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老城區有條路,一提起它的名字,就會饞得大家直流口水!

說起西華路上的美食,那就不得不說說介於人民路和荔灣路之間的這條神奇的老城區道路。

它東起光孝寺,西至陳家祠,也許得到了傳統滋養吧,西華路的民俗也保留特別完好!當你淩晨時分走下樓時,這裡有數十家餐廳依然燈火輝煌地營業著,而且還能過一把逛“天光墟”的癮。

合興小食店

數起西華路上的美食,

由東到西走一遭。第一家要首推的是第一津街賣的瀨粉。

廣東的瀨粉可以分成四大流派,除了耳熟能詳的“東莞燒鵝瀨”以外,還有“高明瀨粉”、“三鄉瀨粉”,以及廣州的“西關瀨粉”,其中,廣州的西關瀨粉,無疑是以西華路這裡作為大本營的第一津瀨粉,堪稱物美價廉!三五塊錢一碗的價格在今天樓價高企的年代,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和放了燒鵝的東莞厚街瀨粉不同,

老廣州的西關瀨粉要有很香滑的米漿泡在裡面,這才算是地道原味。

蜀福來

另一家在西華路上的美食,我會推薦一家四川火鍋店蜀福來

很多人非常不解,為什麼要推薦一家四川火鍋呢?因為這是一家十多年前,就在廣州堅持用九宮格來賣重慶老火鍋,這些年來一直吸引我來幫襯過無數次。現在廣州的新老城區也逐漸開了不少四川火鍋店,卻多在宣傳和包裝上面投入了大量成本,這必然會在口味上大打折扣的。

三和美食

平行走過來,你還會見到一家叫“三和美食”的小吃店。

這家小店看起來平平無奇,頂多就是喝個粥罷了。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一碗粥!粥底好就不用說了,喝粥時千萬要記得加胡椒粉。

各位看官切莫小看了這點胡椒粉,很多人買不到好的胡椒粉就不說了,而且胡椒粉沒經過炒熟就露天放著,受過潮的胡椒粉又苦又辣,

做配料時實在全無香氣可言。但西華路的這家小吃店卻連胡椒粉也絕不馬虎,他們家有上好的胡椒粉來源,而且對胡椒粉的應用也熟爛於胸,用好的胡椒粉去兌一碗粥、甚至是一碗湯,它的點睛作用實在是不容小覷。

“公主”牛雜

西華路的另一個神奇之處,在於它短短的一條街上,竟然有超過五個菜市場!在這其中的金花菜市場對面,你可以吃到在老西關一帶頗有口碑的牛雜。這家牛雜店無名無姓,最出名的招牌就是養了一隻非常大的金毛犬,由於店家管它叫做“公主”,所以很多人會把吃牛雜說成是“去公主那裡吃碗牛雜”。

轉眼我吃了十多年,公主也垂垂老矣,不盡讓人感傷。這家的牛雜不是連鎖店,老闆夫婦也完全是不差錢的態度,似乎他們做的牛雜,僅僅是一個情懷問題,每天就兩三鍋牛雜賣完即止,所以想吃的得看好時間了。

多福美食店

吃完牛雜,繼續往前走,會到一個叫“司馬街”的路口,這街裡面值得推薦的是一家叫“多福美食店”的順德魚生。這家店的順德魚生在城裡算是出了名的,餐廳牆上鑲滿的大魚缸,全都養著游水活魚,經濟狀況良好的,可以點一條價格略貴的章紅魚,普通的老百姓來上一條海鱸,就很美妙了!

錦城燒臘

順著司馬街往西繼續走,在一大堆川菜館的街對面,可以看到一家叫“錦城燒臘”的燒臘店。一家好的燒臘店是具備經過街坊多年驗證的好口味!燒鵝、燒鴨,白切雞,叉燒,排骨、燒豬肉……任何一樣你都能夠選擇斬件回家加菜,也可以選擇坐下來,配上青菜,就此解決一頓,既便捷而又不失美味,這是廣東人生活的福氣!

貞姨美食店

這趟“為食之旅”繼續往西走,可以看到一家“貞姨美食店”,這家店最開始是從陳家祠後面搬來的燒烤小店。如果你還是迷戀那陣帶著公廁味道的燒烤,不妨來這裡會會貞姨。鑒於西華路前後端中間的康王城,同樣是一個奇怪所在,之前這裡做過各種傢俱城、數碼城,以及小商品批發中心,全都是不死不活,一旦做成了小吃街之後,突然間就生意興隆起來,這大概也是廣州的一大特色吧。

石磨拉腸

跨過了康王路,就來到了西華路的另一端,在這裡可以吃到用石磨磨出的米漿來做成的拉腸。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米漿一定要用石磨來磨?那是因為石磨的溫度低,在磨碎米漿的時候,不會順便也把米漿給弄熟,這是一個對味道的狂熱要求!

