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臟不好,身體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轉發可救人

心臟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危害你的健康,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心臟病猝死,卻鮮有人關注心臟發來的求救信號。那麼,心臟不好,身體會發出哪些“求救信號”?下面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身體出現9大表現就是心臟不行了

整日無力,心臟病引起的無力,是感覺容易疲勞。這是因為,心臟功能受損,心臟排除血液裡減少,無法滿足全身血液需要導致的。

不斷咳嗽,咳嗽並不是感冒發燒的唯一專利。出現特殊症狀,如不停的咳嗽,而且多發生在晚上,就要警惕是心臟功能受損所致。這是因為,肺部瘀血刺激到氣管,還會出現痰中帶血或粉色痰。

坐立不安,

當人體心率加快,心慌都會出現坐立不安的症狀。心臟功能受損後,心臟需要跳動更多次數來滿足全身血液輸送,因此心率一加快,人就表現出無法安靜,坐立不安。

頭暈血壓低,頭暈是許多疾病的表現,例如頸椎病、睡眠障礙、高血壓都可以引起頭暈。

但是,如果出現血壓低,又同時有頭暈表現,就要小心是心臟病或者心臟功能受損。還會引起休克危及到生命安全。

感覺不到餓,心臟功能受損後,出現上腹痛、嘔吐噁心、便秘、腹脹等。這是因為,心功能衰竭後,胃腸道淤血引起飽脹感。

牙痛,一般人會考慮牙病或者牙周病。

不過,少數心絞痛患者在發作的時候表現為牙痛。所以,當突然發生牙痛,尤其是伴胸悶不適或者大汗淋漓的時候,必須考慮心絞痛發作,及時就醫。

下肢浮腫,老年人下肢浮腫往往是心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液回流受阻的表現。

這是心臟病的典型症狀。

長期持續打鼾,英國醫學界曾對4388例40—60歲男性進行3年跟蹤調查,將他們分為長期持續打鼾者、打鼾者和打鼾偶發者,發現長期打鼾者患心臟病人數遠遠高於其他人。

耳鳴,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在早期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出現,原因是內耳的微細血管對血液變化比較敏感。在心血管動力異常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

每天幾個小動作,即可遠離心臟病

只要每天做出一點改變,就能保護好你的心臟,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

多吃果蔬,多吃富含鉀的白色果蔬,如梨、蘋果、黃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將中風風險降低52%。

隨時隨地多走路,想辦法增加步行的機會。工作中,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去超市時,將車子停在距離出口較遠的地方,這些都可增加活動時間。

定期檢查,建議從20歲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膽固醇,每兩年測一次血壓;從45歲開始,每三年測一次血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心臟病患者平時一定要關注血壓變化,嚴格控制血壓。

耳鳴,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在早期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出現,原因是內耳的微細血管對血液變化比較敏感。在心血管動力異常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

每天幾個小動作,即可遠離心臟病

只要每天做出一點改變,就能保護好你的心臟,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

多吃果蔬,多吃富含鉀的白色果蔬,如梨、蘋果、黃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將中風風險降低52%。

隨時隨地多走路,想辦法增加步行的機會。工作中,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去超市時,將車子停在距離出口較遠的地方,這些都可增加活動時間。

定期檢查,建議從20歲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膽固醇,每兩年測一次血壓;從45歲開始,每三年測一次血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心臟病患者平時一定要關注血壓變化,嚴格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