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這麼拼命加班,憑什麼不給我加薪?

別動不動就想不開加班

朋友圈是一齣戲,每個人都是戲精。

比如寶媽曬娃,名媛曬包,土豪曬車,文青曬情懷,情侶曬狗糧...而有的人,則喜歡曬加班。

剛剛告別了本年度最後一個法定假期,我想馬上該輪到開始曬加班的節奏了。因為又將面臨發放年終獎,想必很多人正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地開啟了“表忠心”與“以加班為榮”的工作模式,並表現出一副“你知道我這一年有多努力嗎”的模樣。

先不談加班究竟是對還是錯,但以上所述絕對是年底我們所必經的現實。

正如很多雞湯裡說的:“沒有徹夜加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天朋友圈流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年輕人,你憑什麼不加班》,作者的核心意思是說:年輕人沒有不加班的理由,因為你窮啊!

我不去評判作者的觀點,但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拼了命地加班,但卻依然越來越窮呢?

講白了,加不加班雖然是個看似主觀的決定,

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沒想清楚加班的意義所在。

01

算不清楚自己的單位價值不要加班

30歲以前,我覺得最諷刺的一件事情就是別人稱我為“加班狂”。因為一天24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我幾乎每天超過14個小時都在工作。

在我的理解當中,所謂“努力工作”,就是:平日和週末沒有分別,

上班和下班沒有界限,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一天24小時on call狀態。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就睡在公司的躺椅上,兩眼一閉就是床,兩眼一睜就開工。

下班後與好友小聚享受美好時光?週末宅在家裡追劇肆意盡情慵懶?我還那麼年輕,哪裡有這種資格。——事業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這,就是我當時真實的寫照。

你肯定會問,後來呢?

這樣的日子我堅持了幾年,雖然技能比別人多出了一些,

但卻烙下了一身脊椎病,而且自己的單位時間價值也並沒有比普通人提高更多。

於是,我開始反思,我這麼拼命努力加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乘坐滴滴出行的經歷點醒了我。司機是個40歲左右的北京人,外企投行背景在國貿上班,我問他為什麼從事著光鮮的工作還要辛苦賣力開專車?

他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大意是:我之前在華爾街工作的時候有句流行語,

“Lunch is for wimps”(午餐是為窩囊廢準備的),換個通俗的解釋,時間就是金錢。在華爾街的時候,我經常一周工作100個小時,但依然有時間和朋友聚餐、健身...這並非意味著我是工作狂,而是所有在華爾街工作的人都在拼命用自己有限的單位時間創造更高的價值。所以,我為什麼要白白浪費自己開車回家在路上的時間呢?

這個道理是不是很簡單?然而,與西方的“時薪制”不同,我們都習慣於用“年薪”來籠統地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

事實上,衡量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標準應該是“時薪”,而非“年薪”,為什麼呢?因為“時薪”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空餘時間”價值,畢竟,除了工作以外,你躺著啥也不幹的時間價值,同樣也是你成就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直不斷關注自己每小時的ROI(投入產出比),而有些人卻只會和老闆斤斤計較這個月拿了多少錢,扣了多少錢。

02

想不清楚為誰工作的不要加班

在職場中行走,就好像是爬樓層,能力強體力好的人一般每一兩年都會往上爬一層,然而爬的越高也有可能摔得越重,因為你能力越強,公司就會希望你承擔更大的職責。

殘酷的是,在你取得所有人信任之前,你必須遵循一個叫做“up or not”的遊戲規則:如果你在短期內不能持續貢獻價值,可能就得面臨出局的危險。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世界一點也不友好,職場怎麼如此險惡,人心怎麼如此世俗。

可有件事情你必須要知道,與你競爭的不是別人,只有你自己。

從工作職責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個“promblem solver”,真正決定我們是否有存在價值的並非是老闆或是客戶,而是我們是否能夠解決工作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我曾聽到過最愚蠢的困惑是,“我已經這麼努力的工作,為什麼老闆卻沒有看在眼裡?”。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可就危險了,因為你自己眼中的“努力”,或許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

