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保護肝臟,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值得一看!

肝臟有著“人體將軍”之稱,俗話說:養肝就是養命!可見,肝臟對人們來說有多重要。

肝臟,是身體內的重要器官,也是較為脆弱容易患病的一個器官,現在生活中,人們抽煙、喝酒、熬夜、大吃大喝等等,

都會導致肝臟受損。

其實,養肝護肝我們只需要知道什麼是最傷肝的,然後讓自己儘量避免,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記住,肝臟最怕“它”

肝臟怕“累”,調整作息很重要

中醫上說“臥則血歸於肝”,當我們躺著的時候,肝能得到血液滋養和休息,

這是養肝血非常重要的一點。

特別是,肝經對應的是淩晨1點到3點,也就是丑時,這個時候如果您是睡眠的狀態,那麼對肝是最好的補充,能夠讓肝得到氣血和能量,並充分地進行解毒。

肝怕“酒”,能不喝就不要喝

不管是何種酒,只要有酒精的酒,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這是因為酒精被喝到肚子裡之後,只有10%是在胃裡消化,其他的90%都是要通過肝臟代謝的。而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會直接刺激、損傷肝細胞,

所以您看成天喝酒的人,沒有一個肝是完全健康的。

肝怕“氣”,少發脾氣少動怒

從中醫五行上來講,肝和木對應,就有樹木的屬性。

什麼屬性呢?就是喜歡舒展的生長,不喜歡被壓抑著,所以有個詞叫做“肝喜條達”,

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的心裡總是不痛快,或是發脾氣,就會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這些都會傷害到肝臟的健康,打破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保護保肝,謹記飯後要靜坐、閉目養神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

在一般情況下飯後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後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保護肝臟,謹記睡前“二不要”

一:睡前不要吃宵夜

很多人都有睡覺之前吃宵夜的習慣,睡前吃東西不好消化,同時肝臟不能及時分解代謝食物中的脂肪等物質。這樣會給肝臟增加負擔,同時對腸胃也不好。

二:睡前不要玩手機

“手機控”這個詞形容那些手機不離手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天到晚都離不開手機。晚上睡覺之前都玩一下手機,等到眼睛疲倦犯困了才睡覺。

這種行為對眼睛的傷害極大,正常的視力在這種傷害下不到兩年時間,將會出現嚴重近視,過度疲勞會導致肝臟損傷。

保護肝臟,多喝護肝茶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喝水的時候,加點蒲公英根茶一起泡水喝,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根歸肝、胃經,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用蒲公英和金銀花、胎菊花,一起做成金蒲菊茶泡水,不僅可以護肝排毒,還可以養肝明目,去火消炎,排毒養顏。

保護肝臟,教你坐式養肝三招

1、掌抱昆侖

十指交叉抱於腦後,上身緩慢左轉45度,然後逐漸右傾,抻拉左脅肋部,略停兩秒後身體復原坐正,再向左側重複上述動作,拉伸右脅肋部;

然後,頭向上充分抬起,兩手在頸下稍稍向上助力,與頸部形成二爭力,略停兩秒;慢慢低頭,兩掌抱頭向下輕按,略停兩秒。

通過牽拉兩脅肋部,可以刺激肝經及膽經,起到舒肝利膽的作用。抬頭、低頭動作可以調節頸椎,刺激頸後大椎穴,起到濡養筋骨、平秘陰陽的作用。

2、托天按頂

兩腿伸直併攏坐在床上,十指交叉,掌心向下輕按頭頂;膝關節挺直,繃腳面的同時翻掌直臂上托,充分拉伸腰脊和兩脅肋部,略停兩秒;然後兩腳尖向上勾緊,兩掌翻轉下落至頭頂。

通過伸腳、勾腳兩個動作可刺激足三陰☆禁☆經及足三陽經,促進氣血運行。向上抻拉脊柱、兩脅可幫助調理三焦,舒肝利膽。托天按頂這個動作雖然是坐著練習,但是對全身的伸拉強度較大,練習時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

