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GTA5在這6點上輸給看門狗2(內附GTA5和看門狗2對比視頻)

雖說同類型遊戲之間的比較本質上沒多大意義,但這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事兒。由R星打造的《GTA5》最早是發佈在上一時代主機平臺上的作品,預算龐大。而次時代新作《看門狗2(Watch Dogs 2)》在發售之初因其開放世界設定和犯罪元素被評論家描述為“《GTA5》的駭客變式”。

客觀上講,《看門狗2》雖然駕駛手感仍不盡如人意,角色塑造上也差點兒火候,可還稱得上是近幾年來最有趣的開放世界遊戲之一。較之其前作“縮水狗”,《看門狗2》在輿論上也取得了非常令人滿意的成績。

然而若作總體比較,它還是無法打破《GTA5》締造的傳奇。不過,《看門狗2》真的就哪兒哪兒都輸給《GTA5》了嗎?

我們給出的答案是:真不一定。比如下頭外媒總結出的這六點,《看門狗2》就好過《GTA5》。

6、更易掌控的城市地圖面積

雖然不少玩家都很喜歡探索《GTA5》中的洛聖都(Los Santos)及其周邊地區,

但老實說這開放世界尺寸大得有些讓人難以消化了:每一天洛聖都中都有那麼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在上演,你真的Hold得住嗎?

不誇張地講,你要是想徹底摸清洛聖都的門道,花多少時間都不嫌多。而《GTA5》這種題材的遊戲無疑是為心智成熟的玩家準備的,那麼問題就來了:那些已經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成年人真的有那麼多的空閒和心思去一探究竟嗎?

相比之下,《看門狗2》中的三藩市就更濃縮,也更易get重點。最難得的是開發團隊在對真實三藩市進行“改建”的情況下仍保留了其真實感。就算你是個從來沒去過美國的波蘭人,對三藩地標也所知有限,仍能在穿梭於各色建築之間時收穫極大樂趣(雖然其駕駛手感比《GTA5》還差一截)。如若經過現實存在的知名地區,如矽谷或阿爾卡特拉斯島會覺得超酷,但相信最令大家記憶深刻的還是駛過金門大橋的時候吧!

此外,對這些“景點”施加破壞也同樣很有趣。

5、種族多樣性

誠然,每個人種都在《GTA5》中露過了臉,但較真起來,Franklin是唯一戲份較多的非白人角色,而且他的劇情本身並不能激起玩家任何有價值的種族問題思考。

Franklin最初住在貧民區,

後來搬到了郊區,總體上沒太大變化。與其說這種設計是“對真實的刻畫”,還不如乾脆將之歸類為編劇的偷懶行為。此外,其他角色在對Franklin說話時會採用和平時不一樣的方式,仿佛他聽不懂英語一般,這種新聞本身就是一種種族歧視。別誤會,這樣講並不是在說Franklin這人不好,只是他在《GTA5》中確實混得沒啥進步。

而《看門狗2》裡的Marcus和Horatio則不然,他們是非裔美國人在技術領域的優秀代表,而非裔美國人則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這也是他們能一拍即合、從此相互溫暖的原因所在。其中Horatio這個角色尤其值得注意,因為他對白人同事的說話方式也是和平時不同的。

Horatio試圖將自己的言談舉止盡可能地向白人靠攏,這樣雖然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卻是他在白人程式師主導的環境下生存的唯一方式。好在最後這一問題在“Limp Nudle”任務中得到了解決。

4、與任務設計關聯的創新遊戲機制

這可能是最有爭議的一個部分,因為已經有太多玩家在抱怨《看門狗2》的駭客遊戲充分性太高,而且有些簡化過度。但老實講,這種謎題設計方式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加入時間限制或敵人槍藥橫飛、子彈擦過頭皮的驚險環境的情況下。

雖說厘清大量電線是件惱火事兒,但換個角度看,這種玩法也展現出了些許創新之處:有時,你需要用無人機接近佈滿電線的建築物頂部,而有時則得親身潛入伺服器機房,還有時得前兩者結合才能完成任務。能想出這些名堂至少還是要有點兒創造力的,至少《看門狗》初代在這塊兒做得差很多——當然,其他部分也沒多好。

