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我五分鐘,還你一個魅力武威!

如果流浪是你的天賦

那麼你一定是我最美的追逐

誰帶我踏上孤獨的絲路

追逐你的腳步

誰帶我離開孤獨的絲路

感受你的溫度

……

古時,它是涼州,是“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西北軍政中心、是“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西北商埠重鎮;

今朝,它是武威,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對外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城”……

它叫武威,絲綢之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只要你來,定會給你驚喜!

美景怡人

雷台公園,位於武威市北關中路,主要標誌為銅奔馬“馬踏飛燕”。公園內設有絲綢之路群雕、詩思入涼州書畫院、天馬來儀群雕、九天靈泉瀑布假山、觀瀑榭、西涼樂園歌舞廳、把盞聽濤閣、醉聽堂、五神宮、八仙閣、仙泉亭等30多個。

水上有石拱橋8座,其中雷台湖是本園主要旅遊景點,湖中有雷台,黃土壘築,上有雷祖廟,為清代建築。周圍多泉,匯流成湖。湖周楊柳,台上古柏巨槐,翳天避日。

武威沙漠公園,位於武威市城東19公里處,地處騰格里拉沙漠的邊緣,是一座集大漠風光、草原情韻、園林景致之大成的中國第一座沙漠公園。

現已成為一座融大漠風光、草原風情、園林特色為一體的遊覽勝地。

公園初建於1986年。放眼四望,滿園裡開滿了馬蘭花、長穗歸檉柳花、沙棗花、野枸杞花、白刺花、花棒等。面對這已綠色為基調的五彩繽紛的世界,會使人完全忘記這裡是沙漠。沙漠公園裡不但有成片的白蠟、椿樹、柳樹、文冠果,還有稀有瀕危的荒漠植物包大寧、刺山柑、山冬青、白梭梭等。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

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

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武威文廟,位於涼州城區東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官,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整個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

明清之際被謄為“隴右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方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武威鳩摩羅什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譯家之首鳩摩羅什祖師初入內地譯經弘法演教之所,姚秦時高僧雲集,慕羅什而駐足於此者,絡繹不絕。

羅什寺歷經滄桑,多劫多難。殿宇僧舍無一倖存,現僅存的羅什塔,即羅什祖師圓寂荼毗後“薪滅形碎,唯舌不壞”之舌舍利塔。雖風塵滿面,仍挺立如初。

白塔寺,又稱百塔寺,位於武威市南約20公里處的白塔村,為紀念西藏納入祖國版圖,當地人民政府在原白塔寺的遺址上,于2004重修了這座白塔寺。武威白塔寺,藏語稱作“謝爾智白代”,即東部幻化寺,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

白塔寺遺址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築構成。是元代時涼州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號稱“涼州佛城”。塔白塔寺遺址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國元代祖國統一的歷史見證。其建築形制和出土遺物對研究藏傳佛教寺院佈局、藏傳佛教傳播等有很高價值。

美食撩人

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爺天爺大大下,月餅蒸上車輪子大,小夥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餅,足有十來八公斤,像小汽車輪子似的。

民勤羊肉,民勤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北三面被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沙漠氣候與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獨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輕、蛋白質含量高、肉內脂肪適中,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等很多優點。

武威面皮子,是一種麵粉製作、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的特色食品,獨特之處是把麵粉通過泡洗過濾工藝分離出蛋白質和澱粉,再上籠熱蒸成麵筋和半透明的面皮。吃時澆上特製的湯料,其口感酸辣涼爽,柔韌可口,在武威極受食客喜愛。

涼州“三套車”,是指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速食。

涼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離不開的桌上調味品。涼州熏醋採用多種上乘原料、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精釀而成。

此外還有米湯油饊子、撥魚子、沙棗發麵饃、山藥攪團等特色小吃,讓人口水直流。

美酒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武威盛產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中國葡萄酒的故鄉。早在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葡萄種苗,武威即種植葡萄、釀造葡萄美酒,成為歷朝貢品。此後,葡萄栽植和釀酒漸入中原,走向全國,但仍以涼州為佳。無數稱頌涼州葡萄酒的佳句絕唱,佐證著葡萄美酒造就了大涼州的繁榮昌盛。

