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富二代”是如何創立中國銷量第一SUV品牌的?

來到了國慶中秋假期的最後一天,自主品牌故事國慶特輯今天也來到了最後一個部分。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自主品牌SUV的大哥大——長城。

長城汽車的源頭首先得從現在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的叔叔魏德良創立的長城工業公司說起。

1984年,魏得良作為河北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在河北保定成立了長城工業公司,主要從事汽車改裝業務。

好景不長,魏得良在創立公司僅僅五年後出車禍去世,當地政府接管了這家公司,可是經營狀況不佳,到1990年前後已經欠下了200萬的負債,只能尋找外人承包。

而魏建軍這時候站了出來,他爸爸在1983年就創立了太行集團,

作為一個河北的“富二代”,魏建軍是當地少數能夠開始汽車的的人之一,他當時對汽車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接下了這個叔叔留下的事業。

接過手後,魏建軍在保持原來改裝特殊車輛的業務上,在1993年通過外購底盤,手工生產出第一批“長城轎車”,

售價10萬元,時任行銷總經理的王鳳英讓這批轎車賣到了東北市場,讓長城在短短的時間內帶來了幾百萬的收入。

不過,僅僅過了一年以後,國家的一紙檔讓長城不能再繼續生產轎車。1994年,國家出臺《汽車工業產業政策》,沒有生產資質的廠商一律不得生產轎車,

這讓魏建軍無奈不得不尋找另一出路。

魏建軍發現,皮卡這種工具車輛,符合了我國九十年代工商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在1996年,長城在模仿豐田海拉克斯的基礎上,研發出了長城迪爾皮卡。

迪爾皮卡搭載了採購於綿陽新晨發動機廠的發動機,變速箱則是唐山齒輪廠生產的,國產零配件的模式讓這台皮卡售價僅需6萬,遠遠低於當時主流產品十萬元的售價,

這讓迪爾在工商業發達的沿海地區非常受歡迎,成功打響了名號。

不僅而且,在1997年,長城還率先實行了經銷商代理模式,在同年十月份還出口中東,成為了第一批出口汽車的自主品牌。

從1998年開始,長城的皮卡就統治了國內的皮卡市場,而且還覆蓋了多個分類。1998年,政府為了表彰魏建軍的突出作用,在當年的產權制度改革中,魏建軍共獲得長城工業公司25%的股份,而在次年魏建軍再度獲得21%的股份,成為了長城工業公司的最大股東,長城最終私有化。

1999年,長城第一萬輛皮卡下線,當時華晨與競爭對手田野迅速合資,這讓長城公司非常擔心,因為發動機供應商綿陽新晨發動機廠就是華晨旗下的。為了改變這個格局,2000年,魏建軍收購了國有企業華北汽車廠,成立了保定長城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同年,魏建軍還與人合夥成立了長城內燃機公司,引進了日本跟美國的發動機技術,專門為長城的整車生產發動機,這讓長城成為了自主品牌中最早擁有自行研發發動機的車企。

而且,為了讓長城汽車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不再受制於人,長城還通過合資、收購、合作等一系列方式,創立了一系列的配套供應鏈公司,但是魏建軍還會在每一個環節引入協力廠商供應商,保持競爭積極性,提高產品的活力。

2001年,長城的第二款賽鈴皮卡上市,技術源於日本五十鈴,搭載兩種發動機,一種是原裝噴油泵的4JB1型柴油發動機,一種是長城根據國外技術開發的GW491QE多點電噴發動機,定位高於迪爾,售價在6-8萬之間,更加鞏固了長城的皮卡霸主地位。

2002年,不滿足于皮卡的長城將目標瞄準了SUV市場,5月26號,長城推出國內首款經濟型SUV——賽弗,它的原型車是豐田的海拉克斯 SURF,也就是美版的4RUNNER,賽弗的變速箱、分動箱均為日本原裝進口,關鍵部位採用日本技術生產,而且比其他SUV更為先進的是,這台賽弗配備了當時在SUV不多見的螺旋彈簧。

這款SUV一進入市場就大獲成功,七萬到十萬的定價讓這台車迅速進入SUV銷量前三,也讓大多數消費者真正認識到長城這個品牌。

2005年,長城的哈弗CUV正式上市,長城的哈弗產品線正式開始,我還是大學的時候開過這台車,還記得它的發動機聲音跟拖拉機一樣。

2007年,長城獲得轎車生產資格,於是長城的產品線又觸及了轎車領域,先後推出了精靈、炫麗等轎車產品,但都表現不出色。

2009年,長城發佈三大產品線概念:SUV以哈弗命名,分為“哈弗M”、“哈弗H”兩大車系,皮卡以風駿為命名方式、MPV以嘉譽命名、轎車以車型命名。

至此,長城的全系產品線基本定型,長城也依靠他逐個擊破的產品戰略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這讓長城公司非常擔心,因為發動機供應商綿陽新晨發動機廠就是華晨旗下的。為了改變這個格局,2000年,魏建軍收購了國有企業華北汽車廠,成立了保定長城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同年,魏建軍還與人合夥成立了長城內燃機公司,引進了日本跟美國的發動機技術,專門為長城的整車生產發動機,這讓長城成為了自主品牌中最早擁有自行研發發動機的車企。

而且,為了讓長城汽車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不再受制於人,長城還通過合資、收購、合作等一系列方式,創立了一系列的配套供應鏈公司,但是魏建軍還會在每一個環節引入協力廠商供應商,保持競爭積極性,提高產品的活力。

2001年,長城的第二款賽鈴皮卡上市,技術源於日本五十鈴,搭載兩種發動機,一種是原裝噴油泵的4JB1型柴油發動機,一種是長城根據國外技術開發的GW491QE多點電噴發動機,定位高於迪爾,售價在6-8萬之間,更加鞏固了長城的皮卡霸主地位。

2002年,不滿足于皮卡的長城將目標瞄準了SUV市場,5月26號,長城推出國內首款經濟型SUV——賽弗,它的原型車是豐田的海拉克斯 SURF,也就是美版的4RUNNER,賽弗的變速箱、分動箱均為日本原裝進口,關鍵部位採用日本技術生產,而且比其他SUV更為先進的是,這台賽弗配備了當時在SUV不多見的螺旋彈簧。

這款SUV一進入市場就大獲成功,七萬到十萬的定價讓這台車迅速進入SUV銷量前三,也讓大多數消費者真正認識到長城這個品牌。

2005年,長城的哈弗CUV正式上市,長城的哈弗產品線正式開始,我還是大學的時候開過這台車,還記得它的發動機聲音跟拖拉機一樣。

2007年,長城獲得轎車生產資格,於是長城的產品線又觸及了轎車領域,先後推出了精靈、炫麗等轎車產品,但都表現不出色。

2009年,長城發佈三大產品線概念:SUV以哈弗命名,分為“哈弗M”、“哈弗H”兩大車系,皮卡以風駿為命名方式、MPV以嘉譽命名、轎車以車型命名。

至此,長城的全系產品線基本定型,長城也依靠他逐個擊破的產品戰略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