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追龍》復興港片,老傳奇寰宇國際(01046)卻改做金融了

長達八天的2017年國慶檔終於落下帷幕,中國國慶檔電影票房創下了26億元的新紀錄,畢竟以往中國國慶檔票房從未能突破20億元大關。

貓眼專業版即時票房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10月1日至8日,

全國票房累計達26.2億元,如果加上此次國慶檔部分主力新片上映首日的9月29日和30日,總票房則超過了30億元,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去年國慶檔總票房僅為15.8億元。

出人意料的是,王晶導演的新片《追龍》在這場國慶廝殺中突出重圍,顛覆了人們對王晶的印象。作為被人稱作“爛片之王”、曾只花幾天就拍出一部電影的香港導演,王晶罕見走心地拍出《追龍》,週期兩年,投資2億元。

在對1991年兩部經典人物傳記片《跛豪》和《五億探長雷洛傳》的IP整合基礎上,王晶拉來甄子丹飾演香港現代史上著名大毒梟“跛豪”,劉德華則時隔26年後再度飾演雷洛。《追龍》儘管未能超越前作,卻也令人刮目相看。《追龍》豆瓣評分7.6,超過《羞羞的鐵拳》和《英倫對決》,

位居國慶檔影片之首,口碑爆棚。

截至2017年10月8日,《追龍》以3.97億票房,排在《羞羞的鐵拳》(14.63億)和《英倫對決》(4.45億)之後,位列第三。

連漲三天

王晶在《跛豪》、《五億探長雷洛傳》上映二十六年後用《追龍》重現港式黑幫片的浪漫主義精髓,身邊卻沒了不少當初同行者的身影,比如這幾個交易日港股漲幅榜上的焦點——寰宇國際金融(01046)。沒錯,它就是那個過去港片片頭常出現的“寰宇”,就是那個當年以《少林足球》獲得超過6000萬票房,

成為當時香港史上最高票房華語電影的寰宇。

寰宇旗下的寰宇娛樂有限公司是當年香港電影界的領頭羊,從90年代末開始投資製作電影,至今已製作超過50部華語影片。寰宇娛樂早年投資製作的《少林足球》是香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華語影片,後來陸續出品過《風雲》、《旺角黑夜》、《男兒本色》等多部優秀的高票房作品。

時過境遷,如今它已從電影公司搖身一變成金融公司。

寰宇國際的上漲從10月6日開始,當天該股收盤價為0.55港元,漲15.79%;10月9日,寰宇國際高居漲幅榜榜首,截至收盤,升幅達到36.36%,報0.75港元;截至10月10日收盤,寰宇國際升8.00%,報0.81港元,成交量為8213.1萬股,涉資6477.37萬港元。

寰宇國際金融日K圖

連漲三天,緣于公司創始人、主席兼執行董事林小明的增持。最新消息顯示,林小明已於2017年10月6日按均價每股股份約0.48港元收購公司合共1.21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本的約14.21%。緊隨收購事項後,林小明及其連絡人將持有合共1.38億股股份,占公司於公佈日期全部已發行股本的約16.21%。

林小明也是個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他在1986年與妻子趙雪英創立了寰宇鐳射錄影有限公司,當時寰宇還只是一家小型錄影發行商。九十年代中後期,寰宇開始涉獵電影製作與發行,通過把電影版權轉售給國內音像出版社,借此建立新發行網路,並成立世紀創作室有限公司、縱橫製作有限公司、數碼節目製作有限公司和寰宇影像國際等公司進行電影製作。1999年,寰宇國際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寰宇製作的電影不乏精品,比如《少林足球》、《雙雄》,《三岔口》等,其背後還有超過2500套電影節目的龐大電影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早已不是寰宇的唯一代名詞,翻閱財報,發現如今寰宇的收入主要來自六大部分:證券經紀及孖展融資業務;電影發行及放映、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光學、鐘錶及珠寶產品貿易、批發及零售;證券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物業租賃及放貸業務。

其中電影發行及放映、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仍是收入大頭,2017年上半年,寰宇的電影分部收益為1.39億港元,占總收益的59.92%;但2008年的財報中,電影分部收益占總收益的83.91%。十年間,寰宇對電影業務的態度轉變可見一斑。

實際上,從2015年收購中國建信(前稱永鋒證券)的證券經紀和融資業務開始,寰宇就開始了進軍金融服務的道路。2016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寰宇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17年1月,寰宇宣佈將202部電影版權出售給愛奇藝,獲得一次性收入1.7億港元。所得淨額擬主要用於發展證券交易及孖展融資業務。賣了片庫沒幾天,1月18日,寰宇再次宣佈擬配售3.2億股籌資1.59億港元,用於發展集團的孖展融資業務。

