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講真!遵化這項重點工作幹得風生水起!開創未來發展新路!

好消息!好消息!

遵化經驗做法又被省級媒體刊發啦!

近日,遵化市政府研究室編寫的《精准發力 久久為功 遵化市依託"六大理念"全力提速全域旅遊創建》一文被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的《河北發展》雜誌2017年第九期(總第176期)以《以"六大"全力提速全域旅遊》為題予以刊發。

以"六大"全力提速全域旅遊

編者按

每一次抉擇,都會帶來一場變革;每一場變革,都將書寫新的歷史。遵化自明代就以冶鐵業聞名全國,冶金礦山作為支柱產業,財政收入占比曾高達75%以上。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環境污染、產業結構失衡一度成為困擾遵化的難題。

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全域旅遊的加速崛起,2016年起,遵化以壯士斷腕之勇氣,鳳凰涅磐之決心,全面打響轉型發展翻身仗,在鐵腕治汙、修復生態中培樹發展新優勢,強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攝影:李文惠

遵化市緊抓大眾旅遊時代發展機遇,依託"旅遊資源+區位交通+產業基礎"綜合優勢,理清工作思路、明晰發展方向,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樹立六大發展理念,全力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力爭到2019年底,全市旅遊業增加值對GDP綜合貢獻率達到15%以上、旅遊從業人數對就業總數綜合貢獻率達到20%以上,年接待遊客750萬人,

旅遊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10%左右。

樹立"大服務"理念,以組織領導為保障,培樹全域旅遊發展新動能。全域旅遊,全員參與,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京東旅遊名城。
強化決策力,頂層設計全力助推

把開展全域旅遊從部門行為轉變為黨政統籌,市委市政府及時成立"遵化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指揮部,市委書記、市長親自任政委和總指揮,

建立健全旅遊發展工作機制,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強化執行力,部門聯動履職盡責指揮部下設7個攻堅小組,市級領導分包、部門一把手負總責,在全市範圍內合力實施旅遊項目建設、礦山及環境整治、城市面貌提升和旅遊道路建設、旅遊規劃及服務功能完善等七項攻堅戰,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任務。

強化落實力,全民融入群策群力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他們依據自身優勢,積極主動謀劃大項目、好項目,打造一批重點旅遊企業和精品旅遊景區;積極宣導用文明的行為服務遊客,用真誠的態度關心遊客,打響"人人都是旅遊環境、家家都是開放視窗"的遵化品牌。
樹立"大開放"理念,以規劃設計為龍頭,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以開放的理念主動對接融入京津冀、國內、國際旅遊發展大格局,打造獨具魅力旅遊目的地。
做優全域規劃聘請河北旅遊研究院專家團隊高起點編制《遵化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全域統籌、整體推進,品牌引領、特色推進,深化改革、創新推進,開放共用、融合推進"總體思路,打造清東陵、湯泉兩大旅遊地標,構建"一城、兩軸、三帶、四大集聚區"全域空間佈局和"多點支撐"的全域旅遊業態,實現以科學規劃推動旅遊產業大發展。

做精系統布點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以清東陵5A級景區為中心,以鳳凰嶺、萬佛園、馬蘭峪特色小鎮等景點為重點,著力打造集山水奇觀、皇家文化、特色小鎮等於一體的全域旅遊體系,實現"城市會客廳"一城集成服務,東西城市文化風景道、南北休閒生態風景道兩軸均衡發展,北部長城山水休閒、南部鄉村田園體驗、中部濱水休閒景觀三帶整合提升,皇家文旅、鄉村農旅、長城山水休閒、紅色農遺四大產業集聚區精品打造,十大精品景區、十大旅遊特色街區、十個特色小鎮等多點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清東陵 攝影:劉滿倉

萬佛園

鳳凰嶺

做全要素保障狠抓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采選礦治理、雨季造林,打造綠化城市、綠色礦山、綠化通道,讓全域旅遊的底色更清新;推進核心產品培育提升、綜合交通網絡覆蓋等十大工程,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實行"管委會+公司+鄉村"管理運營模式,營造和諧有序的旅遊環境。

文明出行

美麗鄉村山裡各莊 攝影:張國華

造林綠化

樹立"大市場"理念,以宣傳推介為引領,努力拓展全域旅遊發展新客源。突出旅遊產業"眼球經濟",抓住特色、大力宣傳,搶佔旅遊市場制高點。
重宣傳亮名片在央視一套《朝聞天下》欄目進行廣告宣傳,在中央四套、中央七套、河北電視臺先後播出6集旅遊專題片,推介大美遵化;成功承辦了2017首屆唐山市旅遊發展大會,盡顯遵化魅力。同時,與鳳凰網、新浪網等12家權威網站建立合作關係,全面打響"傳奇東陵、山水遵化"旅遊品牌。