事實上,在我認識的老闆裡面,很少有人喜歡下屬們加班的。就拿我自己來說,下屬加班就常常意味著我要加班到更晚,除了費電不說,長此以往,這種“上班不產出,全靠加班補”的低效工作方式,還會影響團隊的士氣甚至產生焦慮。

在我看來,頻繁加班這件事情本質上屬於用「溢出」時間做「額外」工作,這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工作方式,無異於一種慢性自殺。

「熱愛工作」和「努力加班」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心態。前者是使得你在職場階梯上爬的更高,反之也越覺得工作有趣;而後者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不健康狀態,它會讓你感受到更多工作中的負面。

所以,考慮到底要不要加班,它不應該是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也不該是你與老闆邀功漲薪的一種工具,你真正應該想清楚的是,你想要從工作中獲得什麼。

03

不能獲得遠超預期的成長不要加班

更可氣的是,這種人工作起來效率低也就罷了,關鍵還在朋友圈裡曬加班,你的臉掉到哪裡去了!?

我自始至終認為,不少公司宣導的加班是一種群體性行動,而非個體的“炫耀”資本。在很多主張“狼”性的公司裡,老闆期望用一種更為嚴苛的方式打造一個強戰鬥力的群體協同文化,比如華為、萬達、海爾等。

這種大公司的做法顯然很常見,因為它從一開始便建立起一種群體價值認同的防護牆,所以加班就像默許的條文,沒有什麼值得商榷。

然而創業公司則不同,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人才的發展速度是第一位的,我們所面臨的每一個問題,都取決於“人”的變數。倘若人才的成長速度不能達到超預期的表現,公司也就註定面臨失敗。

所以正是因為小公司的變數大,所以加班更是家常便飯;也正是因為創業公司沒有大公司的繁文縟節,所以加班更是全憑自覺。

也正是因為此,能否伴隨公司達到遠超預期的光速成長,這便成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唯一標準,也是你是否能夠升職加薪的絕對性籌碼。

話又說回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宣導“work-life balance”,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搞倆手機、倆微信,一個用於工作,一個用於生活。

起初,我也特別贊同這種想法,可後來發現並不現實,尤其當你的工作範疇屬於“智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時,倘若想徹底將工作與生活隔離,這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與其糾結於此,不如從以下幾點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光速般成長」,或許,這同樣也能成為你衡量自己是否需要加班的前提:

你是否將別人交付你的事情做到了100分,如果沒有,缺少的是什麼?

你是否被自己的職責崗位所限制思考,以至於無法全面的考慮整體業務問題?

老闆讓你做1,你就做1,之後的2,3,4,5考慮過了嗎?

工作除了賺錢以外,你是否為自己制定過個人目標?

在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以外,你是否想過自己的工作能為團隊其它成員提供何種價值?

好,弄清楚這些,我想你就不會再為“加班到底有沒有意義”,“為什麼我這麼拼命,老闆還不給我加薪”這種問題所困擾了。

最後,我想用定位之父特勞特曾做過的一個比喻作為結束,大致意思是:

“人生是一場賽馬,最大的風險就是你只關注自己坐騎下的那匹馬,如果你的成功策略是以自己的努力時間來衡量,而對外部環境視而不見,那麼,這無異於自取滅亡。”

我們都習慣於用“年薪”來籠統地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

事實上,衡量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標準應該是“時薪”,而非“年薪”,為什麼呢?因為“時薪”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空餘時間”價值,畢竟,除了工作以外,你躺著啥也不幹的時間價值,同樣也是你成就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直不斷關注自己每小時的ROI(投入產出比),而有些人卻只會和老闆斤斤計較這個月拿了多少錢,扣了多少錢。