珍珍小食店

再往西走,我會推薦一家我自己的深夜食堂:它一家叫做“珍珍”的牛腩面檔。說是叫牛腩面,其實還是他們壇開香十裡的牛腩湯底比較吸引人,另外,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選擇寬、細、窄的各類麵條,同時這家店最可愛的地方是,它會一直營業直到深夜。

或許你會問我,為什麼會對這麼一條街如此的熟悉呢?實不相瞞,從街頭搬到街尾,我前前後後在這裡已住了十多年,最讓我喜歡和離不開的便是這裡生活的各種市井味道。

文/飯醉分子閆濤

圖片來源網路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往期熱文同樣精彩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廣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

在廣州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活著的廣州老味道,只憑4道菜帶你穿越時空80載!

在於它短短的一條街上,竟然有超過五個菜市場!在這其中的金花菜市場對面,你可以吃到在老西關一帶頗有口碑的牛雜。這家牛雜店無名無姓,最出名的招牌就是養了一隻非常大的金毛犬,由於店家管它叫做“公主”,所以很多人會把吃牛雜說成是“去公主那裡吃碗牛雜”。

轉眼我吃了十多年,公主也垂垂老矣,不盡讓人感傷。這家的牛雜不是連鎖店,老闆夫婦也完全是不差錢的態度,似乎他們做的牛雜,僅僅是一個情懷問題,每天就兩三鍋牛雜賣完即止,所以想吃的得看好時間了。

多福美食店

吃完牛雜,繼續往前走,會到一個叫“司馬街”的路口,這街裡面值得推薦的是一家叫“多福美食店”的順德魚生。這家店的順德魚生在城裡算是出了名的,餐廳牆上鑲滿的大魚缸,全都養著游水活魚,經濟狀況良好的,可以點一條價格略貴的章紅魚,普通的老百姓來上一條海鱸,就很美妙了!

錦城燒臘

順著司馬街往西繼續走,在一大堆川菜館的街對面,可以看到一家叫“錦城燒臘”的燒臘店。一家好的燒臘店是具備經過街坊多年驗證的好口味!燒鵝、燒鴨,白切雞,叉燒,排骨、燒豬肉……任何一樣你都能夠選擇斬件回家加菜,也可以選擇坐下來,配上青菜,就此解決一頓,既便捷而又不失美味,這是廣東人生活的福氣!

貞姨美食店

這趟“為食之旅”繼續往西走,可以看到一家“貞姨美食店”,這家店最開始是從陳家祠後面搬來的燒烤小店。如果你還是迷戀那陣帶著公廁味道的燒烤,不妨來這裡會會貞姨。鑒於西華路前後端中間的康王城,同樣是一個奇怪所在,之前這裡做過各種傢俱城、數碼城,以及小商品批發中心,全都是不死不活,一旦做成了小吃街之後,突然間就生意興隆起來,這大概也是廣州的一大特色吧。

石磨拉腸

跨過了康王路,就來到了西華路的另一端,在這裡可以吃到用石磨磨出的米漿來做成的拉腸。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米漿一定要用石磨來磨?那是因為石磨的溫度低,在磨碎米漿的時候,不會順便也把米漿給弄熟,這是一個對味道的狂熱要求!

珍珍小食店

再往西走,我會推薦一家我自己的深夜食堂:它一家叫做“珍珍”的牛腩面檔。說是叫牛腩面,其實還是他們壇開香十裡的牛腩湯底比較吸引人,另外,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選擇寬、細、窄的各類麵條,同時這家店最可愛的地方是,它會一直營業直到深夜。

或許你會問我,為什麼會對這麼一條街如此的熟悉呢?實不相瞞,從街頭搬到街尾,我前前後後在這裡已住了十多年,最讓我喜歡和離不開的便是這裡生活的各種市井味道。

文/飯醉分子閆濤

圖片來源網路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往期熱文同樣精彩

了不起的廣州 | 未嘗不可的七大美味,你嘗過幾道?

廣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

在廣州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活著的廣州老味道,只憑4道菜帶你穿越時空80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