3、前撫脘腹

兩掌放在兩斜肋部,順腹前向下滑動按摩;然後兩掌指尖相對,沿小腹兩側左右滑動按摩;最後沿兩脅肋向上滑動按摩。

摩腹可促進腹腔臟器的血液迴圈,以達到調和周身氣血、疏通經絡和改善消化系統功能的目的。

摩腹可控制在10~20分鐘,不要在飽腹時進行。

對於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到底指的是什麼,我們沒有必要糾結,因為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製造膽汁、合成尿素、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養肝護肝4大注意!

1.注意休息,不要太累!

中醫上講“臥則血歸於肝”,也就是說,當我們躺下的時候,肝臟就能夠受到血液滋養,得到休息,而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肝臟血流量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因此睡眠時間最好在晚上10-11點,但切記晚飯時間距睡眠時間最好間隔4小時左右,更利於肝臟保養。

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臥如弓”是建議我們以右側臥位睡眠方向為宜。

其次,現在我們面臨的工作壓力大,往往急匆匆吃完飯就去工作,這樣就不能讓肝得到休息,最好能在飯後10-30分鐘內靜坐或閉目養神,之後在進行活動,護肝消食。

2.注意保持標準體重,尤其是腹部(男性腰圍<85㎝,女性<80㎝)。

什麼高糖的點心小吃,煙熏的、油膩的雞皮、鴨皮、肥肉,難消化的也都忌了吧,容易誘發肝炎的發生,其次,也容易使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3.注意要戒酒了!

不管是何種酒,只要有酒精的酒,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酒精下肚,只有10%是在胃裡消化,剩下的90%是要靠肝臟去代謝的,因此飲酒容易損傷肝細胞。而且,酒精也是高熱量的物質,也會容易引發肥胖。

4.注意注意可不要動怒生氣!

中醫常講“ 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恐傷腎、憂傷脾”,如果你總是心裡不痛快,或愛發脾氣,就容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不生氣,特別是對有肝病、精神病、高血壓等病的中老年患者,極易引起舊病復發和加重。

只要把握住這四項注意,有利於的吸收,不利的摒棄!

養肝護肝我們就得從平時的飲食上著重注意了:

1.要忌食一些刺激腸胃的食物,如辛辣、冰冷、油炸等食物,多食用一些粗糧雜豆類軟粥,增加B族維生素,保護腸道。

2.多食用一些含蛋白、維生素C及維生素A等含量高的食物,來增加免疫力。比如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其主要來源為新鮮的蔬菜蔬果,而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西藍花、胡蘿蔔、柑橘類水果等。正日本果樹研究所發佈的公開調查表明:多吃柑橘可預防肝臟病和動脈硬化,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而調查中發現,類胡蘿蔔素在人體血液中濃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上動脈硬化的危險就越低。

低脂飲食:嚴格控制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像蛋黃、魚籽、動物脂肪、動物內臟等。

低碳水化合物:應配合食用全穀物食物、雜豆類及薯類,像燕麥、藜麥、糙米等,控制果糖、蔗糖等。

下面就推薦幾種養肝護肝的食物。

1.獼猴桃: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VE等抗氧化物質及礦物質鉀、鎂等及谷胱甘肽等植物化學物,對肝臟損傷有一定的修復和保護效果,實驗發現,肝炎患者長期堅持服用獼猴桃汁,症狀都有所緩解,推測與獼猴桃的組織保護作用有關,堅持每天1-2個獼猴桃。

2.荔枝:《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有強肝健胰的效果,可益精血。但荔枝性熱,多食就容易流鼻血、上火等。因此肝病人可適量吃荔枝,每天約50-100克左右,對肝有好處。

3.烏梅:烏梅蘇荷礦物質,及花青素等植物化學物,可以強化肝臟,加強肝臟的解毒作用,烏梅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4.檸檬: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效護肝,在國外也已普遍食用。

