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守望神山: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科考之行

2017年10月10日,由雪豹守望者和青海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共同發起的“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科學考察行動正式啟動。科考團隊在青海西寧集合,將在青海省瑪沁縣進行為期七天的科學考察。

10月10日下午,科考團隊成員在青海舉行了“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科考之行”發車儀式。

東風風神代表與原上草負責人車輛交接儀式 圖:雪豹守望者

東風風神AX7助力科考 交車儀式現場 圖:雪豹守望者

背景

阿尼瑪卿雪山 圖:原山草

阿尼瑪卿雪⼭是黃河流域⾯積最⼤的冰川,也是中華母親河黃河最主要的⽔源之⼀;它是藏區世間九尊神之⼀,是整個藏區影響最為⼴泛,

內涵最為豐富,歷史最為悠久的神⼭之⼀。阿尼瑪卿雪山是諸多⾼原野⽣動植物⾮常重要的棲息地,包括雪豹,⿊頸鶴、棕熊、岩⽺、⽩唇⿅、麝等。在這些野生動物當中,雪豹的生態意義尤為重要,它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有“高海拔生態晴雨錶”之稱,雪豹棲息在高海拔地區的岩石峭壁,阿尼瑪卿的地理特徵和氣候環境是雪豹偏愛的家園。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 圖:原上草

1922年左右美國著名探險家,植物學家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到阿尼瑪卿神⼭遊歷,他在書中寫道:“ All pilgrims must walk; even the highest incarnations are not permitted to ride”。反映有了神⼭的信仰,當地⼈能夠為阿尼瑪卿神⼭境內的野⽣動物創造了寧靜的棲息地,在某種程度上克制了破壞性的⾏為。

現狀

從Rock到達阿尼瑪卿(1920s)至今已近百年,期間該地區相關的政策、自然資源管理模式、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傳統文化等,

在“中國式”急速的發展的大背景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2004年開始的礦產挖掘工作從未停歇;久治縣到花石峽的高速公路已經橫穿阿尼瑪卿雪山的核心區;駕車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徒步,成為轉山新方式,也直接導致草地生態的破壞;草原、湖泊和山上都能看到蟲草採挖者、朝聖者和修路者遺棄的各種垃圾;以前由部族共同管理的草場或自然資源,現在變為私有化的管理;曾經神山境內不准採挖蟲草,現在經濟利益的趨勢下到挖遍了大山。

這些改變也對阿尼瑪卿的環境及野生動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上種種原因,並加之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從1991年至2009年,阿尼瑪卿雪山地區冰川面積退縮高達為15.30km。

行動開展

為了對雪豹進行長期的監測與保護,此次原上草⾃然保護中⼼與雪豹守望者合作,共同開展多⽅參與的雪豹棲息地的現狀與存在的威脅的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對長期保護⽅⾯提出建議。同時,結合原上草和雪豹守望者社區的⼯作,制定科學的監測⽅案和社區為主體的保護⾏動。我們將把評估的產出分享給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同⾏機構。

科考詳情

“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科學考察團隊由專業生態學、動物學科研專家和雪豹守望者特約藝術家組成,他們分別在實地科考、牧民採訪、社區宣傳教育等方面開展工作。參與本次科考的有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長阿旺、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社區項⽬聯絡⼈華青、雪豹守望者發起人戴威、北京林科院動物學博士後劉炎林、世界⾃然基⾦會(WWF)雪豹項⽬⾼級官員何兵、陸橋生態中心副秘書長齊險峰、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著名畫家鄭山麓、知名插畫師,跨界藝術家胡雲峰等人;另外專注於雪豹研究的北京大學博士後肖淩雲、美國伯克利大學博士後李娟將為本次科考提供遠端技術支援。

另外,本次科考通過騰訊99公益日的籌款傳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其中,東風風神為本次科考提供了4台SUV作為科考行程中的交通支援;Sioeye直播相機為本次科考提供了十餘台專業直播設備,活動將以直播形式向公眾展示,並剪輯出紀錄片記載此次科考之行。

