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6·18的故事《創新的力量》

福建人民出版社劉亞忠總編輯推薦:

這本講述福建創新故事的書,

用32家企業主動創新、轉化科技成果、實現轉型升級的鮮活案例,以圖文並茂的紀實手法,呈現了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同時圍繞“6·18”這個不斷發展提升的創新平臺,探求“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的經驗和啟示,薈萃了我省創新驅動發展的探索與實踐。讓人讀來有興味,讀後有思考,在“創新”引領時代、驅動發展的今天,能給人信心,給人啟迪。

圖為2017年第十五屆6·18期間《創新的力量》新書發佈會現場

福建是改革開放先行省份,1984年,福建的55名廠長、經理呼籲為企業“鬆綁”放權,成為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此後,國有企業開始逐漸掙脫計劃經濟的“五花大綁”,邁向自主經營之路。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道路上,

福建作為試點創新型省份,一如既往地發力早、探索多、步伐大。《創新的力量》一書,記錄從2003年開始建設的“6·18”平臺所取得的成效,實際也呈現了福建省為廣泛吸納國內外科技成果與福建對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持續不斷地培育創新平臺的一系列舉措。通過建設“6·18”平臺,鼓勵和扶持創新,引導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加強科技金融結合,凝聚了一大批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福建企業家開展科技成果交易,同時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探索進一步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福建企業家的開拓創新精神,在《創新的力量》一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讀完該書,既讓人振奮,也發人深思。

《創新的力量》用32個鮮活的創新案例表明,創新驅動發展要消除制度創新阻礙,繼續深化改革尤其是推動體制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和土壤,是政府理應擔負的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創新,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

“6·18”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產物,它讓我們看到政府創新的力量。15年的制度創新實踐,讓“6·18”成為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抓手,成為福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解讀政策,介紹成就,突出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尊重創新的良好環境,也正是這本書的現實意義所在。

《創新的力量》用32個鮮活的創新案例表明,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的行動主體,用技術的、商業的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進而積累財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過去那種單純模仿型的生產模式,把外國的技術拿到中國市場尋求利潤的模式,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過去那種熱衷於尋租,依賴政府優惠政策,而沒有實實在在生產出更好產品的做法,企業前景將漸趨暗淡。只有真正通過技術的、商業的創新,為市場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應用,企業才會越做越強、越走越遠。

“6·18”這個大舞臺是企業的“秀場”,它讓我們看到企業創新的力量。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歷經艱辛卻矢志不移地堅持科技研發的企業最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正在孕育一種轉型後的發展,而其核心則是技術的創新。在全社會普遍感到經濟下行壓力的今天,書中那些取材于現實的創新故事,傳遞給人們的正是滿滿的信心。

《創新的力量》用32個鮮活的創新案例表明,能被市場接受的科技成果適時轉化落地,實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是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6·18”平臺建設的初衷就是促成科技成果與企業對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技術創新,最後必須落實到促進生產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再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地釋放出來,形成一種日新又新的創新型環境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

創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創造力,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社會的共識。通過此書,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創新的力量,也感到成功的喜悅背後浸透了奮鬥的汗水,相信每一個創新故事對閱讀此書者都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的行動主體,用技術的、商業的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進而積累財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過去那種單純模仿型的生產模式,把外國的技術拿到中國市場尋求利潤的模式,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過去那種熱衷於尋租,依賴政府優惠政策,而沒有實實在在生產出更好產品的做法,企業前景將漸趨暗淡。只有真正通過技術的、商業的創新,為市場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應用,企業才會越做越強、越走越遠。

“6·18”這個大舞臺是企業的“秀場”,它讓我們看到企業創新的力量。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歷經艱辛卻矢志不移地堅持科技研發的企業最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正在孕育一種轉型後的發展,而其核心則是技術的創新。在全社會普遍感到經濟下行壓力的今天,書中那些取材于現實的創新故事,傳遞給人們的正是滿滿的信心。

《創新的力量》用32個鮮活的創新案例表明,能被市場接受的科技成果適時轉化落地,實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是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6·18”平臺建設的初衷就是促成科技成果與企業對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技術創新,最後必須落實到促進生產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再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地釋放出來,形成一種日新又新的創新型環境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

創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創造力,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社會的共識。通過此書,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創新的力量,也感到成功的喜悅背後浸透了奮鬥的汗水,相信每一個創新故事對閱讀此書者都有一定的啟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