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甘丹寺轉山的人們,此刻的我也一樣的虔誠

美麗的白象啊

沉睡在蒼茫的大地

旺波日聖潔的雪山

我來到這裡為心的呼喚

照片上親愛的姑娘

我為個承諾

雙手合十你身旁

拉薩河奔騰的江水

請洗清我所有的錯

——轉山.mp3

夜叉的一首《轉山》帶我回到了那天登高而望遠的甘丹寺。

旺波日山如同一頭臥伏著的巨象,馱載著佈滿山坳、規模龐大的建築群,這裡是格魯派的祖寺,格魯派六大寺中之首也是最特殊的一座寺廟——甘丹寺。它位於這座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甘丹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親自籌建的,

依山而立,非常雄偉壯觀。

“西藏,在我的意識中,亦不是一個地域的概念,不再是一個符號,不再是一個一廂情願的避世之地,我見的它的好和不好。輝煌和殘敗,均不能減損我對它的情感和虔誠。”

我已經念想來到甘丹寺很多次,卻從未踏足。周哥一手拿著頭盔給我,另一手在後備箱裡掏出了雙護膝,來,帶上。我們去達孜看看那漫山的丹霞地貌,

陽光直射下來,顏色鮮豔得很。

周哥開著摩托車,我則一遍看著風景,九月,拉薩河的對岸,是連綿不絕的山脈。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季節,既沒有青翠的草,也沒有金黃的樹,入眼皆是青黃不接的山,加上天空佈滿陰霾,這一天看起來風景沒有那麼秀麗。

在岔路口,我說,周哥要不我們拐過去甘丹寺吧。這路往上走開始有了限速,而我們是摩托車,限速單都不用領就一路直上。不一會兒功夫便有門票售票點,一個人50元。直到轉過很多道彎,終於在這路上遠遠地看見了甘丹寺。那是在半山腰上的一整片廟宇,層層疊疊,回環起伏。

我們倒是不急於朝拜,直接從左側的山路上開了上去。直到無路可走,我們下車改用雙腳,我已經在網路上看過無數次的這一片廟宇,它似乎有種神秘的力量在召喚著我。白塔、紅牆、金頂,穿著絳紅僧衣的喇嘛穿梭在其中。

這裡的藏式寺廟一再出現在我的面前,卻依舊沒有抵抗力,我還是想要轉遍這裡的每一座寺廟,轉遍寺廟裡的每一座佛殿,轉遍每一座佛塔。爬山的過程中,天空像是被人用畫筆一刷,清澈斑斕,有著明湛的深藍。

山的那一邊,是一片河谷,青稞在八月已經收割完畢,此刻的大地只剩下裸☆禁☆露出來的土黃。不像春天那樣的生機勃勃。

順著階梯一級級往上拾,卻還是覺得不夠,我們索性走起了野路,心裡都想著走得越遠看得越清。耳邊的念經聲不斷,吸引著我往大殿裡尋找聲源。三三兩兩的人們也走在寺廟裡大大小小的角落,偶爾會串出兩條流浪狗或者一群犛牛就橫在路中間。

宗喀巴大師是在甘丹寺圓寂的,靈塔內還尚存宗喀巴的肉身靈塔,而寺廟東邊的制高點是當時宗喀巴大師修行的山洞。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甘丹寺已經不是原來的甘丹寺了,在文化大革命中,500多年歷史的甘丹寺遭受洗劫摧毀,成為一片廢墟。除了拆掉甘丹寺,最後還被用炸藥直接夷為平地。現在的甘丹寺是1980年重新建造而成的,寺內的宗喀巴雕像,當時被當地的村民成功藏了起來,現在是甘丹寺唯一逃過洗劫的文物。

海拔4000米的甘丹寺上,空氣清冷乾燥,天空非常藍,寺廟的金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總讓人不願離去。

這裡的藏式寺廟一再出現在我的面前,卻依舊沒有抵抗力,我還是想要轉遍這裡的每一座寺廟,轉遍寺廟裡的每一座佛殿,轉遍每一座佛塔。爬山的過程中,天空像是被人用畫筆一刷,清澈斑斕,有著明湛的深藍。

山的那一邊,是一片河谷,青稞在八月已經收割完畢,此刻的大地只剩下裸☆禁☆露出來的土黃。不像春天那樣的生機勃勃。

順著階梯一級級往上拾,卻還是覺得不夠,我們索性走起了野路,心裡都想著走得越遠看得越清。耳邊的念經聲不斷,吸引著我往大殿裡尋找聲源。三三兩兩的人們也走在寺廟裡大大小小的角落,偶爾會串出兩條流浪狗或者一群犛牛就橫在路中間。

宗喀巴大師是在甘丹寺圓寂的,靈塔內還尚存宗喀巴的肉身靈塔,而寺廟東邊的制高點是當時宗喀巴大師修行的山洞。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甘丹寺已經不是原來的甘丹寺了,在文化大革命中,500多年歷史的甘丹寺遭受洗劫摧毀,成為一片廢墟。除了拆掉甘丹寺,最後還被用炸藥直接夷為平地。現在的甘丹寺是1980年重新建造而成的,寺內的宗喀巴雕像,當時被當地的村民成功藏了起來,現在是甘丹寺唯一逃過洗劫的文物。

海拔4000米的甘丹寺上,空氣清冷乾燥,天空非常藍,寺廟的金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總讓人不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