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陽市接待遊客627.37萬人次 超長假雨中“遊”來30億

人潮湧動的府衙步行街 吳秋水 攝

雙節假期裡,南陽市持續陰雨,

氣溫偏低。受不利天氣影響,雙節期間我市共接待遊客627.37萬人次,同比下降2.1%;實現旅遊收入30.83億元,同比下降3.2%。遊客秩序井然,無旅遊安全事故發生。短途自駕、探親訪友、農遊體驗、生態觀光成為主要旅遊形式。

自駕出行受追捧

早在假期前,我市就已通過旅遊交通幹線、各大景區電子大屏、各旅遊企業LED螢幕等管道,以播放文明旅遊宣傳片、懸掛文明旅遊宣傳橫幅、發放文明旅遊宣傳頁、張貼旅遊文明行為公約等形式,

積極引導遊客文明旅遊、安全旅遊。各旅行社團組、賓館酒店、景區、鄉村旅遊點秩序井然,無旅遊安全事故發生。

今年國慶日恰逢中秋節,來南陽的遊客有相當一部分為探親遊,再加上國家高速公路繼續實行免費通行政策,自駕出行成為來宛遊客的主要出行方式。初步統計,外地旅遊客源地以鄭州、平頂山、洛陽、漯河、襄陽、西安等周邊地區為主,

遊玩時長以二、三日居多。

鄉村旅遊成熱點

民俗、美食、文化、鄉村旅遊成為廣大市民休閒度假的重要選擇,如南陽紫金綠園、南陽玉蘭生態園、漢塚盧園、畫家村、石頭村等,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去觀賞遊玩。節日期間,漢塚盧園共接待遊客1.2萬人次,總收入70余萬元;被稱為石頭村的南召縣雲陽鎮鐵佛寺村,僅節日期間就接待遊客3萬余人。

除了民俗旅遊外,我市紅色旅遊路線也受到遊客追捧。

桐柏革命紀念館、鎮平彭雪楓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新黨員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得到遊客的一致好評。節日期間,桐柏革命紀念館與桐柏紅色廉政文化展館接待遊客量達1.4萬人次。

我市不少景區還精心策劃了特色活動,大大增加了旅遊的趣味性。內鄉縣衙的《鼓樂迎賓》《官民同樂》《知縣審案》《品茶聽戲》等節目表演深受好評。

《知縣招婿》《知縣縣試》等互動參與類節目、10月1日的萬人舉國旗遊縣衙、10月4日的“千人同吃一個月餅·萬人同慶中秋”活動,備受遊客歡迎。縣衙古街從9月底開辦的“中原美食巡展”,更讓遊客“一次性吃喝玩樂嗨個夠”。

大山農業科技園增加了鄉村舞臺,由國家一級、二級演員登臺獻藝,為觀眾演唱傳統戲曲。畫家村推出知名畫家現場作畫、遊客現場學畫畫等活動,吸引大批遊客積極參與。

景區新招受青睞

我市不少景區還通過應用網路宣傳、手機訂票、掃碼入園、車牌自動識別等新技術,擴大了景區知名度,方便了遊客的購票、出行。

西峽恐龍遺跡園不光在滬陝高速西峽出口和丹水出口設置了服務站,還在景區內部應用了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和遊客購票掃碼入園系統。新技術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整個十一長假期間共接待遊客4萬余人次,門票收入290萬元。西峽龍潭溝景區與美團、攜程等網路旅遊電商合作,方便遊客通過網路遠端預訂門票,整個假期累計接待遊客2.35萬人次,綜合收入89萬元。

丹江大觀苑在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上發佈了景區旅遊攻略並進行軟文推送,對關鍵字及地圖進行了優化,4D裸眼玻璃棧橋和中原看海等項目引發了網友期待。假期內,丹江大觀苑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經營收入1600多萬元。(南都晨報記者 楊東梅 通訊員 郭振偉 楊棟)

西峽龍潭溝景區與美團、攜程等網路旅遊電商合作,方便遊客通過網路遠端預訂門票,整個假期累計接待遊客2.35萬人次,綜合收入89萬元。

丹江大觀苑在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上發佈了景區旅遊攻略並進行軟文推送,對關鍵字及地圖進行了優化,4D裸眼玻璃棧橋和中原看海等項目引發了網友期待。假期內,丹江大觀苑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經營收入1600多萬元。(南都晨報記者 楊東梅 通訊員 郭振偉 楊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