廣招商結良緣對接國內外知名戰略投資者,全力推介湯泉溫泉浴、魯家峪紅色旅遊、蟠龍穀景區等極具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推進遵化旅遊差異化發展,滿足不同層次遊客消費需求。

湯泉 攝影:李文惠

魯家峪 攝影:劉滿倉

強對接廣輻射圍繞"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兵團作戰、多點擊破"理念,組建專業行銷團隊,與上級部門和各旅遊市場做好活動對接,設計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旅遊標識(LOGO)和宣傳口號,積極擴影響、聚人氣、樹品牌。
樹立"大支撐"理念,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骨架。破除固步自封觀念,引大聯優,積極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尋求合作,撐起遵化旅遊的"四梁八柱"。
突出項目引領先後引進中信水環境、金融街、碧桂園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遵化,已簽約億元以上旅遊專案16個,總投資達618億元。其中,總投資15.5億元的中信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300億元的碧桂園航太農業生態健康城、投資100億元的金融街古溫泉小鎮和投資80億元的中景信般若湖開發專案已經起步;基石資本文化小鎮、融創特色旅遊、恒大龍門旅遊小鎮等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專案也已達成合作意向。

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
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
聚焦精品打造把具體項目建設融入精品旅遊景點、旅遊線路推出和改造提升過程,依託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加快完善皇家文化、山水、鄉村三大休閒度假產品體系,建設長城主題、禪修文化、紅色旅遊等八大專項旅遊精品,豐富溫泉游、冰雪遊、民俗體驗遊三大冬季旅遊新產品,打造新型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

古長城 攝影:李榮升

鷲峰山 攝影:李文惠

禪林寺 攝影:張志廣

推進產業鏈延伸深度挖掘全域旅遊新模式內涵,積極推進旅遊產業集群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創造旅遊新產品,發展旅遊新業態,做活做強旅遊產業鏈條上下游,提升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整體發展水準。
何家峪村 攝影:雷向東
樹立"大融合"理念,以共建共用為目標,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積極挖掘和整合優勢旅遊資源,深入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文化、農業、工業、商貿物流等產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打破"抱著金碗討飯吃"局面。
“農業+旅遊"互融發展依託鄉鎮差異化旅遊資源,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農民群眾支持、參與休閒農業和農家游、農家樂建設,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商品。培育國家級旅遊模範村2家、省級觀光採摘園14個、唐山市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13處,發展星級農家院76家,著力打造"吃農家飯、幹村莊活、賞田園景、戀鄉村情"的鄉村旅遊美景。

亞太農業觀光園草莓採摘 攝影:周鳳軍

張家大院 攝影:王大軍

"工業+旅遊"互動發展鼓勵企業增強共同參與意識和回饋反哺意識,積極扶持紅木傢俱製造、金銀器加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提高工業企業附加值,重點培育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2個、旅遊接待功能企業26家,著力打造金銀器加工、食品加工、紅木傢俱製造三大特色工業旅遊產品。

新店子紅木園區 攝影:高景生

馬蘭峪金銀器加工

栗源公司生產車間 攝影:陳柏華

"文化+旅遊"互贏發展深入挖掘清史文化、溫泉養生文化、紅色文化等主題,溯源找根尋魂,找准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啟動實施清史文化演繹中心、清城文化廣場等8個文化旅遊類項目,讓山水文化、紅色文化成為遵化旅遊的新名片。四是"小鎮+旅遊"互惠發展。堅持特色城鎮建設與全域旅遊開發建設同步推進,全力打造馬蘭峪滿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鎮、基石資本文化小鎮、頤高集團創業小鎮、美麗南山健康小鎮、魯家峪紅色旅遊小鎮、沙石峪外交小鎮等6個特色小鎮,以特色小鎮建設撬動全域旅遊普惠共用式發展。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官房村攝影:徐賀齊

金卓頤高電商產業園

沙石峪

樹立"大配套"理念,以強化基礎設施為抓手,創優全域旅遊發展新功能。著眼旅遊體驗經濟、形象產業特性,突出問題和遊客滿意雙導向,高標準打造一批標誌性公共空間、標誌性街道和標誌性建築,提升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總體印象和感受。
實施旅遊交通道路全域暢通工程通過採取PPP建設模式和委託運營國有平臺公司模式,成功引入省旅投、中鐵十八局、川發展集團、保利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實施總投資18億元的38條旅遊交通道路建設和3個高速出入口綠化工程,加快推進鄉村道路開工建設,解決"景區最後一公里"問題,打造"快旅慢遊"交通動脈。

