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省政協委員為美麗鄉村建設出謀劃策

政協要做美麗鄉村建設的推動者

———廣東省政協為美麗鄉村建設出謀劃策

人民政協報記者 林儀 揭春雁

“美不美,家鄉景,親不親,故鄉人。這幾年過春節回來,總能看到家鄉有新變化,村莊越來越潔淨美麗,心裡真為家鄉自豪高興。

”外出務工的韶關市南雄市珠璣鎮裡仁田心村村民鐘錦繡談及村裡的新變化,眼裡洋溢著興奮。田心村是廣東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近日,村裡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由省政協主席王榮帶領的專題調研組,專程到田心村考察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工作。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調研組委員對田心村的喜人變化感到高興,對發揮政協力量,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充滿希望。

除了韶關,調研組還到湛江、茂名等市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省政協副主席林雄、溫思美也分別率領調研組到佛山、河源等10市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視察。

在大規模、接地氣的調研基礎上,形成了《加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調研報告》。

9月27日至28日,省政協常委會議圍繞如何更好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協商議政。省政協常委們紛紛把目光聚焦于農村規劃建設、環境整治以及激發農村內生動力幾個方面。

“規劃作為龍頭要先行,但如何落實確實是個大問題。”省政協常委、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何錦超指出,廣東的農村只有控制性規劃,沒有修建性規劃,農民按規劃建房的意識不強,隨意亂建。

這一情況在調研報告中也有所反映。

“應加強美麗鄉村地方法規建設。”省政協常委、廣東開放大學副校長孫平提出,政府部門應該勇於擔當,強化法律法規的剛性約束,讓村民心“服”而行“從”,使規劃實施轉化為村民守“約”的自覺行動。

在林雄看來,廣東新農村建設應分類指導,不能千篇一律。

“不一定要每個村都要有文化廣場,而是屋前屋後整潔,水塘清澈,最好有棵大樹供村民納涼,鄉愁就留住了……”

省政協常委們一致認為,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提高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實效,注重保護農村生態和文化。河道治理應建立區域聯動機制。

“建設美麗鄉村關鍵要造血。”委員們建言激發農村內生動力,一方面調動村委村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強村官的培訓;另一方面則要提高村民的素質和參與度,不能“政府幹、群眾看”,要突出眾議眾籌眾創眾享,調動村民積極性、主動性。

省政協民宗委副主任、省華僑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建華則提出了一條新路子———引入物業管理進入農村。他舉例說,2006年,東莞市黃江鎮長龍村與廣東省華僑物業發展公司達成協議,物業公司成了全村的“管家”。“廣東省有6000多家物業公司,如果有政府的支持和補助,相信會有很多公司願意投身進去的。”

兩天的協商議政凝聚智慧、凝聚共識,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重要力量。“政協要做建設美麗鄉村的支持者、推動者、參與者。”王榮指出,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性、複雜性的工作,要舉全省之力,從最難的地方入手攻堅,把最突出的短板補齊。政協組織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落實、規劃方案實施、資金使用等方面,積極履職。

兩天的協商議政凝聚智慧、凝聚共識,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重要力量。“政協要做建設美麗鄉村的支持者、推動者、參與者。”王榮指出,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性、複雜性的工作,要舉全省之力,從最難的地方入手攻堅,把最突出的短板補齊。政協組織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落實、規劃方案實施、資金使用等方面,積極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