大風、冰雹和連陰雨,就可能造成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對寶寶的引導更是是這樣,一定要在寶寶的敏感期進行適合的引導,才不至於後悔莫及。

而手和口的敏感期,對應著觸覺和味覺,都是寶寶認識世界和探索世界的開始。

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說好的要讓這個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而有點不同,

那就讓我們從“小”就開始“手口大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