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的痕跡:高蹺舞 中國傳統民俗表演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紮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踩高蹺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踩高蹺濃妝豔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

小時候在老家也會經常看到,那時很崇拜高蹺上的藝人, 可惜現在越來越少見了。

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

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歷史發展

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

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西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漢魏六朝百紅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
由嗩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北京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紮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

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傳承現狀

高郵臨澤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高郵市臨澤鎮

臨澤高蹺是高郵市臨澤鎮地區著名的民俗文化活動,具有傳統戲曲的成分與雜技類的競技專案元素。臨澤高蹺已傳承450多年的歷史,肇始於明代,發展於清代,興盛於民國時期,復興於20世紀八十年代,發展傳承至今,屬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臨澤高蹺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開幕式表演,並獲得優秀節目獎,另外還先後應邀參加揚州世界運河博覽會以及高郵市舉辦的中國郵文化節和中國雙黃鴨蛋節等主題活動的表演,備受人們的喜愛。

高蹺走獸: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藝術是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廟會文化活動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現在規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高蹺走獸

高蹺走獸由獸頭、獸身和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二人足踩高蹺同演騎獸狀,演員負重荷,按曲牌節拍行走。輔助配樂由鑼鼓、花鼓等打擊樂器組成。人及獸的造形奇特,在鼓樂聲中行進時,氣勢宏偉,十分壯觀。現有的走獸形象基本都由古時流傳下來,雖經多次修補,原貌仍存。其獸頭和獸身由技術很高的藝人做出模型,用麻絲、麻紙、細繩、細竹、鐵絲、布料等縫製和綁縛而成,並塗以五顏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分為南、北陽城,北陽城的走獸包括:獨角獸、貅狼、麒麟、竹馬、貓等,南陽城的走獸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海城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海城市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悠久,清代文獻資料顯示其可考的歷史有三百餘年。

海城高蹺

清末海城高蹺日見成熟,形成一支職業半職業的藝人隊伍。藝人們身懷絕技,各有千秋,故其傳承譜系蔚為壯觀。從1820年的第一代傳人小金子、大來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紅、粉、黃、藍、白、青六朵菊花(藝名),1902年第三代的張久榮(藝名白菜心),1940年第四代的吳奎一(號抓地虎)、王鳳翔(號滾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連成(號王小辮),1970年第六代的陳士友(小生)、秦麗(小旦)等,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高蹺藝人。

海城高蹺秧歌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歡騰、奔放、熱烈、火爆是其基調,優美、抒情、風趣、詼諧是其特色,二者的統一構成海城高蹺秧歌的藝術特徵,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蹺秧歌的表演中,氣勢恢宏的大場和輕快細膩的小場包括了音樂、舞蹈、雜技、戲曲等多種形式,構成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性民間廣場藝術。海城高蹺秧歌不僅在當地,而且在國內外都有廣泛影響。1988年它在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大賽中一舉奪冠,1997年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盛大演出,其表演獨樹一幟,顯示出東北地區高蹺秧歌的特色。

遼西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錦州市

據可考史料,遼西高蹺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遼西高蹺秧歌的特點是蹺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公分,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因蹺高且富彈性,舞者為保持全身平衡,雙臂必須上下不停擺動,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構成遼西高蹺“大大舞”的基本動律。也因為蹺高,遼西高蹺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別、擰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態,動作瀟灑漂亮,場面熱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現了遼西人的豪邁性格。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範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群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

苦水高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永登縣

苦水高高蹺

甘肅省永登縣苦水街高高蹺,起源於元末明初,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高高蹺是當地一門祖輩相傳的民間表演藝術,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社火中一個傳統的保留節目。表演者穿上傳統的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劇中人物的臉譜,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蹺,排成長隊,在太平鼓隊強大陣容的引導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蹺蹺腿的高度達3至3.3米,居全國之冠。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傳承意義

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諧,同時還體現了當地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美好願望。時下,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況,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實施搶救和傳承。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上曾輝煌一時,並一直在民間傳承不絕。但是由於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著廣泛的群眾影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的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苦水高高蹺面臨傳承窘境,表演人員心理不穩定,舞種生存遇到危機,需要有關部門投入財力、人力、物力進行發掘和保護。

你們那還能見到高蹺舞嗎?

備受人們的喜愛。

高蹺走獸: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藝術是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廟會文化活動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現在規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高蹺走獸

高蹺走獸由獸頭、獸身和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二人足踩高蹺同演騎獸狀,演員負重荷,按曲牌節拍行走。輔助配樂由鑼鼓、花鼓等打擊樂器組成。人及獸的造形奇特,在鼓樂聲中行進時,氣勢宏偉,十分壯觀。現有的走獸形象基本都由古時流傳下來,雖經多次修補,原貌仍存。其獸頭和獸身由技術很高的藝人做出模型,用麻絲、麻紙、細繩、細竹、鐵絲、布料等縫製和綁縛而成,並塗以五顏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分為南、北陽城,北陽城的走獸包括:獨角獸、貅狼、麒麟、竹馬、貓等,南陽城的走獸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海城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海城市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悠久,清代文獻資料顯示其可考的歷史有三百餘年。

海城高蹺

清末海城高蹺日見成熟,形成一支職業半職業的藝人隊伍。藝人們身懷絕技,各有千秋,故其傳承譜系蔚為壯觀。從1820年的第一代傳人小金子、大來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紅、粉、黃、藍、白、青六朵菊花(藝名),1902年第三代的張久榮(藝名白菜心),1940年第四代的吳奎一(號抓地虎)、王鳳翔(號滾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連成(號王小辮),1970年第六代的陳士友(小生)、秦麗(小旦)等,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高蹺藝人。

海城高蹺秧歌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歡騰、奔放、熱烈、火爆是其基調,優美、抒情、風趣、詼諧是其特色,二者的統一構成海城高蹺秧歌的藝術特徵,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蹺秧歌的表演中,氣勢恢宏的大場和輕快細膩的小場包括了音樂、舞蹈、雜技、戲曲等多種形式,構成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性民間廣場藝術。海城高蹺秧歌不僅在當地,而且在國內外都有廣泛影響。1988年它在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大賽中一舉奪冠,1997年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盛大演出,其表演獨樹一幟,顯示出東北地區高蹺秧歌的特色。

遼西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錦州市

據可考史料,遼西高蹺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遼西高蹺秧歌的特點是蹺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公分,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因蹺高且富彈性,舞者為保持全身平衡,雙臂必須上下不停擺動,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構成遼西高蹺“大大舞”的基本動律。也因為蹺高,遼西高蹺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別、擰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態,動作瀟灑漂亮,場面熱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現了遼西人的豪邁性格。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範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群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

苦水高高蹺: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永登縣

苦水高高蹺

甘肅省永登縣苦水街高高蹺,起源於元末明初,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高高蹺是當地一門祖輩相傳的民間表演藝術,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社火中一個傳統的保留節目。表演者穿上傳統的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劇中人物的臉譜,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蹺,排成長隊,在太平鼓隊強大陣容的引導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蹺蹺腿的高度達3至3.3米,居全國之冠。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傳承意義

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諧,同時還體現了當地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美好願望。時下,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況,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實施搶救和傳承。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上曾輝煌一時,並一直在民間傳承不絕。但是由於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著廣泛的群眾影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的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苦水高高蹺面臨傳承窘境,表演人員心理不穩定,舞種生存遇到危機,需要有關部門投入財力、人力、物力進行發掘和保護。

你們那還能見到高蹺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