金融路漫漫

電影營收難,在投身金融之前,寰宇走了不少彎路。

一開始,它是嘗試縱向或橫向地擴展自己的產業鏈覆蓋:2013年底,寰宇向持有貴州多彩城52%權益的兩公司發行可換股票據,欲引入兩個貴州民企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根據協定,寰宇可以在城內供遊客參觀的電影特效製作基地,電影拍攝基地,電影創作、演出及製作人才的培訓基地及3D、4D高級影院等等。不過這筆交易最終沒有達成。

2014年下半年,寰宇表示擬開拓汽車租賃業務,收購中港手錶業務,眼鏡架生產業務,以及組合資娛樂企業來拓展其中港娛樂業務,不過最後汽車租賃沒有後文,眼鏡架生產談判也終止。

2015年,寰宇轉而涉足眼鏡產品零售連鎖業務,分別收購了香港茂昌眼鏡和海越的權益,用可換股票據的方式增持了寰宇鐘錶。8月份的時候先後收購了彩耀國際娛樂和股份以及永鋒證券。10月份,購入教育及培訓業務公司愛拼集團51%的股權。

歷經這幾次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收購之後,直到2016年,寰宇才踏上了金融之路,為表決心,還在名字中加入了“金融”二字。

通過收購中國建新,寰宇擁有了開展證券經紀和融資等業務資格,獲得1、4號牌照。此外,寰宇還與富途證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資本運作方面,這幾年寰宇也逐漸培養出自己的融資“風格”。

先是2013年6月中旬,林小明以180萬港元價格出售大嶼山物業,公告稱籌得的資金將用作集團營運或製作電影及電視連續劇。僅僅兩天之後,林小明又抵押了自己手上的所有股份(約占總股本50.19%)向金利豐貸了1個多億。8月初,宣佈更換財務總監。9月17日配售3.42億份0.25元行使價兩年期認股權證。10月3日宣佈林小明0.27元場外協議賣出了5億股,籌得資金的淨額約為1.31億,還了之前借的錢,林的持股量由原來的50.16%降到了20.97%。這套動作搞完之後,截止14年底,寰宇國際陸續發行可換股票據、出售物業、轉讓合資公司持股以及進行了兩次配股。

到了2015年,公司的舉動開始愈發耐人尋味。3月份,股份十合一,每股面值0.19港元削減到0.01港元; 5月份宣佈1供2籌了3億港元,每手買賣單位由5000股變成15000股。2016年3月份,再一次十合一;4月份宣佈更換會計事務所,由原來的四大之一普華永道換成了名聲遠不如前者的國富浩華;8月底再次1供2,籌了2億多港元。

除了合股供股,這兩年期間寰宇還進行了三次配股。頻繁的資本運作,讓不少投資者選擇對這檔股票敬而遠之。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曾經有人用這八個字概括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獨樹一幟的質感,近二十年過去,盛況難以再現,當初叱吒香港影壇的那些公司也各有天命——嘉禾變成了“橙天嘉禾”(01132);原先的邵氏兄弟2009年時宣佈退市,現在的邵氏兄弟(00953)是2016年重新借殼上市,和TVB一道都歸了內地媒體大亨黎瑞剛;英皇(00163)和中國星(00326)在各自的小角落,電影製作都不是什麼主要業務;黃百鳴賣掉大部分自己一手創建的天馬影視(01326)股份;寰亞傳媒(08075)和比高集團(08220),則市值均不達10億港元。

《追龍》講述了一代梟雄的崛起和隕落,透過《追龍》,誰說不能看到時代變幻中香港電影公司的浮沉?

他在1986年與妻子趙雪英創立了寰宇鐳射錄影有限公司,當時寰宇還只是一家小型錄影發行商。九十年代中後期,寰宇開始涉獵電影製作與發行,通過把電影版權轉售給國內音像出版社,借此建立新發行網路,並成立世紀創作室有限公司、縱橫製作有限公司、數碼節目製作有限公司和寰宇影像國際等公司進行電影製作。1999年,寰宇國際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寰宇製作的電影不乏精品,比如《少林足球》、《雙雄》,《三岔口》等,其背後還有超過2500套電影節目的龐大電影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早已不是寰宇的唯一代名詞,翻閱財報,發現如今寰宇的收入主要來自六大部分:證券經紀及孖展融資業務;電影發行及放映、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光學、鐘錶及珠寶產品貿易、批發及零售;證券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物業租賃及放貸業務。