攝影:李文惠

長城旅遊公路

實施旅遊接待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打造"1+4+8+N"的四級旅遊集散體系,建設1個旅遊集散與智慧服務中心,4個二級旅遊集散中心,8個三級旅遊服務區,完善交通樞紐到景區的集散功能;積極推進萬佛園大酒店、建國酒店等9家星級賓館改造提升及萬逸國際花園大酒店等星級酒店建設;加快推進45座A級以上旅遊廁所建設,提升旅遊接待水準,滿足全域旅遊快速發展需求。

實施旅遊形象提升工程以道路沿線綠化為切入點,打造國道112線綠色生態休閒、省邦寬線遵化歷史記憶等各具特色的"景觀大道",展現遵化自然與人文公路美景走廊特色;推進通往景區道路建設及各類旅遊服務設施交通引導標識標準化建設,打造規範、簡捷、實用、國際通行的旅遊交通引導標識系統;開通旅遊公交專線和景區直通車,建立"一站式"汽車租賃體系,啟動般若院、大河局、上關湖、龍門湖、金鳳湖五大自駕車營地建設,進一步開發和增強旅遊功能。

編輯:高向南 寧川頡 張旭

校對:唐師師

總編:洪櫻方

投稿郵箱:zhkhdd@126.com

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任務。

強化落實力,全民融入群策群力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他們依據自身優勢,積極主動謀劃大項目、好項目,打造一批重點旅遊企業和精品旅遊景區;積極宣導用文明的行為服務遊客,用真誠的態度關心遊客,打響"人人都是旅遊環境、家家都是開放視窗"的遵化品牌。
樹立"大開放"理念,以規劃設計為龍頭,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以開放的理念主動對接融入京津冀、國內、國際旅遊發展大格局,打造獨具魅力旅遊目的地。
做優全域規劃聘請河北旅遊研究院專家團隊高起點編制《遵化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全域統籌、整體推進,品牌引領、特色推進,深化改革、創新推進,開放共用、融合推進"總體思路,打造清東陵、湯泉兩大旅遊地標,構建"一城、兩軸、三帶、四大集聚區"全域空間佈局和"多點支撐"的全域旅遊業態,實現以科學規劃推動旅遊產業大發展。

做精系統布點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以清東陵5A級景區為中心,以鳳凰嶺、萬佛園、馬蘭峪特色小鎮等景點為重點,著力打造集山水奇觀、皇家文化、特色小鎮等於一體的全域旅遊體系,實現"城市會客廳"一城集成服務,東西城市文化風景道、南北休閒生態風景道兩軸均衡發展,北部長城山水休閒、南部鄉村田園體驗、中部濱水休閒景觀三帶整合提升,皇家文旅、鄉村農旅、長城山水休閒、紅色農遺四大產業集聚區精品打造,十大精品景區、十大旅遊特色街區、十個特色小鎮等多點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清東陵 攝影:劉滿倉

萬佛園

鳳凰嶺

做全要素保障狠抓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采選礦治理、雨季造林,打造綠化城市、綠色礦山、綠化通道,讓全域旅遊的底色更清新;推進核心產品培育提升、綜合交通網絡覆蓋等十大工程,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實行"管委會+公司+鄉村"管理運營模式,營造和諧有序的旅遊環境。

文明出行

美麗鄉村山裡各莊 攝影:張國華

造林綠化

樹立"大市場"理念,以宣傳推介為引領,努力拓展全域旅遊發展新客源。突出旅遊產業"眼球經濟",抓住特色、大力宣傳,搶佔旅遊市場制高點。
重宣傳亮名片在央視一套《朝聞天下》欄目進行廣告宣傳,在中央四套、中央七套、河北電視臺先後播出6集旅遊專題片,推介大美遵化;成功承辦了2017首屆唐山市旅遊發展大會,盡顯遵化魅力。同時,與鳳凰網、新浪網等12家權威網站建立合作關係,全面打響"傳奇東陵、山水遵化"旅遊品牌。

廣招商結良緣對接國內外知名戰略投資者,全力推介湯泉溫泉浴、魯家峪紅色旅遊、蟠龍穀景區等極具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推進遵化旅遊差異化發展,滿足不同層次遊客消費需求。

湯泉 攝影:李文惠

魯家峪 攝影:劉滿倉

強對接廣輻射圍繞"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兵團作戰、多點擊破"理念,組建專業行銷團隊,與上級部門和各旅遊市場做好活動對接,設計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旅遊標識(LOGO)和宣傳口號,積極擴影響、聚人氣、樹品牌。
樹立"大支撐"理念,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骨架。破除固步自封觀念,引大聯優,積極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尋求合作,撐起遵化旅遊的"四梁八柱"。
突出項目引領先後引進中信水環境、金融街、碧桂園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遵化,已簽約億元以上旅遊專案16個,總投資達618億元。其中,總投資15.5億元的中信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300億元的碧桂園航太農業生態健康城、投資100億元的金融街古溫泉小鎮和投資80億元的中景信般若湖開發專案已經起步;基石資本文化小鎮、融創特色旅遊、恒大龍門旅遊小鎮等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專案也已達成合作意向。

