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晚清時期的中國軍工:機槍、重炮、鐵甲艦都能造!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清朝,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貧窮落後,腐朽不堪,飽受列強欺負。1840年鴉☆禁☆片戰爭後,中國被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此後開始了殖民化進程。清政府在對外戰爭中,

屢戰屢敗,被打的狼狽不堪。人們習慣上將清政府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事實上,晚清時期的中國軍工並不落後,起碼可以說緊跟世界潮流。

從軍費上看,由於晚清正值多事之秋,所以清朝軍費支出一直很高,每年軍費開支數千萬兩白銀,

這還不算地方自籌資金和向國外的借款。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一項投入就超過了2000萬兩。1912年,清政府風雨飄搖,國家到了崩潰邊緣,但軍費開支仍然有9000萬兩,相當於世界第一強國英國軍費的四分之一。能達到這個水準的只有俄法德奧等寥寥幾國,比義大利和日本都高。

從軍工生產看,經過洋務運動的幾十年建設,清政府已經建立了重工業基礎和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能生產從步槍、機槍、火炮到鐵甲艦等各種武器裝備。清朝的105榴彈炮用到了北洋,漢陽造更是一直用到了抗戰結束。可以說,民國一直在吃晚清的老本。

陸軍方面,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清政府養了100多萬正規軍,算上勇營和團練等地方武裝,武裝力量有200多萬,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軍。清軍不僅裝備了國產武器,還裝備了大量的洋貨,西方有的先進武器清軍都有裝備。清軍的裝備水準並不比西方差,只是清軍戰鬥力太菜。

海軍方面,清政府投入鉅資建設了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等一大批造船廠,從木質艦船到鐵甲艦都能製造,連軍艦的鍋爐和主機都是國產的。1866年開工建造的“平遠”級近海防禦鐵甲艦排水量2150噸,火力強、防禦力高、具有世界水準,當時能造鐵甲艦的畢竟沒有幾個國家。其實清政府的三大海軍個個都不弱,只是對手太強大,

畢竟能和英法過招的根本沒幾個,所以清朝的海軍並不弱。北洋艦隊成軍時,中國海軍位居世界第六,清政府的海軍實力還是很強的。只是在北洋艦隊成軍後,由於翁同龢等人作梗,北洋水師遭遇了嚴重的危機,缺乏資金投入,導致海軍實力下滑,逐漸被日本超越。

總體來講,晚清時期的中國軍事實力和軍工生產還是不錯的,只是當時中國內憂外患,清政府又腐朽不堪,所以可惜了中國洋務運動辛苦建立起來的那些成果。

總體來講,晚清時期的中國軍事實力和軍工生產還是不錯的,只是當時中國內憂外患,清政府又腐朽不堪,所以可惜了中國洋務運動辛苦建立起來的那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