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病案揭秘:名醫陳昆山診風濕性關節炎(20年高血壓、18年糖尿病)

摘要:本案是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耿某某于2010年1月18日初診,主訴反復晨僵6月加重1周,中醫診斷為痹證,西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以治療,結果明顯好轉,

顯效。

江西省首批名中醫、教授、研究生導師,任江西省中醫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和江西省中醫肝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

姓名:耿某

性別:男

一診

就診時間:2010-01-28

節氣:大寒後第8天

主訴:反復晨僵6月加重1周。

現病史:緣於2009年8月因吹空調著涼後,出現晨僵,可持續24小時,

但症狀逐漸減輕,伴有四肢大關節疼痛,全身起丘疹,瘙癢,偶有咳嗽。經激素治療後,晨僵、關節痛、皮疹明顯好轉。停藥後易復發。近1周晨僵加重,遂來就診。

刻下症:晨僵,尤以天亮時加重,雙手散在皰疹及愈後結節。二便平,飲食睡眠尚可。

既往史:有高血壓病史20年,用藥後可維持正常血壓。糖尿病史18年,胰島素治療維持正常。

體溫:36.6

血壓:140/85

呼吸:23

舌質:淡紅

舌苔:薄

脈象:緩微滑

輔助檢查:RF(-) ASO(-) CRP↑ 雙手X片正常。

辨證分析:關節痛、晨僵,此為風寒濕外襲經絡,滯於關節;雙手皰疹,此為濕鬱化熱,牽涉血分,故其證型為外受風寒濕邪,漸有化熱之機。

中醫診斷:痹證

西醫診斷:1.類風濕性關節炎

2.高血壓病

3.糖尿病

中醫證候:寒濕外襲,久鬱化熱

治則治法:養血祛風,散寒除濕

方名: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

方劑組成:制川烏12g 桂枝10g 細辛3g 知母10g 海桐皮15g 木瓜18g 仙靈脾10g 秦艽10g 白芍30g 甘草6g 蜈蚣2條 防風10g

用法:10劑,

1劑/1天,水煎服。

其他:強的松片 10mg 2次/日。

醫囑:避風寒。

二診

就診時間:2010-02-04

舌質:淡紅

舌苔:少苔

辨證分析:晨僵、關節痛減,示外寒漸退,舌質淡紅,苔減少,口略幹,此為化熱傷陰之象。

中醫診斷:痹證

西醫診斷:1.類風濕性關節炎

2.高血壓病

3.糖尿病

中醫證候:寒濕外襲,久鬱化熱

治則治法:散寒除濕,養陰清熱。

方劑組成:制川烏10g 桂枝8g 細辛3g 知母10g 海桐皮15g 木瓜18g 仙靈脾10g 秦艽10g 白芍30g 甘草6g 蜈蚣2條 防風10g 生地15g

用法:20劑,

1劑/1天,水煎服。

其他:強的松片 10mg 2次/日

醫囑:避風寒。

預後:顯效,明顯改善。

按語:痹症乃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或不當,常有致殘之弊。《內經》有雲:“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案中患者因受寒出現晨僵關節痛,診斷痹症無疑。論其治法,祛風散寒除濕當為常法,但陳老認為,治痹用藥切不可一派辛散溫大舉,防其傷血也。正如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所言:“治行痹散風為主,

兼去寒利濕,參以補血,血行風自滅也。”故陳老選用桂枝芍藥知母湯祛風散寒除濕,又用生地白芍等養血涼血,祛邪不傷正,故能取得滿意療效。

三診

就診時間:2010-02-24

舌質:淡紅

舌苔:薄

辨證分析:寒濕漸退,減輕散寒止痛藥物用量。

中醫診斷:痹證

西醫診斷:1.類風濕性關節炎

2.高血壓病

3.糖尿病

中醫證候:寒濕外襲,久鬱化熱

治則治法:散寒除濕,養陰清熱。

方名: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

方劑組成:制川烏8g 桂枝8g 細辛3g 知母10g 海桐皮15g 木瓜18g 仙靈脾10g 秦艽10g 白芍30g 甘草6g 蜈蚣2條 防風10g 生地15g

用法:14劑,1劑/1天,水煎服。

其他:強的松片治療控制病情平穩,今起減量繼續治療。

強的松片 7.5mg 1次/日

醫囑:避風寒。

預後:顯效,消失。

小貼士:

中醫愛好者:可以關注杏林大講堂,未來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中醫諮詢

對學習、中醫、健康有任何疑問可以私聊小編,為各位學員解答

中醫診斷:痹證

西醫診斷:1.類風濕性關節炎

2.高血壓病

3.糖尿病

中醫證候:寒濕外襲,久鬱化熱

治則治法:散寒除濕,養陰清熱。

方名: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

方劑組成:制川烏8g 桂枝8g 細辛3g 知母10g 海桐皮15g 木瓜18g 仙靈脾10g 秦艽10g 白芍30g 甘草6g 蜈蚣2條 防風10g 生地15g

用法:14劑,1劑/1天,水煎服。

其他:強的松片治療控制病情平穩,今起減量繼續治療。

強的松片 7.5mg 1次/日

醫囑:避風寒。

預後:顯效,消失。

小貼士:

中醫愛好者:可以關注杏林大講堂,未來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中醫諮詢

對學習、中醫、健康有任何疑問可以私聊小編,為各位學員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