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電鍋消費:窺探中國製造與日本製造的差異

米飯是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地區最主要的糧食,米飯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留有胚與糊粉層的大米飯含有人體90%的必需營養元素,且各種營養素十分均衡。

不過,用普通的鍋烹製米飯,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而且稍不注意看守就會造成糊鍋現象,耗時又耗力,頗為麻煩。因此,聰明的人類發明的電鍋。

電鍋:居家必備

電鍋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小家電之一。它縮減了很多家庭耗費在煮飯上的時間和人力。現代的電鍋功能很多,除了基本的煮飯外,也包括煲粥、燉湯、蒸菜與點心等。作為一種日常的小型家電產品,在各種市場均有銷售,價錢也由幾十到上百、上千不等。對於普通家庭,往往百元的電鍋就已經夠用了。

國人喜歡日本電鍋:

近年來,日本電鍋大舉入侵中國市場,且價格不菲,通常都是上千元,甚至上萬元。即便這樣也有許多國人為此買單。更有甚者,國慶期間去日本旅遊帶回來的紀念品都是電鍋,給出的理由:"日本的電鍋烹製出來的米飯比較好吃。"日本的電鍋這麼貴,是真的把飯煮香了?或只是銷售的噱頭?

反觀國產品牌的電鍋,多數還處於初級階段,價格從200到2000元不等,但比較暢銷的是中低價位的國產品牌,超過幾百元的國產電鍋幾乎買不動。因此,國產電鍋品牌也沒有多少願意做高端品牌的。

國產電鍋真的不如日本?

為了得到答案,

有人做了有趣的實驗:首先為了公平選起見,在國內和日本選擇了一千元左右的一款功能相近的電飯煲進行實驗,而這個價位的日本電飯煲也最受中國遊客的喜愛。

記者嚴格按照各個品牌電飯煲對水、米比例的要求,做上了兩鍋米飯,並隨機找到了十位烹飪經驗豐富的大爺大媽,參加這次的試驗。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米飯煮好了,工作人員將日本電飯煲煮出來的飯,

盛進了A碗當中,國產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盛進了B碗當中。

在這十位大爺大媽中,五個人認為B碗裡的米飯更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B碗裡的米飯出自國產電飯煲;三個人認為A碗裡的米飯略勝一籌,也就是日本電飯煲煮出的米飯。其他兩個人則認為差不多,沒太大區別。

當然,光是品嘗似乎並不能看出兩個電飯煲的差別,記者又用這兩鍋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進行了在實驗室裡做了一次比對。測試的內容就是兩個電飯煲煮出來米飯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標。結果顯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一些指標上,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甚至更有優勢。

國產電鍋與日本電鍋差距?

事實上兩國基礎技術差別不大,中國製造在工藝、技術上並不落後。日本高端電鍋在外觀上,也跟國產電鍋並無太大的差別,相反的國產電鍋在功能上,花樣更多,智慧化方面更先進。

不過,日本人似乎更加願意花時間精力研究更為昂貴、精細的電鍋,有的電飯煲內膽甚至是全手工打造,這些電飯煲在日本的售價都超過萬元人民幣,而中國品牌完全沒有這樣的產品。

不得不說,日本人做電鍋有自己一套簡單思路,就是實用好用,把飯煮好,把飯煮香,就憑這一點足以使它的電鍋賣得貴,也讓日本普通家庭也捨得去消費。

長期以來,中國製造主要靠價格優勢取勝,“價廉物美”讓中國製造到處開疆辟土,但是技術研發上投入不夠。在過去,中國樂於靠“山寨”外國貨搶佔市場。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事實證明不止是電鍋,日本人工業高速進化,就是由這種電鍋的精神開始的。

測試的內容就是兩個電飯煲煮出來米飯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標。結果顯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一些指標上,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甚至更有優勢。

國產電鍋與日本電鍋差距?

事實上兩國基礎技術差別不大,中國製造在工藝、技術上並不落後。日本高端電鍋在外觀上,也跟國產電鍋並無太大的差別,相反的國產電鍋在功能上,花樣更多,智慧化方面更先進。

不過,日本人似乎更加願意花時間精力研究更為昂貴、精細的電鍋,有的電飯煲內膽甚至是全手工打造,這些電飯煲在日本的售價都超過萬元人民幣,而中國品牌完全沒有這樣的產品。

不得不說,日本人做電鍋有自己一套簡單思路,就是實用好用,把飯煮好,把飯煮香,就憑這一點足以使它的電鍋賣得貴,也讓日本普通家庭也捨得去消費。

長期以來,中國製造主要靠價格優勢取勝,“價廉物美”讓中國製造到處開疆辟土,但是技術研發上投入不夠。在過去,中國樂於靠“山寨”外國貨搶佔市場。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事實證明不止是電鍋,日本人工業高速進化,就是由這種電鍋的精神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