《看門狗2》任務本身的內容也很新鮮有趣,雖然要潛行好往往得花上些功夫,即便有時你再小心都會被發現,有時你再暴露敵人也當沒看見。

3、強大的播放清單/無線電廣播節目自訂功能

《看門狗2》中,當Marcus入侵!NViTE時,他讓隊友Sitara給他播放點兒“新鮮的東西”,接著,幾乎是話音剛落,Eric B. & Rakim的經典歌曲《Don't Sweat the Technique》就響了起來。這個片段真心超級酷,讓人聯想到《黑道聖徒3(Saints Row: The Third)》裡主角在跳出飛機去攪亂頂樓派對的一瞬間響起的Kanye West的《Power》。

更酷的是,《看門狗2》玩家可以自訂播放清單,在執行暗殺任務或閒逛三藩市街頭時聽到自己最喜歡的歌曲。

有得聽總比耳朵空著強——這也是《GTA5》開發團隊特地為部分枯燥乏味的任務加入配樂的原因。只不過育碧注意到了這一點並順勢將之發揚光大了。流行、嘻哈、搖滾、薩爾薩、電音甚至古典樂……總有一款適合你!何不來試試呢?

2、用腦力和體力掀起反叛潮流

除非你也是金字塔頂端那1%的職場精英,不然或多或少都會對那些人尖兒羡慕、嫉妒、恨。這句話對資本主義社會那些甘作商業巨頭傀儡的單純政治家也適用。因此,相信《看門狗2》的這種主題會讓玩家們難以拒絕的。

《看門狗2》幾乎每個主要任務都成功展現了三藩市商業文化和資本主義的一個側面,即便看板上不起眼的噴繪都彰顯著主角們的反叛精神。你在遊戲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開啟民智”,讓大家知道“他們以為的並不等同於事實”。

DedSec的存在方式難免讓人想起戰後法國的國際情境主義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們和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觀點:人們需要通過製造或輕微,或重大的日常越界行為來打破現實,證明生活有不同的可能性。

雖然《GTA5》允許玩家殺掉社交媒體巨頭Life Invader的創立者,但這本質上已經不是私人化的行為了:你把這座骯髒“巨塔”的種種內幕揭露給大眾看,然後將之一塊兒磚、一塊兒磚地轟成了渣渣。雖然在這種設計下,玩家的行為能得到及時回饋,而且成為大英雄本身也能給人帶來相當的滿足感,但往往那些在困境中默默堅挺的小人物更值得我們注意和褒揚。

1、強有力的女性角色——Sitara Dhawan

《看門狗2》裡27歲的活泛熟☆禁☆女Sitara大概是每個GEEK的夢中情人吧:漂亮、聰穎、富於藝術氣質且很懂科技。她出生于加爾各答的一個富裕家庭,深諳印度料理之道,心血來潮時還會測測Marcus的怪咖屬性。當年,Sitara果斷對循規蹈矩的職業生涯say no——這不僅激怒了她的父母,還向他們心目中的資本主義觀念發起了挑戰。

除開上述種種,Sitara本身的親和力和對身邊人的關懷就足夠讓她成為一個“萬人迷”了。既不對成績自滿、也不因失敗灰心,Sitara總是發自內心地相信她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當然,Sitara還有性☆禁☆感的身材,但比起發揮這種先天優勢,她更善於用頭腦辦事,這是真正值得佩服的地方。

料想《GTA5》若是引入一名強大的女性角色還能更上一層樓,畢竟像Franklin姨媽或Michael的老婆那種女人實在太膚淺了。

看門狗2和GTA5對比視頻

文章來自遊迅網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而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而非裔美國人則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這也是他們能一拍即合、從此相互溫暖的原因所在。其中Horatio這個角色尤其值得注意,因為他對白人同事的說話方式也是和平時不同的。

Horatio試圖將自己的言談舉止盡可能地向白人靠攏,這樣雖然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卻是他在白人程式師主導的環境下生存的唯一方式。好在最後這一問題在“Limp Nudle”任務中得到了解決。