其中電影發行及放映、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仍是收入大頭,2017年上半年,寰宇的電影分部收益為1.39億港元,占總收益的59.92%;但2008年的財報中,電影分部收益占總收益的83.91%。十年間,寰宇對電影業務的態度轉變可見一斑。

實際上,從2015年收購中國建信(前稱永鋒證券)的證券經紀和融資業務開始,寰宇就開始了進軍金融服務的道路。2016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寰宇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17年1月,寰宇宣佈將202部電影版權出售給愛奇藝,獲得一次性收入1.7億港元。所得淨額擬主要用於發展證券交易及孖展融資業務。賣了片庫沒幾天,1月18日,寰宇再次宣佈擬配售3.2億股籌資1.59億港元,用於發展集團的孖展融資業務。

金融路漫漫

電影營收難,在投身金融之前,寰宇走了不少彎路。

一開始,它是嘗試縱向或橫向地擴展自己的產業鏈覆蓋:2013年底,寰宇向持有貴州多彩城52%權益的兩公司發行可換股票據,欲引入兩個貴州民企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根據協定,寰宇可以在城內供遊客參觀的電影特效製作基地,電影拍攝基地,電影創作、演出及製作人才的培訓基地及3D、4D高級影院等等。不過這筆交易最終沒有達成。

2014年下半年,寰宇表示擬開拓汽車租賃業務,收購中港手錶業務,眼鏡架生產業務,以及組合資娛樂企業來拓展其中港娛樂業務,不過最後汽車租賃沒有後文,眼鏡架生產談判也終止。

2015年,寰宇轉而涉足眼鏡產品零售連鎖業務,分別收購了香港茂昌眼鏡和海越的權益,用可換股票據的方式增持了寰宇鐘錶。8月份的時候先後收購了彩耀國際娛樂和股份以及永鋒證券。10月份,購入教育及培訓業務公司愛拼集團51%的股權。

歷經這幾次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收購之後,直到2016年,寰宇才踏上了金融之路,為表決心,還在名字中加入了“金融”二字。

通過收購中國建新,寰宇擁有了開展證券經紀和融資等業務資格,獲得1、4號牌照。此外,寰宇還與富途證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資本運作方面,這幾年寰宇也逐漸培養出自己的融資“風格”。

先是2013年6月中旬,林小明以180萬港元價格出售大嶼山物業,公告稱籌得的資金將用作集團營運或製作電影及電視連續劇。僅僅兩天之後,林小明又抵押了自己手上的所有股份(約占總股本50.19%)向金利豐貸了1個多億。8月初,宣佈更換財務總監。9月17日配售3.42億份0.25元行使價兩年期認股權證。10月3日宣佈林小明0.27元場外協議賣出了5億股,籌得資金的淨額約為1.31億,還了之前借的錢,林的持股量由原來的50.16%降到了20.97%。這套動作搞完之後,截止14年底,寰宇國際陸續發行可換股票據、出售物業、轉讓合資公司持股以及進行了兩次配股。

到了2015年,公司的舉動開始愈發耐人尋味。3月份,股份十合一,每股面值0.19港元削減到0.01港元; 5月份宣佈1供2籌了3億港元,每手買賣單位由5000股變成15000股。2016年3月份,再一次十合一;4月份宣佈更換會計事務所,由原來的四大之一普華永道換成了名聲遠不如前者的國富浩華;8月底再次1供2,籌了2億多港元。

除了合股供股,這兩年期間寰宇還進行了三次配股。頻繁的資本運作,讓不少投資者選擇對這檔股票敬而遠之。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曾經有人用這八個字概括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獨樹一幟的質感,近二十年過去,盛況難以再現,當初叱吒香港影壇的那些公司也各有天命——嘉禾變成了“橙天嘉禾”(01132);原先的邵氏兄弟2009年時宣佈退市,現在的邵氏兄弟(00953)是2016年重新借殼上市,和TVB一道都歸了內地媒體大亨黎瑞剛;英皇(00163)和中國星(00326)在各自的小角落,電影製作都不是什麼主要業務;黃百鳴賣掉大部分自己一手創建的天馬影視(01326)股份;寰亞傳媒(08075)和比高集團(08220),則市值均不達10億港元。

《追龍》講述了一代梟雄的崛起和隕落,透過《追龍》,誰說不能看到時代變幻中香港電影公司的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