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
沙河水準口濕地公園
聚焦精品打造把具體項目建設融入精品旅遊景點、旅遊線路推出和改造提升過程,依託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加快完善皇家文化、山水、鄉村三大休閒度假產品體系,建設長城主題、禪修文化、紅色旅遊等八大專項旅遊精品,豐富溫泉游、冰雪遊、民俗體驗遊三大冬季旅遊新產品,打造新型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

古長城 攝影:李榮升

鷲峰山 攝影:李文惠

禪林寺 攝影:張志廣

推進產業鏈延伸深度挖掘全域旅遊新模式內涵,積極推進旅遊產業集群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創造旅遊新產品,發展旅遊新業態,做活做強旅遊產業鏈條上下游,提升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整體發展水準。
何家峪村 攝影:雷向東
樹立"大融合"理念,以共建共用為目標,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積極挖掘和整合優勢旅遊資源,深入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文化、農業、工業、商貿物流等產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打破"抱著金碗討飯吃"局面。
“農業+旅遊"互融發展依託鄉鎮差異化旅遊資源,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農民群眾支持、參與休閒農業和農家游、農家樂建設,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商品。培育國家級旅遊模範村2家、省級觀光採摘園14個、唐山市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13處,發展星級農家院76家,著力打造"吃農家飯、幹村莊活、賞田園景、戀鄉村情"的鄉村旅遊美景。

亞太農業觀光園草莓採摘 攝影:周鳳軍

張家大院 攝影:王大軍

"工業+旅遊"互動發展鼓勵企業增強共同參與意識和回饋反哺意識,積極扶持紅木傢俱製造、金銀器加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提高工業企業附加值,重點培育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2個、旅遊接待功能企業26家,著力打造金銀器加工、食品加工、紅木傢俱製造三大特色工業旅遊產品。

新店子紅木園區 攝影:高景生

馬蘭峪金銀器加工

栗源公司生產車間 攝影:陳柏華

"文化+旅遊"互贏發展深入挖掘清史文化、溫泉養生文化、紅色文化等主題,溯源找根尋魂,找准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啟動實施清史文化演繹中心、清城文化廣場等8個文化旅遊類項目,讓山水文化、紅色文化成為遵化旅遊的新名片。四是"小鎮+旅遊"互惠發展。堅持特色城鎮建設與全域旅遊開發建設同步推進,全力打造馬蘭峪滿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鎮、基石資本文化小鎮、頤高集團創業小鎮、美麗南山健康小鎮、魯家峪紅色旅遊小鎮、沙石峪外交小鎮等6個特色小鎮,以特色小鎮建設撬動全域旅遊普惠共用式發展。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官房村攝影:徐賀齊

金卓頤高電商產業園

沙石峪

樹立"大配套"理念,以強化基礎設施為抓手,創優全域旅遊發展新功能。著眼旅遊體驗經濟、形象產業特性,突出問題和遊客滿意雙導向,高標準打造一批標誌性公共空間、標誌性街道和標誌性建築,提升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總體印象和感受。
實施旅遊交通道路全域暢通工程通過採取PPP建設模式和委託運營國有平臺公司模式,成功引入省旅投、中鐵十八局、川發展集團、保利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實施總投資18億元的38條旅遊交通道路建設和3個高速出入口綠化工程,加快推進鄉村道路開工建設,解決"景區最後一公里"問題,打造"快旅慢遊"交通動脈。

攝影:李文惠

長城旅遊公路

實施旅遊接待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打造"1+4+8+N"的四級旅遊集散體系,建設1個旅遊集散與智慧服務中心,4個二級旅遊集散中心,8個三級旅遊服務區,完善交通樞紐到景區的集散功能;積極推進萬佛園大酒店、建國酒店等9家星級賓館改造提升及萬逸國際花園大酒店等星級酒店建設;加快推進45座A級以上旅遊廁所建設,提升旅遊接待水準,滿足全域旅遊快速發展需求。

實施旅遊形象提升工程以道路沿線綠化為切入點,打造國道112線綠色生態休閒、省邦寬線遵化歷史記憶等各具特色的"景觀大道",展現遵化自然與人文公路美景走廊特色;推進通往景區道路建設及各類旅遊服務設施交通引導標識標準化建設,打造規範、簡捷、實用、國際通行的旅遊交通引導標識系統;開通旅遊公交專線和景區直通車,建立"一站式"汽車租賃體系,啟動般若院、大河局、上關湖、龍門湖、金鳳湖五大自駕車營地建設,進一步開發和增強旅遊功能。

編輯:高向南 寧川頡 張旭

校對:唐師師

總編:洪櫻方

投稿郵箱:zhkhd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