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故事」山裡老黃搬新家

沒有誰比老黃更熟悉高原村七組的土地,一草一木就像一本書,擺在眼前,只管去翻罷了。生於斯,長於斯,百年之後,魂歸於斯。五十知天命,黃國運堅信他的智慧。

黃國運與扶貧幹部在老家(左一為老黃)

“搬家?我是不會搬的,這輩子都不會搬。”坐在黑漆漆的屋子裡,老黃並沒有給扶貧幹部好臉色。來勸說像老黃一樣家庭條件差、居住條件惡劣的貧困戶搬進交鑰匙房,高原村黨支部書記全格榮不知道磨了多少次嘴皮子了。天色已經灰暗,

全格榮一行人只好悻悻而歸。陰雨天濕滑的路面上,早已看不清楚早晨他們踩下的腳印。

高原村有三條溝,觀音溝、三元溝、小火地溝,這三條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坡陡坎深,老黃就住在三元溝。眼下,年輕人都搬走了,只剩下老人,一半是眷戀,一半是無能為力,遇到颳風下雨,村幹部就直奔過來查看情況,除了搬出去,沒有更好的辦法。

扶貧幹部到老黃家進行收入測算

老黃也曾想搬出去,但微薄的收入,尷尬的家底讓他不得不把夢想咽進肚子裡,特別是多年前考上大學的兒子突然去世,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年輕時的不甘總會在老年變成偏執,做不到的就變成不想做。老黃覺得住在哪裡已經不重要了,

就在破破爛爛的土房子裡將就也是一輩子。而且,老黃不相信天上會掉下餡餅,會有人把鎮裡的一套新房分給他。老黃媳婦偷偷告訴全格榮,老黃這個人啥都好,就是固執。

老黃一生最佩服的是自家的牛,任勞任怨,日耕不輟的為他勞作。最近兩年,老黃有了第二樣佩服的東西,那就是鎮村的扶貧幹部。“經常來我家幫忙,你們到底圖啥?”嘴上這樣說,他的心裡已少了幾分抵觸情緒。

通往老黃老家的道路

2017年5月,乾旱的夏季,老黃生了一場重病,來回奔波於醫院,閉著眼就能走的山路也變得兇險陌生。第三次從家裡往醫院去的時候,全格榮幫忙叫來了一輛車,汽車行駛在剛剛擴建的寧兩二級路上,第一次感受到這般平穩的老黃有些欣喜。

路過籮牆灣,全格榮指了指安置點讓老黃看,十幾棟樓房錯落有致,雪白的牆壁,明亮的玻璃窗戶,從這裡步行到鎮衛生院只需要十來分鐘。老黃裹了裹衣服,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

“搬就搬吧,可是過去了我靠什麼生活?”老黃對全格榮說道,一改當年誓死不搬的強硬態度。“你放心,既要讓你搬得走,還要讓你住的下。根據你們夫妻倆的情況,低保救助繼續享受,還有鎮中心醫院簽約多對一配套的健康醫療服務,2018年籮牆灣安置點還要開辦社區工廠,就在那裡做點工,夠你們兩口子生活了。”全格榮當著老黃的面拍了胸脯。

等待搬入新家的貧困戶

9月29日,石泉縣兩河鎮籮牆灣安置點舉行“交鑰匙房”集體入住儀式,與老黃夫妻倆一起不花一分錢住進了集鎮寬敞明亮的樓房的,還有320多個貧困戶。“本以為小窩棚過一輩子就算了,沒想到這麼大年齡還有新房住,共產黨的政策好,這恩情幾輩子都還不清。”老黃拉著全格榮的手說道。一些貧困戶的經歷多少與老黃有些相似,此時此刻,他們都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籮牆灣安置點一角

還有鎮中心醫院簽約多對一配套的健康醫療服務,2018年籮牆灣安置點還要開辦社區工廠,就在那裡做點工,夠你們兩口子生活了。”全格榮當著老黃的面拍了胸脯。

等待搬入新家的貧困戶

9月29日,石泉縣兩河鎮籮牆灣安置點舉行“交鑰匙房”集體入住儀式,與老黃夫妻倆一起不花一分錢住進了集鎮寬敞明亮的樓房的,還有320多個貧困戶。“本以為小窩棚過一輩子就算了,沒想到這麼大年齡還有新房住,共產黨的政策好,這恩情幾輩子都還不清。”老黃拉著全格榮的手說道。一些貧困戶的經歷多少與老黃有些相似,此時此刻,他們都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籮牆灣安置點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