4、與任務設計關聯的創新遊戲機制

這可能是最有爭議的一個部分,因為已經有太多玩家在抱怨《看門狗2》的駭客遊戲充分性太高,而且有些簡化過度。但老實講,這種謎題設計方式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加入時間限制或敵人槍藥橫飛、子彈擦過頭皮的驚險環境的情況下。

雖說厘清大量電線是件惱火事兒,但換個角度看,這種玩法也展現出了些許創新之處:有時,你需要用無人機接近佈滿電線的建築物頂部,而有時則得親身潛入伺服器機房,還有時得前兩者結合才能完成任務。能想出這些名堂至少還是要有點兒創造力的,至少《看門狗》初代在這塊兒做得差很多——當然,其他部分也沒多好。

《看門狗2》任務本身的內容也很新鮮有趣,雖然要潛行好往往得花上些功夫,即便有時你再小心都會被發現,有時你再暴露敵人也當沒看見。

3、強大的播放清單/無線電廣播節目自訂功能

《看門狗2》中,當Marcus入侵!NViTE時,他讓隊友Sitara給他播放點兒“新鮮的東西”,接著,幾乎是話音剛落,Eric B. & Rakim的經典歌曲《Don't Sweat the Technique》就響了起來。這個片段真心超級酷,讓人聯想到《黑道聖徒3(Saints Row: The Third)》裡主角在跳出飛機去攪亂頂樓派對的一瞬間響起的Kanye West的《Power》。

更酷的是,《看門狗2》玩家可以自訂播放清單,在執行暗殺任務或閒逛三藩市街頭時聽到自己最喜歡的歌曲。

有得聽總比耳朵空著強——這也是《GTA5》開發團隊特地為部分枯燥乏味的任務加入配樂的原因。只不過育碧注意到了這一點並順勢將之發揚光大了。流行、嘻哈、搖滾、薩爾薩、電音甚至古典樂……總有一款適合你!何不來試試呢?

2、用腦力和體力掀起反叛潮流

除非你也是金字塔頂端那1%的職場精英,不然或多或少都會對那些人尖兒羡慕、嫉妒、恨。這句話對資本主義社會那些甘作商業巨頭傀儡的單純政治家也適用。因此,相信《看門狗2》的這種主題會讓玩家們難以拒絕的。

《看門狗2》幾乎每個主要任務都成功展現了三藩市商業文化和資本主義的一個側面,即便看板上不起眼的噴繪都彰顯著主角們的反叛精神。你在遊戲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開啟民智”,讓大家知道“他們以為的並不等同於事實”。

DedSec的存在方式難免讓人想起戰後法國的國際情境主義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們和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觀點:人們需要通過製造或輕微,或重大的日常越界行為來打破現實,證明生活有不同的可能性。

雖然《GTA5》允許玩家殺掉社交媒體巨頭Life Invader的創立者,但這本質上已經不是私人化的行為了:你把這座骯髒“巨塔”的種種內幕揭露給大眾看,然後將之一塊兒磚、一塊兒磚地轟成了渣渣。雖然在這種設計下,玩家的行為能得到及時回饋,而且成為大英雄本身也能給人帶來相當的滿足感,但往往那些在困境中默默堅挺的小人物更值得我們注意和褒揚。

1、強有力的女性角色——Sitara Dhawan

《看門狗2》裡27歲的活泛熟☆禁☆女Sitara大概是每個GEEK的夢中情人吧:漂亮、聰穎、富於藝術氣質且很懂科技。她出生于加爾各答的一個富裕家庭,深諳印度料理之道,心血來潮時還會測測Marcus的怪咖屬性。當年,Sitara果斷對循規蹈矩的職業生涯say no——這不僅激怒了她的父母,還向他們心目中的資本主義觀念發起了挑戰。

除開上述種種,Sitara本身的親和力和對身邊人的關懷就足夠讓她成為一個“萬人迷”了。既不對成績自滿、也不因失敗灰心,Sitara總是發自內心地相信她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當然,Sitara還有性☆禁☆感的身材,但比起發揮這種先天優勢,她更善於用頭腦辦事,這是真正值得佩服的地方。

料想《GTA5》若是引入一名強大的女性角色還能更上一層樓,畢竟像Franklin姨媽或Michael的老婆那種女人實在太膚淺了。

看門狗2和GTA5對比視頻

文章來自遊迅網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而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