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的中國第一中單,如今是中國吃雞第一人,韋神是如何走到今天

韋神,大名韋朕,曾用ID We1less、godv,外號“高德偉”。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外號“中國第一中單”;如今的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主播,人氣全區第一。

他身上有怎樣的故事?

前LOL時代

如同許多民間高手一樣,韋神出生于湖南長沙的普通家庭。在《英雄聯盟》風靡全國之前,他是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一個不起眼的學生。

2011年9月,LOL在國內公測,很快成為當時的“國民遊戲”。網吧、學校、學校的網吧……無數年輕人投身其中,韋神自然也不例外。憑藉出色發揮,他的“電六威武霸氣”戰隊在APG愛拍聯賽中嶄露頭角。

要知道當時LOL的比賽很少,任何一個比賽都會引來許多目光。韋神也正是因此被VG戰隊看上,從而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VG時代的韋神,其貌不揚

提起VG俱樂部,我們更多會想到它的DOTA2分部,其最好成績應該是2014年與Newbee會師TI4決賽,
最終1:3遺憾落敗獲得亞軍。至於LOL分部,由於組建較晚,其於2014年底才得以升級至LPL(中國最高級別聯賽),之前一直是在低一級的LSPL次級聯賽(現已更名為LDL)中搏殺。可想而知,這樣的環境無法讓韋神健康成長。於是2014年5月,他轉會至LGD俱樂部。

當時的LGD在國內只能算是中上水準,上面還有EDG、皇族等勁旅。其中EDG內戰內行,幾乎包攬了所有LPL冠軍;皇族則是外戰兇猛,在2013、2014年連拿兩次全球總決賽亞軍,

大有衝擊總冠軍的勢頭。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韋神最後去了LGD。現在想起來,這或許就是命運:命運決定他要成為韋神,命運把韋神送到LGD來推動他踏上自己的命運之路。

LOL時代

韋神打職業LOL,狀態最好應該是2015年。具體的不說,主要是兩點。第一是有思考,對對手的思考,對物品的思考,對英雄的新用法的思考,總的來說就是不盲從,有自己的想法;第二是有操作。一般人其實是不太愛玩騷操作,

因為玩砸了很容易被黑(這個下面還要說到),但是你如果一直不玩騷操作,就很難有出彩的瞬間,這是事情的兩面。那麼他顯然是那種敢想又敢玩的人,所以狀態好的時候,他的表現非常亮眼。有人說韋神是中國第一中單,這要看是什麼時候。如果限定在2015年某段時間的話,我覺得這話是沒有說錯的。

(具體像蛋帽刷子流等細節就不單列了)

然後LGD以夏季賽冠軍身份殺到巴黎參加S5小組賽,

在對KT的比賽中韋神Q技能打反了方向,觀眾們為之沸騰。LOL界的說法是“電競選手發現地球是圓的”、“電競麥哲倫”,DOTA界的話來說叫“先有韋神後有天,反向Q箭日神仙”。總而言之,這一箭射出了長達半年的噓聲(雖然以當時的局勢,射中與否並不能改變什麼)。

網上還有其他更多……

在它的背後是S5韋神整體表現低迷。曾經有個說法,“如果你只能抓住某人一次失誤來黑,那他平時該是多麼厲害”——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LGD在S5總決賽小組賽上的表現,有亮眼之處嗎?上來連輸四把,其中韋神使用的分別是lulu、韋魯斯、皎月、冰鳥,而皎月、韋魯斯都算是他的成名英雄、絕活,官方給出的資料裡他使用這兩個英雄勝率都在60%以上。結果呢?

在我看來,韋神是個人能力強(2015年),但MOBA界有句名言,DOTA不是一個人的遊戲。同樣地,LOL也不是一個人的遊戲。也許在單排、天梯、國內比賽中可以有新打法新思路新操作,因此也讓遊戲具備超強的觀賞性;但國際大賽更需要成熟、穩健、勝率最高的打法。這很可能與韋神當時的狀態是背道而馳,反過來限制了他的發揮。然而比賽就是這樣,只有路人局才有那種一人Carry全場的奇跡。

還有一點要提到的是韋神賽前的高調,吊打Faker什麼的(Faker是世界第一中單)。有粉絲辯解過原話是“我和Faker五五開,但感覺他沒有認真打”。不過我覺得這還好,就算他說自己吊打Faker也沒什麼:年輕的時候,誰都喜歡高調一點、自信心強一點。尤其在比賽前更是要有志氣,總不能上來說“Faker吊打我”,那還比什麼?

LGD在2015年的S5總決賽中止步於小組賽。這當然不是韋神一個人、一個Q的責任,但顯然他應該有一部分責任。

吃雞時代

2016年以後,LGD更是沒有什麼突出戰績。17年春季賽,韋神表現一般;夏季賽他沒有上場,之後就傳來了他改玩“吃雞”的消息。

就事論事地說,韋神的吃雞玩得不錯。眼神好,反應快,槍法准,百米之內98K爆頭率超高。手速也驚人,畢竟以前打職業的,看到地上東西0.3秒就給撿走,好像一陣風刮過。更難得的是有創意有想法,預判走位、勇剛正面,在目前以苟為主的遊戲大環境裡簡直是股清流……配合也比以前好多了。舉個例子:4排時打戰術機動,4個人分成1+3的兩組,3個隊友正面牽制敵人,自己摸後抄屁股。其實4人團確實該這麼打,如果永遠一字排開往前沖,那這遊戲和中世紀海戰有什麼區別?

