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院成功實施首例肺動脈支架植入術

國慶日前夕,我院成功對一例法洛氏四聯症矯治術後、室缺修補術後、左肺動脈發育不良、右心功能不全、三尖瓣中-大量反流的患者實施左肺動脈支架植入術,

術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複查心臟彩超左肺動脈血流通暢,右心功能改善,三尖瓣反流較前明顯減少。

患者為26歲男性,1歲2個月時診斷為法洛氏四聯症並在北京一家三甲專科醫院行法四根治術,術後出現室缺殘餘分流;6歲時在當地醫院行室缺修補術,術後生長發育及活動耐量尚可。

1年前反復出現心慌、氣短、頭暈、大汗等症狀,再次就診於北京三甲專科醫院,完善各項檢查考慮為法四根治術後,左肺動脈重度發育不良,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動過速,並行射頻消融治療,但術後患者症狀無明顯改善,仍反復發作心悸、氣短,經多方打聽及病友推薦,患者來到北京華信醫院找到了老院長吳清玉教授。吳教授看過患者的檢查後診斷為:患者雖為法洛氏四聯症矯治術後,
但左肺動脈狹窄並未解除,左肺動脈起始部仍存在重度狹窄,長段發育不良,嚴重的狹窄導致右心室後負荷增加,右心室肥厚、增大,收縮功能普遍減低,三尖瓣中-大量反流,而且明顯增大的右心房、右心室容易合併心動過速性疾病,因此解除左肺動脈狹窄降低右心室後負荷是治療的關鍵。但患者為2次開胸手術後,手術區域粘連嚴重,
外科手術創傷大,並且左肺動脈從起始部至肺門部長段發育不良,手術遠期效果不能確定,建議行左肺動脈支架植入術,以改善患者症狀。

肺動脈支架植入技術是通過在肺動脈狹窄部位植入支架,改善肺動脈狹窄,而且支架可以反復擴張,能夠避免因生長發育導致的再次狹窄,是先心病介入領域新開展的治療方法。但肺動脈狹窄因發病率低,操作複雜,操作不當會導致嚴重併發症,

因此國內能開展支架植入術的醫院僅有少數幾家,我院還沒有相關手術經驗。在老院長吳清玉教授及張明奎院長的主導下,在反復探討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後,手術如期而至。

術中左肺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三尖瓣瓣環擴張,輸送鞘管支撐力不足,採用多種方式輸送鞘仍無法通過狹窄部位,只能採用在沒有鞘管保護的情況下用球囊帶支架的方法通過狹窄部位,

此方法風險非常高,一旦失敗只能通過外科方法取出支架。在爭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後手術繼續進行。首先沿鞘管將支架推送至左肺動脈開口處,反復確認狹窄部位後,緩慢推送球囊及支架通過狹窄部位,幸運總會眷顧有準備的人,支架順利通過狹窄部位並成功擴張,將由術前的不足4mm左肺動脈成功擴張至12mm,術後造影血流通暢,遠端肺血管顯影良好。

新技術的順利開展得益於團隊的支持,先心病介入治療離不開強大的外科團隊的支持,否則一旦出現併發症將帶來嚴重的後果。近年來在吳清玉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我院先心病的介入治療工作也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外科取長補短,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減少痛苦,使治療最優化,為先心病患者謀福利。

想瞭解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最新消息,瞭解清華的健康科普,請關注我們的微信。

關注方式:

1、點擊文章上方的“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搜索公眾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新技術的順利開展得益於團隊的支持,先心病介入治療離不開強大的外科團隊的支持,否則一旦出現併發症將帶來嚴重的後果。近年來在吳清玉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我院先心病的介入治療工作也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外科取長補短,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減少痛苦,使治療最優化,為先心病患者謀福利。

想瞭解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最新消息,瞭解清華的健康科普,請關注我們的微信。

關注方式:

1、點擊文章上方的“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搜索公眾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掃描下方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