本次科考將走訪雪豹棲息地所在的重點鄉鎮,途徑瑪沁縣雪⼭山鄉、東傾溝鄉、下⼤大武鄉,都蘭縣溝⾥裡里鄉等地;內容涉及轉山體驗神山文化,瞭解雪豹生態自然景觀,拜訪阿尼瑪卿自然生態站,走訪牧民瞭解“人獸衝突”等情況。

科考路線示意圖 製圖:原上草

“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計畫產出內容相對豐富,包括:針對⽬前的棲息地狀況,制定阿尼瑪卿區域內長期科學的雪豹監測⽅法和保護的⽅案;此次調查參與者中有藝術家,他們將有針對性地產出以保護雪豹為主題的藝術產品與傳播素材;最終,將協同相關政府部門,提交阿尼瑪卿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報告;

本次科考的產出報告將在今年10月23日“國際雪豹日”雪豹守望者發起的“第二屆雪豹主題公益沙龍”中發佈。

現在變為私有化的管理;曾經神山境內不准採挖蟲草,現在經濟利益的趨勢下到挖遍了大山。

這些改變也對阿尼瑪卿的環境及野生動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上種種原因,並加之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從1991年至2009年,阿尼瑪卿雪山地區冰川面積退縮高達為15.30km。

行動開展

為了對雪豹進行長期的監測與保護,此次原上草⾃然保護中⼼與雪豹守望者合作,共同開展多⽅參與的雪豹棲息地的現狀與存在的威脅的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對長期保護⽅⾯提出建議。同時,結合原上草和雪豹守望者社區的⼯作,制定科學的監測⽅案和社區為主體的保護⾏動。我們將把評估的產出分享給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同⾏機構。

科考詳情

“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科學考察團隊由專業生態學、動物學科研專家和雪豹守望者特約藝術家組成,他們分別在實地科考、牧民採訪、社區宣傳教育等方面開展工作。參與本次科考的有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長阿旺、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社區項⽬聯絡⼈華青、雪豹守望者發起人戴威、北京林科院動物學博士後劉炎林、世界⾃然基⾦會(WWF)雪豹項⽬⾼級官員何兵、陸橋生態中心副秘書長齊險峰、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著名畫家鄭山麓、知名插畫師,跨界藝術家胡雲峰等人;另外專注於雪豹研究的北京大學博士後肖淩雲、美國伯克利大學博士後李娟將為本次科考提供遠端技術支援。

另外,本次科考通過騰訊99公益日的籌款傳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其中,東風風神為本次科考提供了4台SUV作為科考行程中的交通支援;Sioeye直播相機為本次科考提供了十餘台專業直播設備,活動將以直播形式向公眾展示,並剪輯出紀錄片記載此次科考之行。

本次科考將走訪雪豹棲息地所在的重點鄉鎮,途徑瑪沁縣雪⼭山鄉、東傾溝鄉、下⼤大武鄉,都蘭縣溝⾥裡里鄉等地;內容涉及轉山體驗神山文化,瞭解雪豹生態自然景觀,拜訪阿尼瑪卿自然生態站,走訪牧民瞭解“人獸衝突”等情況。

科考路線示意圖 製圖:原上草

“阿尼瑪卿神山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計畫產出內容相對豐富,包括:針對⽬前的棲息地狀況,制定阿尼瑪卿區域內長期科學的雪豹監測⽅法和保護的⽅案;此次調查參與者中有藝術家,他們將有針對性地產出以保護雪豹為主題的藝術產品與傳播素材;最終,將協同相關政府部門,提交阿尼瑪卿雪豹棲息地快速評估報告;

本次科考的產出報告將在今年10月23日“國際雪豹日”雪豹守望者發起的“第二屆雪豹主題公益沙龍”中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