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入股大連黃海只是一小步?威馬汽車在下一盤大棋|壹條現場

收購大連黃海,只是威馬汽車總體佈局邁出的一小步,根據未來的產品規劃,威馬將需要更多的基地和資源。

沉默許久的威馬汽車終於忍不住來京與媒體分享了它造車的最新進展。

“目前威馬15輛樣車製造完畢,已啟動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申請。如果一切順利,威馬汽車的首款車型將在2018年9月正式量產並上市銷售。”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稱。

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

自2015年12月成立之後,威馬在諸多造車新勢力中可謂低調,

除了其董事長沈暉為數不多的幾次露面披露最新進展外,威馬很少在媒體面前發聲。特別是今年2月收購大連黃海一事,如果不是曙光股份的公告披露,業內不會聯想到威馬汽車。

根據公告,曙光股份將持有的大連黃海100%股權轉讓給大連新敏雅智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敏雅”)。新敏雅成立於2017年2月10日,背後股東正是威馬汽車,持有其100%股權。

對此,陸斌回應稱,“收購大連黃海,

只是威馬汽車總體佈局邁出的一小步,根據威馬汽車未來的產品規劃,我們將需要更多的基地和資源”。

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

大連黃海由曙光股份在2009年10月投資成立,經營範圍為汽車(除小轎車)、汽車底盤及其零部件等開發製造與銷售。

簡而言之,這是一家以生產客車為主的汽車公司。威馬將其收於旗下後,是不是借大連黃海資質生產新能源客車?對此猜測,陸斌笑而不答。

當前,威馬正在啟動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申請。如果不成功,威馬汽車也極有可能通過收購其他車企資質的方式進入汽車領域。據《車壹條》瞭解,除了大連黃海,威馬還有收購其他車企的打算,“手中的資質不少”。

事實上,除了純電動汽車,

威馬很有可能進入傳統燃油車領域。據《車壹條》瞭解,除了明年上市兩款純電動車,威馬的第三款車極有可能是一款傳統燃油車,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威馬收購大連黃海的目的所在。

其實,造車只是威馬龐大規劃中的一環。根據威馬此前公佈的資訊,基於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威馬規劃了四個階段的目標:第一步,建成智慧工廠;第二步,推出智慧新能源汽車;第三步,

打造智慧交通產業園;第四步,也是最終目標,實現真正的智慧出行。

雖說當前威馬只處在第一階段,但威馬已經在圍繞智慧出行於各個環節佈局。據《車壹條》瞭解,除了兼併重組產能過剩車企,威馬還在大資料、融資租賃和金融領域註冊了公司,在當前火熱的共用汽車領域也有佈局。

而在即將召開的上海國際車展前夕,威馬汽車還將在今年4月推出出行服務的首款產品——威馬充電服務,力圖使威馬成為充電運營商的最大用戶。

“事實上,威馬對電動車產品的銷售利潤貢獻並未抱太大希望,只要不賠本就行。”陸斌說,未來威馬汽車的主要利潤點將在充電、出行服務、融資租賃等多點開花,像“小米”一樣通過構建生態圈,實現利潤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選擇的溫州生產基地也別有深意。該基地位於溫州的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屬於一個半封閉的小島,非常適合建立無人駕駛試驗區。而威馬也試圖在此建立國內首家半封閉無人駕駛試驗基地,將此打造為智慧交通產業園,為智慧城市提供樣板。

無疑在這個產業園區內,需要有互聯互通的純電動汽車,也需要有智慧互聯功能的傳統燃油車,更需要搭載互聯網和新能源技術的公交出行工具。由此可以看出,威馬開啟買買買模式實際上是在布一個很大的局。

力圖使威馬成為充電運營商的最大用戶。

“事實上,威馬對電動車產品的銷售利潤貢獻並未抱太大希望,只要不賠本就行。”陸斌說,未來威馬汽車的主要利潤點將在充電、出行服務、融資租賃等多點開花,像“小米”一樣通過構建生態圈,實現利潤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選擇的溫州生產基地也別有深意。該基地位於溫州的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屬於一個半封閉的小島,非常適合建立無人駕駛試驗區。而威馬也試圖在此建立國內首家半封閉無人駕駛試驗基地,將此打造為智慧交通產業園,為智慧城市提供樣板。

無疑在這個產業園區內,需要有互聯互通的純電動汽車,也需要有智慧互聯功能的傳統燃油車,更需要搭載互聯網和新能源技術的公交出行工具。由此可以看出,威馬開啟買買買模式實際上是在布一個很大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