以“相約葡萄酒城·共促開放合作”為主題的中國•河西走廊第六屆有機葡萄美酒節將於2016年9月6日在“中國葡萄酒城”武威市隆重開幕了。

坦途喜人

武威地處甘肅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鄰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地處亞歐大陸橋的咽喉位置,處於蘭州、白銀、銀川、西寧城市經濟圈的中心位置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中間地帶,是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

武威有兩個火車站,其中武威南站位於距離市區西南13公里的武南鎮,是蘭州以西最大的列車編組站,也是蘭新線和武威中衛鐵路的接點。而武威站就是一般的中間站,位於武威市內。

從蘭州、西安、銀川、烏魯木齊、北京西、上海等地出發的列車,都有經停武威南或武威的車次。

另外,國道312線貫穿武威全境,公路交通十分方便。位於市區南關西路的武威汽車站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個大站,日發班次90多個,主要通往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敦煌、白銀、銀川等地。

武威文廟,位於涼州城區東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官,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整個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

明清之際被謄為“隴右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方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武威鳩摩羅什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譯家之首鳩摩羅什祖師初入內地譯經弘法演教之所,姚秦時高僧雲集,慕羅什而駐足於此者,絡繹不絕。

羅什寺歷經滄桑,多劫多難。殿宇僧舍無一倖存,現僅存的羅什塔,即羅什祖師圓寂荼毗後“薪滅形碎,唯舌不壞”之舌舍利塔。雖風塵滿面,仍挺立如初。

白塔寺,又稱百塔寺,位於武威市南約20公里處的白塔村,為紀念西藏納入祖國版圖,當地人民政府在原白塔寺的遺址上,于2004重修了這座白塔寺。武威白塔寺,藏語稱作“謝爾智白代”,即東部幻化寺,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

白塔寺遺址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築構成。是元代時涼州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號稱“涼州佛城”。塔白塔寺遺址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國元代祖國統一的歷史見證。其建築形制和出土遺物對研究藏傳佛教寺院佈局、藏傳佛教傳播等有很高價值。

美食撩人

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爺天爺大大下,月餅蒸上車輪子大,小夥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餅,足有十來八公斤,像小汽車輪子似的。

民勤羊肉,民勤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北三面被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沙漠氣候與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獨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輕、蛋白質含量高、肉內脂肪適中,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等很多優點。

武威面皮子,是一種麵粉製作、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的特色食品,獨特之處是把麵粉通過泡洗過濾工藝分離出蛋白質和澱粉,再上籠熱蒸成麵筋和半透明的面皮。吃時澆上特製的湯料,其口感酸辣涼爽,柔韌可口,在武威極受食客喜愛。

涼州“三套車”,是指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速食。

涼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離不開的桌上調味品。涼州熏醋採用多種上乘原料、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精釀而成。

此外還有米湯油饊子、撥魚子、沙棗發麵饃、山藥攪團等特色小吃,讓人口水直流。

美酒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武威盛產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中國葡萄酒的故鄉。早在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葡萄種苗,武威即種植葡萄、釀造葡萄美酒,成為歷朝貢品。此後,葡萄栽植和釀酒漸入中原,走向全國,但仍以涼州為佳。無數稱頌涼州葡萄酒的佳句絕唱,佐證著葡萄美酒造就了大涼州的繁榮昌盛。

以“相約葡萄酒城·共促開放合作”為主題的中國•河西走廊第六屆有機葡萄美酒節將於2016年9月6日在“中國葡萄酒城”武威市隆重開幕了。

坦途喜人

武威地處甘肅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鄰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地處亞歐大陸橋的咽喉位置,處於蘭州、白銀、銀川、西寧城市經濟圈的中心位置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中間地帶,是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

武威有兩個火車站,其中武威南站位於距離市區西南13公里的武南鎮,是蘭州以西最大的列車編組站,也是蘭新線和武威中衛鐵路的接點。而武威站就是一般的中間站,位於武威市內。

從蘭州、西安、銀川、烏魯木齊、北京西、上海等地出發的列車,都有經停武威南或武威的車次。

另外,國道312線貫穿武威全境,公路交通十分方便。位於市區南關西路的武威汽車站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個大站,日發班次90多個,主要通往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敦煌、白銀、銀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