當然,他現在的分數還只是“高手”,還沒有到“頂尖”。撇開外掛的因素不談(我們都知道現在伺服器前三是外掛、外掛和外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單排就是想跳人多的地方殺……我就想拼槍,死了就下一把……”多數時候他都贏了,但也有被人打爆的時候,然後他會自嘲地說,xxx沒做好——然後排下一把。很難說這樣打會有多少進步,但是這樣比較好看。觀眾們或者打6666或者打????,他們很激動,電競麥哲倫的事情再也沒人提起。

官方發佈的韋神戰績,294場151勝,勝率51.4%

10月9日,LGD發佈消息,韋神從此淡出LOL,專心吃雞。這兩天直播時彈幕有提到LPL、提到EDG涼了,但並不多。大多數人在評價他吃雞過程中的表現,畢竟這是吃雞的直播間。從他平時直播基本都過百萬的人氣來看,他現在的收入絕對不會低於當年打職業:據說當時是每個月訓練時間150小時以上,年薪50萬。50萬是什麼概念?PDD現在一個月根本不止50萬。固然他們打的位置不同,那曾經的第一上單能值50萬,曾經的第一中單,就不值50萬嗎?韋神的明天

韋神直播最大的問題是互動不夠。他似乎不知道要如何與觀眾對話,偶爾說話也只是自言自語,這一點比起他的騷豬前輩還差了太多太多。不過他還年輕,96年的他今年才21歲,前面的路還很長。也許有一天他會在吃雞大賽中拔得頭籌,因為他的YQHP戰隊實力不俗;也可能將來YQHP會解散、被各大俱樂部吃雞分部吸納,但也那並不重要。只要他堅持在那裡,你就總能看到他:電競界的麥哲倫、曾經的第一中單、我們的韋神。

網上還有其他更多……

在它的背後是S5韋神整體表現低迷。曾經有個說法,“如果你只能抓住某人一次失誤來黑,那他平時該是多麼厲害”——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LGD在S5總決賽小組賽上的表現,有亮眼之處嗎?上來連輸四把,其中韋神使用的分別是lulu、韋魯斯、皎月、冰鳥,而皎月、韋魯斯都算是他的成名英雄、絕活,官方給出的資料裡他使用這兩個英雄勝率都在60%以上。結果呢?

在我看來,韋神是個人能力強(2015年),但MOBA界有句名言,DOTA不是一個人的遊戲。同樣地,LOL也不是一個人的遊戲。也許在單排、天梯、國內比賽中可以有新打法新思路新操作,因此也讓遊戲具備超強的觀賞性;但國際大賽更需要成熟、穩健、勝率最高的打法。這很可能與韋神當時的狀態是背道而馳,反過來限制了他的發揮。然而比賽就是這樣,只有路人局才有那種一人Carry全場的奇跡。

還有一點要提到的是韋神賽前的高調,吊打Faker什麼的(Faker是世界第一中單)。有粉絲辯解過原話是“我和Faker五五開,但感覺他沒有認真打”。不過我覺得這還好,就算他說自己吊打Faker也沒什麼:年輕的時候,誰都喜歡高調一點、自信心強一點。尤其在比賽前更是要有志氣,總不能上來說“Faker吊打我”,那還比什麼?

LGD在2015年的S5總決賽中止步於小組賽。這當然不是韋神一個人、一個Q的責任,但顯然他應該有一部分責任。

吃雞時代

2016年以後,LGD更是沒有什麼突出戰績。17年春季賽,韋神表現一般;夏季賽他沒有上場,之後就傳來了他改玩“吃雞”的消息。

就事論事地說,韋神的吃雞玩得不錯。眼神好,反應快,槍法准,百米之內98K爆頭率超高。手速也驚人,畢竟以前打職業的,看到地上東西0.3秒就給撿走,好像一陣風刮過。更難得的是有創意有想法,預判走位、勇剛正面,在目前以苟為主的遊戲大環境裡簡直是股清流……配合也比以前好多了。舉個例子:4排時打戰術機動,4個人分成1+3的兩組,3個隊友正面牽制敵人,自己摸後抄屁股。其實4人團確實該這麼打,如果永遠一字排開往前沖,那這遊戲和中世紀海戰有什麼區別?

當然,他現在的分數還只是“高手”,還沒有到“頂尖”。撇開外掛的因素不談(我們都知道現在伺服器前三是外掛、外掛和外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單排就是想跳人多的地方殺……我就想拼槍,死了就下一把……”多數時候他都贏了,但也有被人打爆的時候,然後他會自嘲地說,xxx沒做好——然後排下一把。很難說這樣打會有多少進步,但是這樣比較好看。觀眾們或者打6666或者打????,他們很激動,電競麥哲倫的事情再也沒人提起。

官方發佈的韋神戰績,294場151勝,勝率51.4%

10月9日,LGD發佈消息,韋神從此淡出LOL,專心吃雞。這兩天直播時彈幕有提到LPL、提到EDG涼了,但並不多。大多數人在評價他吃雞過程中的表現,畢竟這是吃雞的直播間。從他平時直播基本都過百萬的人氣來看,他現在的收入絕對不會低於當年打職業:據說當時是每個月訓練時間150小時以上,年薪50萬。50萬是什麼概念?PDD現在一個月根本不止50萬。固然他們打的位置不同,那曾經的第一上單能值50萬,曾經的第一中單,就不值50萬嗎?韋神的明天

韋神直播最大的問題是互動不夠。他似乎不知道要如何與觀眾對話,偶爾說話也只是自言自語,這一點比起他的騷豬前輩還差了太多太多。不過他還年輕,96年的他今年才21歲,前面的路還很長。也許有一天他會在吃雞大賽中拔得頭籌,因為他的YQHP戰隊實力不俗;也可能將來YQHP會解散、被各大俱樂部吃雞分部吸納,但也那並不重要。只要他堅持在那裡,你就總能看到他:電競界的麥哲倫、曾經的第一中單、我們的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