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媒稱“四大支柱”支撐中國經濟奇跡進入第二階段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3月30日刊登湯普金斯國際公司負責中國業務的副總裁邁克爾·紮庫爾的文章,題為《中國奇跡沒有終結,它進入了第二階段》。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稱,198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但40年時光荏苒,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去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0.8萬億美元。許多人把這個轉變稱為“中國經濟奇跡”,描述得恰如其分。

以前從來沒有哪個擁有中國這種面積、範圍、複雜性和歷史的國家在這麼短時間內這麼快崛起:它從一個基本停滯不前的中央計劃經濟體變成了一個連續20年每年增長逾10%的市場經濟體。

文章稱,但在過去六年裡,中國的增長率為“區區”6%至9%,於是有些人稱之為中國奇跡的終結。

他們錯了。它只是進入了第二階段。

文章稱,中國剛剛開完兩會,一個關鍵性重點是經濟和“穩中求進”。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中國致力於使經濟從重型製造和出口轉向更加成熟的支撐GDP增長的行業。以下是中國實現這一點並繼續增長須重點關注的四個行業:

1、消費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

該國的“超級消費者”現已不再停留於模仿西方購物者的格調而成為潮流引領者和創新者。

這裡形成了一個超級回饋迴圈,消費者的需求正影響著阿裡巴巴、京東和亞馬遜等電商巨頭如何開發新的零售模式和技術來為其服務。世界各地零售商(包括實體店和網店)都在迎合這些購物者,通過創新來創造新的需求和商品獲取管道。

中國消費者在推動著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增長,

其力量在未來十年會有增無減。短短七年前還不曾有人預測到從西方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的各大品牌會把“雙十一”(光棍節)、“6·18”(京東創始日)、10月1-7日(國慶黃金周)和春節(中國農曆新年黃金周)納入節日促銷安排。

同樣,也不曾有人預料到中國旅行者會對全球各城市、品牌和服務商產生的影響。

2、技術與創新

創造技術產品並使之商業化的能力必須是中國未來25年發展的核心重點。

好消息是,中國正在為此努力。

畢馬威近日關於全世界增長最快技術中心的報告將上海排在第二位,其次是紐約。這也是在不久前還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本身就證明了奇跡尚未終結而只是改變了形態。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國從追趕潮流和技術走向真正的創新和原創。

這在電子商務領域尤為明顯。從許多方面來講,就電商服務、經驗和技術而言,

中國領先於西方和其他市場兩三年。

中國在移動支付方面也比西方要先進。該國大力投資於技術研發,很快會成為一支製造先進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勁旅,這些產品將銷往全球。

3、先進製造業

西方有些人存在帶有一點誤導性和不合時宜的想法,他們想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地重新推廣低端、低價值製造業。這不僅不現實,而且忽略了兩個要點。

西方的就業崗位變動和損失大多是由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造成的,20多年來在這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國正從低端出口和基礎設施投資轉向先進的、由技術推動的高附加值生產活動。

一個典型例子是,中國是製作筷子和襪子的世界領先者。他們從德國和日本購買了製造這些產品所需要的機械。但現在,中國想生產這種機械再賣給新的低成本生產國。我們還看到,中國正通過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向世界各地市場輸出先進技術。

4、服務業

服務業必須成為中國未來增長和財富的第四塊基石。歷史證明,一個經濟體想要擺脫出口和基礎設施求進步,就必須使服務業成為財富創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此,中國正在推進FIRE + H行業(金融、保險、房地產+醫療保健)。但這個支柱雖然是最重要的卻恐怕也是最難實現的。

文章稱,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相關聯,其增長不僅關係到中國公民生活的改善,而且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如今,中國占全球經濟增長的30%左右。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可以通過著眼於消費、技術、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這四大支柱來轉變和發揚其“奇跡”。如果說從過去可推知未來,那麼,我相信,匪夷所思之事在中國將依然是現實。(編譯/何金娥)

3月20日在德國漢諾威IT展上拍攝的在華為展區表演打擊樂器的兩部機器人。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20多年來在這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國正從低端出口和基礎設施投資轉向先進的、由技術推動的高附加值生產活動。

一個典型例子是,中國是製作筷子和襪子的世界領先者。他們從德國和日本購買了製造這些產品所需要的機械。但現在,中國想生產這種機械再賣給新的低成本生產國。我們還看到,中國正通過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向世界各地市場輸出先進技術。

4、服務業

服務業必須成為中國未來增長和財富的第四塊基石。歷史證明,一個經濟體想要擺脫出口和基礎設施求進步,就必須使服務業成為財富創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此,中國正在推進FIRE + H行業(金融、保險、房地產+醫療保健)。但這個支柱雖然是最重要的卻恐怕也是最難實現的。

文章稱,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相關聯,其增長不僅關係到中國公民生活的改善,而且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如今,中國占全球經濟增長的30%左右。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可以通過著眼於消費、技術、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這四大支柱來轉變和發揚其“奇跡”。如果說從過去可推知未來,那麼,我相信,匪夷所思之事在中國將依然是現實。(編譯/何金娥)

3月20日在德國漢諾威IT展上拍攝的在華為展區表演打擊樂器的兩部機器人。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