5.水芹:其護肝效果好,含多種氨基酸、揮發油、水芹素等,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6.韭菜:《本草綱目》中記載:“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因此,吃辛溫的韭菜,可補人體陽氣,增強肝和脾胃的功能。

7.葛根:是藥食兩用的植物,非常利於肝臟排毒,增強肝細胞的活力,恢復肝細胞功能,且入藥歷史已有百年。

8.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之功。桑椹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蔔素、礦物質、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成份。可幫助肝細胞代謝,護肝。

9.枸杞:富含蛋白、多糖、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花青素,對細胞均有好處,尤其是其中含有機鍺、甜菜堿等能有效保護肝臟,促進脂肪的代謝,排除毒素,促進肝細胞的活化作用,修護受損的肝細胞。中醫也認為其味甘性平,有補腎,滋陰,養肝等功效。可直接嚼服,可煮粥或蒸米飯,可泡水泡茶,亦可煲湯。但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有高血壓、性情急躁的人慎食用。

10.蕎麥:含有煙酸,可幫助機體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而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多吃蕎麥對肝臟排毒有益處。

11.薏米 中醫認為其味甘、淡,性微寒,可入脾、肺、腎經。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功能,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可做成粥、飯食用,營養價值很高。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基本都富含維生素C。尤其以鮮棗、獼猴桃、檸檬、柑橘、包心菜為主。

富含維生素A食物食物:番茄、胡蘿蔔、西藍花、南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等,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説明恢復正常組織功能。

食療補肝是目前最安全沒有副作用的方法,平時飲食注意科學搭配,多增加一些含的鉀、鎂、鈣、磷多的食物,如含鉀和鎂豐富的食物有全穀物、雜豆類、香蕉、菠菜等,含鈣豐富的有牛奶、蝦皮、紫菜、芝麻等,對肝臟都非常有好處。

藥膳:

1.枸杞紅棗蛋湯

食材:枸杞子20克,紅棗5枚,雞蛋1只。

做法:將枸杞子、紅棗洗淨,一起放於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後,將雞蛋液加入煮熟,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腎,健脾胃,滋陰潤燥,正適合乾燥的秋季。

2.丹參黃豆湯

食材:丹參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

做法:把丹參洗淨,黃豆提前水浸1小時。將丹參、黃豆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煲湯,至黃豆爛,揀出丹參,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虛養肝,活血祛淤。

2.豬肝枸杞子湯

食材:豬肝2兩,枸杞子一小撮。

做法:將豬肝與枸杞子一起滾燙,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

中醫也提及,“青色入肝經”,除了多吃青綠色蔬菜外,而且非常適宜在藍綠色的環境下呆呆,非常有助於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最後加上適量的運動,肝病人群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合理選擇運動專案,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跳健身舞、打球、舉啞鈴、仰臥起坐等運動來增加自身抵抗力,達到護肝的目的。

晚上睡覺之前都玩一下手機,等到眼睛疲倦犯困了才睡覺。

這種行為對眼睛的傷害極大,正常的視力在這種傷害下不到兩年時間,將會出現嚴重近視,過度疲勞會導致肝臟損傷。

保護肝臟,多喝護肝茶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喝水的時候,加點蒲公英根茶一起泡水喝,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蒲公英根歸肝、胃經,擅長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對飲酒後的肝損傷修復效果很好。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用蒲公英和金銀花、胎菊花,一起做成金蒲菊茶泡水,不僅可以護肝排毒,還可以養肝明目,去火消炎,排毒養顏。

保護肝臟,教你坐式養肝三招

1、掌抱昆侖

十指交叉抱於腦後,上身緩慢左轉45度,然後逐漸右傾,抻拉左脅肋部,略停兩秒後身體復原坐正,再向左側重複上述動作,拉伸右脅肋部;

