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啟動的“NASA”計畫,全稱是什麼?

週一一早,外星人馬雲放出了一條震驚業界的消息:阿裡啟動了一項代號“NASA”的計畫,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小編不由得要問了,代號“NASA”到底有啥深刻內涵?眾所周知, NASA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縮寫。不過今天再搜索NASA,已被馬雲刷屏。

阿裡“NASA”是什麼意思?馬雲又為什麼起了這個名字?小編在此想大膽揣測一下!

1. NASA=National Assets, Strong Association 國家財富,強大同盟

雖然馬雲的“NASA”並非國家行為,但阿裡對未來20年的佈局,

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一家企業的限制,好比是說微軟成為美國國家企業的象徵一樣。

阿裡未來20年的願景是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

馬雲指出,“NASA”必須圍繞新經濟體的三大使命展開技術思考:讓世界更加普惠(Inclusive)、讓機會更加均等;讓世界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Sustainable);讓未來生活更加健康快樂(Happy & Healthy)。

就像蘋果、Google之於美國、賓士之于德國,阿裡巴巴已經成為“國家企業”,代表國家隊參與全球競爭,通過技術紐帶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健康生態,讓新技術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

2. NASA=New Alibaba, Super Alibaba 全新阿裡,超級阿裡

過去18年間,阿裡電商王冠光芒熠熠,其代表作雙11已經成為全世界剁手黨的狂歡。“阿裡巴巴的商業做的太成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花名行癲)在大會上提到。

目前,

阿裡巴巴有超過2萬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36位合夥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我們不妨對比一下,一向以工程師文化著稱的穀歌共有5萬名員工,其中有2萬是研發人員。人才是技術公司的核心財富,阿裡的工程師數量已經與老牌科技巨頭持平。

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在未來20年成為Super阿裡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3. NASA=能(Neng)啊(A)上(Shang)啊(A)

互聯網時代一向是誰能誰上。

談到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風口,馬雲在阿裡技術大會上表示,機器應該是幫助人類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要讓機器成為人最好的助手,而不是剝奪人類的樂趣,甚至成為人類最大的對手。

馬雲表示:“我希望,對一些技術趨勢的判斷,阿裡巴巴要有自己的哲學思考。”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打敗人類、吸引流量的行銷炒作上,不如為人類的健康快樂而佈局未來。

真正的“能”與“上”,在於如何用新技術解決10年、20年後的問題,而不在於今天誰又搶到了頭條。

(PS:話說外星人這麼大動作,不上頭條都難啊!)

在於如何用新技術解決10年、20年後的問題,而不在於今天誰又搶到了頭條。

(PS:話說外星人這麼大動作,不上頭條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