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造假醜聞不斷,“日本製造”已跌落神壇?幕後真凶竟是……

文|金十數據【www.jin10.com】

日本媒體10月10日報導,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承認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檢驗資料,包含豐田、三菱重工、馬自達等200家企業受到波及。曾經無限輝煌的“日本製造”風光不再,

它究竟是如何跌落神壇的呢?

造假醜聞接連不斷,“日本製造”已跌落神壇?

作為重要的上游工業原材料供應企業,神戶制鋼造假對整個產業鏈影響巨大,日本的新幹線列車、汽車、飛機部件中很可能就使用了這些“問題鋼鐵”。近年來,東芝虛報利潤、高田公司安全隱患、日產汽車大規模召回等醜聞,讓許多人認為“日本製造”已然跌落神壇。

按照英國《金融時報》的說法,日本眼睜睜地看著中國、韓國等競爭對手逐漸超越自己;本田、松下、索尼、夏普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也褪去了往日的榮光;日本的三大支柱產業中,半導體和家電已然衰落,只剩一個汽車產業再苦苦支撐......

觸目驚心!日本製造衰落的幕後黑手竟然是它?

曾幾何時,

日本幾乎在所有高科技領域的技術水準都與美國不相上下,物美價廉的日本商品遠銷世界各地,日本還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和汽車出口國。當時美國市場上20%的半導體器件、30%以上的汽車、50%以上的機床以及絕大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都是Made in Japan,美國每年還要忍受巨額的對日貿易逆差......

毫無疑問,日本製造的崛起對美國構成巨大的競爭威脅!所以,美國出手了:1985年簽署的《廣場協定》使得日元大幅升值,國內泡沫急劇擴大。直接後果是土地價格過高使得工廠經營步履維艱;日本商品出口競爭力備受打擊;資金大量從實體經濟流入股市和房地產。

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幾乎奔潰,大量日本企業更是遭受滅頂之災,

直到今天還緩不過氣來。

而且在這個時候,美國推動的IT 產業革命正在席捲全球,日本製造只能眼睜睜地錯失機遇,不斷走向衰落。除此之外,美國還長期保持對日本一些尖端技術的封鎖,並憑藉《和平憲法》限制日本的工業體系發展。可以說,“日本製造”衰落的“幕後黑手”其實就是美國!

回頭來看這次的日本鋼鐵造假醜聞,成因正是當前日本企業對“低成本”的盲目追求,實質上也是美國“收割”日本製造業的後果之一。“前世不忘,後事之師”,中國製造業要實現真正的崛起,除了要吸取“日本製造”沒落的教訓,也得提防美國的暗中使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