然後,頭向上充分抬起,兩手在頸下稍稍向上助力,與頸部形成二爭力,略停兩秒;慢慢低頭,兩掌抱頭向下輕按,略停兩秒。

通過牽拉兩脅肋部,可以刺激肝經及膽經,起到舒肝利膽的作用。抬頭、低頭動作可以調節頸椎,刺激頸後大椎穴,起到濡養筋骨、平秘陰陽的作用。

2、托天按頂

兩腿伸直併攏坐在床上,十指交叉,掌心向下輕按頭頂;膝關節挺直,繃腳面的同時翻掌直臂上托,充分拉伸腰脊和兩脅肋部,略停兩秒;然後兩腳尖向上勾緊,兩掌翻轉下落至頭頂。

通過伸腳、勾腳兩個動作可刺激足三陰☆禁☆經及足三陽經,促進氣血運行。向上抻拉脊柱、兩脅可幫助調理三焦,舒肝利膽。托天按頂這個動作雖然是坐著練習,但是對全身的伸拉強度較大,練習時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

3、前撫脘腹

兩掌放在兩斜肋部,順腹前向下滑動按摩;然後兩掌指尖相對,沿小腹兩側左右滑動按摩;最後沿兩脅肋向上滑動按摩。

摩腹可促進腹腔臟器的血液迴圈,以達到調和周身氣血、疏通經絡和改善消化系統功能的目的。

摩腹可控制在10~20分鐘,不要在飽腹時進行。

對於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到底指的是什麼,我們沒有必要糾結,因為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製造膽汁、合成尿素、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養肝護肝4大注意!

1.注意休息,不要太累!

中醫上講“臥則血歸於肝”,也就是說,當我們躺下的時候,肝臟就能夠受到血液滋養,得到休息,而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肝臟血流量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因此睡眠時間最好在晚上10-11點,但切記晚飯時間距睡眠時間最好間隔4小時左右,更利於肝臟保養。

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臥如弓”是建議我們以右側臥位睡眠方向為宜。

其次,現在我們面臨的工作壓力大,往往急匆匆吃完飯就去工作,這樣就不能讓肝得到休息,最好能在飯後10-30分鐘內靜坐或閉目養神,之後在進行活動,護肝消食。

2.注意保持標準體重,尤其是腹部(男性腰圍<85㎝,女性<80㎝)。

什麼高糖的點心小吃,煙熏的、油膩的雞皮、鴨皮、肥肉,難消化的也都忌了吧,容易誘發肝炎的發生,其次,也容易使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3.注意要戒酒了!

不管是何種酒,只要有酒精的酒,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酒精下肚,只有10%是在胃裡消化,剩下的90%是要靠肝臟去代謝的,因此飲酒容易損傷肝細胞。而且,酒精也是高熱量的物質,也會容易引發肥胖。

4.注意注意可不要動怒生氣!

中醫常講“ 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恐傷腎、憂傷脾”,如果你總是心裡不痛快,或愛發脾氣,就容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不生氣,特別是對有肝病、精神病、高血壓等病的中老年患者,極易引起舊病復發和加重。

只要把握住這四項注意,有利於的吸收,不利的摒棄!

養肝護肝我們就得從平時的飲食上著重注意了:

1.要忌食一些刺激腸胃的食物,如辛辣、冰冷、油炸等食物,多食用一些粗糧雜豆類軟粥,增加B族維生素,保護腸道。

2.多食用一些含蛋白、維生素C及維生素A等含量高的食物,來增加免疫力。比如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其主要來源為新鮮的蔬菜蔬果,而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西藍花、胡蘿蔔、柑橘類水果等。正日本果樹研究所發佈的公開調查表明:多吃柑橘可預防肝臟病和動脈硬化,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而調查中發現,類胡蘿蔔素在人體血液中濃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上動脈硬化的危險就越低。

