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十大閒人:閑著不可怕,就怕閑得沒文化

1.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東晉田園詩人,因為不願向他瞧不起的上司彎腰,四十歲時毅然棄官,歸隱鄉下,過了二十多年飲酒賦詩的悠閒生活,直至去世。

陶淵明作為田園詩的開創者,

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類的詩句,平淡閒靜中流露出怡然自得、超凡脫俗,與大自然和諧交融的感情。

2.李白:鬥酒詩百篇,天上謫仙人

余光中稱讚李白說,“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的同時代人也是紛紛稱讚,杜甫說他“鬥酒詩百篇”,賀知章說他“天上謫仙人(被從天上貶下來的仙人)”。

李白是“仙人”,也是“閒人”,一生只做過幾年的官,大部分時間在遊山玩水、交結朋友。他一輩子都在東奔西跑,可以說,他是忙人中最閑的,又是閒人中最忙的。

傳說李白喝醉酒後,去水裡撈月亮而被淹死,死得如此浪漫詩意,真的像仙人回歸天界。

3.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王維的詩歌成就僅次於李白、杜甫,但是在音樂、繪畫方面也很有成就,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

王維吃齋念佛,詩歌又帶有禪味,所以被稱為“詩佛”。

王維四十多歲的時候,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和好友在那裡悠閒自在,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詩中對人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4.陸龜蒙:自然成嘯傲,不是學沉潛

陸龜蒙,晚唐隱逸詩人,蘇州人,隱居在松江甫裡,經常駕船在太湖上漂流遊玩,自號“江湖散人”,在自傳《江湖散人傳》中說:“散人者,散誕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

陸龜蒙在贈朋友的詩中說“自然成嘯傲,

不是學沉潛”,意思是說,他是醉心自然,嘯傲江湖,落得個清閒自在,不想沉潛用功。

5.林逋:只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林逋,北宋人。青年時期,他浪跡天涯,閑雲野鶴一般。中年後,他厭倦漂泊,回到故鄉杭州,在西湖的孤山上居住,

二十多年沒有去過城裡,過著極其清苦的隱居生活。

林逋曾經說自己的志向:“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他對功名富貴毫無興趣,也不想成家、享受天倫之樂,他是唯美的單身主義者,與梅花、仙鶴作伴,把梅花視為妻子,把仙鶴視為子女,稱之為“梅妻鶴子”。

他鍾情於青山綠水,經常駕小船在西湖上遊覽,與高僧、詩人來往。

有客人來找他,看門的童子就把家中餵養的仙鶴放飛,林逋看到飛出來的仙鶴,就駕船回家。

6.邵雍:吾生獨何幸,臥看洛陽春

邵雍,北宋著名理學家。他不追求功名,多次拒絕朝廷授予的官職。

青年時期,他隱居在蘇門山讀書,後來四處遊歷。

38歲時,邵雍隱居洛陽,名相富弼、司馬光等籌資為他建了一座莊園,莊園內小橋流水,田連阡陌。

邵雍把莊園命名為“安樂窩”,在此授徒講學,終老一生。

邵雍研究《周易》相關的神秘學問,著有《皇極經世》,推演出宇宙和人類歷史發生發展的宏大體系,成為他的歷史哲學。

7.徐霞客:飽嘗河山美,收盡天下奇

徐霞客,明代旅行家。用一輩子遍遊天下的人,徐霞客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他少年立志,“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對做官沒有興趣,一生不入仕途,志在四方,跋山涉水,足跡所到的區域相當於今天的二十一個省、市。

他的著作《徐霞客遊記》被譽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書中的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8.李漁:有月即登臺,是風皆入座

李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因為早年科舉考試不順利,毅然走“人間大隱”之路,去杭州賣文為生,寫了大量戲劇,也曾經去南京生活。

他組建家庭戲班,到處演出,結交達官貴人,改定《金瓶梅》,編《芥子園畫譜》,從事文化產業,活得挺滋潤。

李漁宣導休閒文化,是研究生活樂趣的大師,有一副對聯最能表現他的生活態度,“有月即登臺,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西東”。

他的著作《閒情偶寄》,被林語堂稱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

李漁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並且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人,同時他能夠把生活的經驗又很藝術地寫成書,這是他高出許多風流才子的地方。

9.張潮:“情”維持世界,“才”粉飾乾坤

張潮,清代文學家。他雖然因為捐資而得過官,但是並未入仕,一輩子吟風弄月,閉門著書,得盡閒人之快。

張潮一生所做的事,主要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一種雅致的唯美的生活。看他的著作《幽夢影》,可以體會他的閒情逸致: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耳。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10.袁枚:偶尋半開梅,閑倚一竿竹

袁枚,清代詩人。他做過官,四十歲時效法陶淵明,辭官隱居于南京隨園,隨後的四十多年裡,“偶尋半開梅,閑倚一竿竹”,吟詩作賦,醉心風月,著作等身,弟子眾多,女弟子尤其多。

他曾作一副對聯說,“不作高官,非無福命祇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不願做官是因為懶惰,成不了仙佛是因為貪戀人間閒人之福。

林逋看到飛出來的仙鶴,就駕船回家。

6.邵雍:吾生獨何幸,臥看洛陽春

邵雍,北宋著名理學家。他不追求功名,多次拒絕朝廷授予的官職。

青年時期,他隱居在蘇門山讀書,後來四處遊歷。

38歲時,邵雍隱居洛陽,名相富弼、司馬光等籌資為他建了一座莊園,莊園內小橋流水,田連阡陌。

邵雍把莊園命名為“安樂窩”,在此授徒講學,終老一生。

邵雍研究《周易》相關的神秘學問,著有《皇極經世》,推演出宇宙和人類歷史發生發展的宏大體系,成為他的歷史哲學。

7.徐霞客:飽嘗河山美,收盡天下奇

徐霞客,明代旅行家。用一輩子遍遊天下的人,徐霞客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他少年立志,“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對做官沒有興趣,一生不入仕途,志在四方,跋山涉水,足跡所到的區域相當於今天的二十一個省、市。

他的著作《徐霞客遊記》被譽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書中的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8.李漁:有月即登臺,是風皆入座

李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因為早年科舉考試不順利,毅然走“人間大隱”之路,去杭州賣文為生,寫了大量戲劇,也曾經去南京生活。

他組建家庭戲班,到處演出,結交達官貴人,改定《金瓶梅》,編《芥子園畫譜》,從事文化產業,活得挺滋潤。

李漁宣導休閒文化,是研究生活樂趣的大師,有一副對聯最能表現他的生活態度,“有月即登臺,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西東”。

他的著作《閒情偶寄》,被林語堂稱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

李漁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並且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人,同時他能夠把生活的經驗又很藝術地寫成書,這是他高出許多風流才子的地方。

9.張潮:“情”維持世界,“才”粉飾乾坤

張潮,清代文學家。他雖然因為捐資而得過官,但是並未入仕,一輩子吟風弄月,閉門著書,得盡閒人之快。

張潮一生所做的事,主要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一種雅致的唯美的生活。看他的著作《幽夢影》,可以體會他的閒情逸致: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耳。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10.袁枚:偶尋半開梅,閑倚一竿竹

袁枚,清代詩人。他做過官,四十歲時效法陶淵明,辭官隱居于南京隨園,隨後的四十多年裡,“偶尋半開梅,閑倚一竿竹”,吟詩作賦,醉心風月,著作等身,弟子眾多,女弟子尤其多。

他曾作一副對聯說,“不作高官,非無福命祇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不願做官是因為懶惰,成不了仙佛是因為貪戀人間閒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