02

想不清楚為誰工作的不要加班

在職場中行走,就好像是爬樓層,能力強體力好的人一般每一兩年都會往上爬一層,然而爬的越高也有可能摔得越重,因為你能力越強,公司就會希望你承擔更大的職責。

殘酷的是,在你取得所有人信任之前,你必須遵循一個叫做“up or not”的遊戲規則:如果你在短期內不能持續貢獻價值,可能就得面臨出局的危險。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世界一點也不友好,職場怎麼如此險惡,人心怎麼如此世俗。

可有件事情你必須要知道,與你競爭的不是別人,只有你自己。

從工作職責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個“promblem solver”,真正決定我們是否有存在價值的並非是老闆或是客戶,而是我們是否能夠解決工作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我曾聽到過最愚蠢的困惑是,“我已經這麼努力的工作,為什麼老闆卻沒有看在眼裡?”。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可就危險了,因為你自己眼中的“努力”,或許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

事實上,在我認識的老闆裡面,很少有人喜歡下屬們加班的。就拿我自己來說,下屬加班就常常意味著我要加班到更晚,除了費電不說,長此以往,這種“上班不產出,全靠加班補”的低效工作方式,還會影響團隊的士氣甚至產生焦慮。

在我看來,頻繁加班這件事情本質上屬於用「溢出」時間做「額外」工作,這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工作方式,無異於一種慢性自殺。

「熱愛工作」和「努力加班」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心態。前者是使得你在職場階梯上爬的更高,反之也越覺得工作有趣;而後者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不健康狀態,它會讓你感受到更多工作中的負面。

所以,考慮到底要不要加班,它不應該是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也不該是你與老闆邀功漲薪的一種工具,你真正應該想清楚的是,你想要從工作中獲得什麼。

03

不能獲得遠超預期的成長不要加班

更可氣的是,這種人工作起來效率低也就罷了,關鍵還在朋友圈裡曬加班,你的臉掉到哪裡去了!?

我自始至終認為,不少公司宣導的加班是一種群體性行動,而非個體的“炫耀”資本。在很多主張“狼”性的公司裡,老闆期望用一種更為嚴苛的方式打造一個強戰鬥力的群體協同文化,比如華為、萬達、海爾等。

這種大公司的做法顯然很常見,因為它從一開始便建立起一種群體價值認同的防護牆,所以加班就像默許的條文,沒有什麼值得商榷。

然而創業公司則不同,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人才的發展速度是第一位的,我們所面臨的每一個問題,都取決於“人”的變數。倘若人才的成長速度不能達到超預期的表現,公司也就註定面臨失敗。

所以正是因為小公司的變數大,所以加班更是家常便飯;也正是因為創業公司沒有大公司的繁文縟節,所以加班更是全憑自覺。

也正是因為此,能否伴隨公司達到遠超預期的光速成長,這便成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唯一標準,也是你是否能夠升職加薪的絕對性籌碼。

話又說回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宣導“work-life balance”,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搞倆手機、倆微信,一個用於工作,一個用於生活。

起初,我也特別贊同這種想法,可後來發現並不現實,尤其當你的工作範疇屬於“智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時,倘若想徹底將工作與生活隔離,這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與其糾結於此,不如從以下幾點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光速般成長」,或許,這同樣也能成為你衡量自己是否需要加班的前提:

你是否將別人交付你的事情做到了100分,如果沒有,缺少的是什麼?

你是否被自己的職責崗位所限制思考,以至於無法全面的考慮整體業務問題?

老闆讓你做1,你就做1,之後的2,3,4,5考慮過了嗎?

工作除了賺錢以外,你是否為自己制定過個人目標?

在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以外,你是否想過自己的工作能為團隊其它成員提供何種價值?

好,弄清楚這些,我想你就不會再為“加班到底有沒有意義”,“為什麼我這麼拼命,老闆還不給我加薪”這種問題所困擾了。

最後,我想用定位之父特勞特曾做過的一個比喻作為結束,大致意思是:

“人生是一場賽馬,最大的風險就是你只關注自己坐騎下的那匹馬,如果你的成功策略是以自己的努力時間來衡量,而對外部環境視而不見,那麼,這無異於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