低脂飲食:嚴格控制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像蛋黃、魚籽、動物脂肪、動物內臟等。

低碳水化合物:應配合食用全穀物食物、雜豆類及薯類,像燕麥、藜麥、糙米等,控制果糖、蔗糖等。

下面就推薦幾種養肝護肝的食物。

1.獼猴桃: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VE等抗氧化物質及礦物質鉀、鎂等及谷胱甘肽等植物化學物,對肝臟損傷有一定的修復和保護效果,實驗發現,肝炎患者長期堅持服用獼猴桃汁,症狀都有所緩解,推測與獼猴桃的組織保護作用有關,堅持每天1-2個獼猴桃。

2.荔枝:《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有強肝健胰的效果,可益精血。但荔枝性熱,多食就容易流鼻血、上火等。因此肝病人可適量吃荔枝,每天約50-100克左右,對肝有好處。

3.烏梅:烏梅蘇荷礦物質,及花青素等植物化學物,可以強化肝臟,加強肝臟的解毒作用,烏梅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4.檸檬: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效護肝,在國外也已普遍食用。

5.水芹:其護肝效果好,含多種氨基酸、揮發油、水芹素等,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6.韭菜:《本草綱目》中記載:“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因此,吃辛溫的韭菜,可補人體陽氣,增強肝和脾胃的功能。

7.葛根:是藥食兩用的植物,非常利於肝臟排毒,增強肝細胞的活力,恢復肝細胞功能,且入藥歷史已有百年。

8.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之功。桑椹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蔔素、礦物質、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成份。可幫助肝細胞代謝,護肝。

9.枸杞:富含蛋白、多糖、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花青素,對細胞均有好處,尤其是其中含有機鍺、甜菜堿等能有效保護肝臟,促進脂肪的代謝,排除毒素,促進肝細胞的活化作用,修護受損的肝細胞。中醫也認為其味甘性平,有補腎,滋陰,養肝等功效。可直接嚼服,可煮粥或蒸米飯,可泡水泡茶,亦可煲湯。但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有高血壓、性情急躁的人慎食用。

10.蕎麥:含有煙酸,可幫助機體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而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多吃蕎麥對肝臟排毒有益處。

11.薏米 中醫認為其味甘、淡,性微寒,可入脾、肺、腎經。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功能,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可做成粥、飯食用,營養價值很高。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基本都富含維生素C。尤其以鮮棗、獼猴桃、檸檬、柑橘、包心菜為主。

富含維生素A食物食物:番茄、胡蘿蔔、西藍花、南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等,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説明恢復正常組織功能。

食療補肝是目前最安全沒有副作用的方法,平時飲食注意科學搭配,多增加一些含的鉀、鎂、鈣、磷多的食物,如含鉀和鎂豐富的食物有全穀物、雜豆類、香蕉、菠菜等,含鈣豐富的有牛奶、蝦皮、紫菜、芝麻等,對肝臟都非常有好處。

藥膳:

1.枸杞紅棗蛋湯

食材:枸杞子20克,紅棗5枚,雞蛋1只。

做法:將枸杞子、紅棗洗淨,一起放於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後,將雞蛋液加入煮熟,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腎,健脾胃,滋陰潤燥,正適合乾燥的秋季。

2.丹參黃豆湯

食材:丹參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

做法:把丹參洗淨,黃豆提前水浸1小時。將丹參、黃豆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煲湯,至黃豆爛,揀出丹參,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虛養肝,活血祛淤。

2.豬肝枸杞子湯

食材:豬肝2兩,枸杞子一小撮。

做法:將豬肝與枸杞子一起滾燙,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

中醫也提及,“青色入肝經”,除了多吃青綠色蔬菜外,而且非常適宜在藍綠色的環境下呆呆,非常有助於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最後加上適量的運動,肝病人群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合理選擇運動專案,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跳健身舞、打球、舉啞鈴、仰臥起坐等運動來增加自身抵抗力,達到護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