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參軍18年的老班長,為何對這兩個新兵連故事念念不忘?

文、圖 | 徐兵、劉光亮

長江後浪推前浪。轉眼間,軍營已經迎來00後新戰友。

最是難忘新兵連。或許,新戰友和家長們還在為新兵連怎麼度過而憂心忡忡。其實大可不必!

新兵連是每個軍人必須經歷的一段“冶煉”,

是從地方青年轉變成合格軍人的必由之路,也是收穫友情、收穫堅強、收穫成長、收穫記憶的“最佳片場”。這不,東部戰區某部三級軍士長趙玉堂入伍18年,至今還念念不忘他的新兵連。請看他分享的兩個新兵連故事,大家可以認真看啊,裡面有很多成長秘笈——

▲趙玉堂正在給戰友做課目示範。

▲18歲參軍,當了18年兵,小趙變成了“老趙”,如今已是部隊的專業大拿。

1苦練佇列,3個月後我成了護旗手!

新兵連3個月,令我最難忘的還是“踢正步”,那是我軍旅生涯尤為關鍵的一步。第一次佇列訓練前,班長們都要進行佇列會操展示。整齊有力的佇列動作讓我們既驚訝又羡慕,特別是鏗鏘有力的正步,整齊劃一的腳掌“砸地聲”,

簡直酷斃了。真希望有一天,你能像他們一樣!

▲因工作勤奮刻苦,趙玉堂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然而,事非經歷不知難。在進行佇列訓練時,我的動作有時僵硬、有時無力。作為排頭兵,這給全班造成了不少影響。眼看新兵第一次會操將至,我對班長的“慢慢體會”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心裡只恨自己太笨。

俗話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中午休息,我悄悄一個人在走廊裡練。平時一有空,我就往大廳的軍容鏡前跑,回味班長講的動作要領,糾正自己的孤僻動作,就連晚上看新聞也會下意識地握好正步的手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佇列水準突飛猛進,戰友們紛紛向我討教秘訣。

▲擔任新兵教員時的趙玉堂(右),為新戰士講解槍支分解結合要領。

新兵連臨近尾聲時,我們舉行了光榮的授銜儀式。我因為“海拔”高和佇列動作規範,成為一名光榮的護旗手。那一刻我才明白:只有刻苦訓練,打下堅實的軍事素質基礎,才能邁好軍旅第一步。邁好了這第一步,以後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如今,我還是單位護旗手的“編外輔導員”,每逢重大儀式都少不了我。新戰友們,只要有信心,相信你們也一定可以!

▲老兵退役儀式上,多次擔任護旗手的趙玉堂(中)又一次上場。

2新兵班長的“善意謊言”,讓我銘記至今!

記得剛入伍那會兒,我每天訓練下來筋疲力盡,飯量更是大得驚人。我個頭大,每頓飯能吃三大碗,饅頭吃上四五個也不在話下。對於誘人的雞鴨魚肉等大葷,我們這群年輕精壯的小夥子更是欲罷不能,連湯都能撈乾淨。

一次午飯,班長放下筷子對我們說:“這些雞腿魚肉我都吃不慣,從小我就喜歡吃雞頭魚頭,有味!”結果,他把菜盆裡的肉都分給了我們,自己把雞頭啃得津津有味。

那會兒我們青澀稚嫩,哪裡會多想什麼啊,班長說不喜歡吃,那就不喜歡吃唄,我們也就信了。

▲趙玉堂(右一)正在給戰友講解裝備知識。

當時,班裡是每個人輪流當小值日。於是,大家打飯時都留了個心眼:每次吃魚、吃雞的時候,把雞頭啊、魚頭啊什麼的留下來給班長。其他桌上的戰友羡慕我們班,每次都能敞開了吃肉。

我們也暗自得意:遇上一個不愛吃肉的班長,真幸福!就這樣,整個新兵連我們都在“得意”中度過。

新兵連結束那天會餐,我們班每個人都在想辦法給班長多打點雞頭、魚頭,算是好好感謝他這3個月的辛勞。

飯桌上,看到一大碗雞頭和魚頭,班長憋不住笑出來:“你們這幫小子倒是心誠啊!其實我也喜歡吃肉……”啊???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面面相覷。原來,看我們訓練辛苦,為了讓我們能多吃到一些肉,班長一直在“編”一個“善意的謊言”,而且還“編”了這麼久!

▲每一個經歷過新兵連的老兵,都有一段勵志故事。

如今,我自己也成為一名班長。但這件事依然時常縈繞在我心頭。新戰友們,部隊是最講感情的地方。戰場上,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後背放心地託付給自己的戰友。也許有時候,你們只看到班長管理、訓練嚴厲的那一面,其實他卻一直在默默地關心著你、溫暖著你、影響著你,只是你一直未曾發覺。要不,怎麼說班長是“軍中之母”呢!

是啊,每一個老兵心裡,都藏著一段別樣的“新兵連”。他們也曾經稚嫩,曾經年少,曾經“囧過”,但他們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堅持。

不要在該吃苦的年紀享受安逸,這便是成長。加油,新戰友,期待你們的好消息!

飯量更是大得驚人。我個頭大,每頓飯能吃三大碗,饅頭吃上四五個也不在話下。對於誘人的雞鴨魚肉等大葷,我們這群年輕精壯的小夥子更是欲罷不能,連湯都能撈乾淨。

一次午飯,班長放下筷子對我們說:“這些雞腿魚肉我都吃不慣,從小我就喜歡吃雞頭魚頭,有味!”結果,他把菜盆裡的肉都分給了我們,自己把雞頭啃得津津有味。

那會兒我們青澀稚嫩,哪裡會多想什麼啊,班長說不喜歡吃,那就不喜歡吃唄,我們也就信了。

▲趙玉堂(右一)正在給戰友講解裝備知識。

當時,班裡是每個人輪流當小值日。於是,大家打飯時都留了個心眼:每次吃魚、吃雞的時候,把雞頭啊、魚頭啊什麼的留下來給班長。其他桌上的戰友羡慕我們班,每次都能敞開了吃肉。

我們也暗自得意:遇上一個不愛吃肉的班長,真幸福!就這樣,整個新兵連我們都在“得意”中度過。

新兵連結束那天會餐,我們班每個人都在想辦法給班長多打點雞頭、魚頭,算是好好感謝他這3個月的辛勞。

飯桌上,看到一大碗雞頭和魚頭,班長憋不住笑出來:“你們這幫小子倒是心誠啊!其實我也喜歡吃肉……”啊???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面面相覷。原來,看我們訓練辛苦,為了讓我們能多吃到一些肉,班長一直在“編”一個“善意的謊言”,而且還“編”了這麼久!

▲每一個經歷過新兵連的老兵,都有一段勵志故事。

如今,我自己也成為一名班長。但這件事依然時常縈繞在我心頭。新戰友們,部隊是最講感情的地方。戰場上,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後背放心地託付給自己的戰友。也許有時候,你們只看到班長管理、訓練嚴厲的那一面,其實他卻一直在默默地關心著你、溫暖著你、影響著你,只是你一直未曾發覺。要不,怎麼說班長是“軍中之母”呢!

是啊,每一個老兵心裡,都藏著一段別樣的“新兵連”。他們也曾經稚嫩,曾經年少,曾經“囧過”,但他們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堅持。

不要在該吃苦的年紀享受安逸,這便是成長。加油,新戰友,期待你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