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絲絨AI商情日報|百度AI戰略助推市值破900億美元!(10.11第82期)

【 編選┃一條醫策 責編┃劉錚】

NO.1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 為中國經濟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近幾年,中國人工智慧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6%,2016年的市場規模超過230億元。隨著存儲、雲計算、虛擬實境、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交叉融合以及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滲透,其對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升級的影響越來越深遠。

中國人工智慧在學術、產業、應用、生態等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成就,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版圖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一股力量。近年來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推動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資料以及寬頻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政策,使得人工智慧與這些技術交相融合,加速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資訊消費升級、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舉措,
讓人工智慧快速滲透到各個需求領域,技術與應用相互反哺,讓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在全球市場,獨樹一幟。

連結:

http://www.cinic.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id=405079

NO.2 百度AI戰略效果初顯股價創新高 市值破900億美元

10月11日消息,百度股價週二大漲4%,

刷新歷史新高,市值突破900億美元大關。截至週二收盤,百度股價收漲4.04%,報262.41美元,市值約910億美元。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當時在財報中表示:“在第二季度,百度宣佈了一項新使命,即通過技術讓複雜的世界變得更簡單。為了實現這一使命,我們將執行兩大戰略:一是加強我們的移動基礎,二是在人工智慧方面建立領先優勢。我們會將人工智慧作為基本的推動力,提升我們當前核心業務,
特別是百度移動、搜索和資訊流等核心產品。與此同時,我們會繼續通過開放平臺和生態系統手段,構建新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專案,以抓住長期的經濟機遇。”

連結:

http://tech.163.com/17/1011/09/D0F5HLR500097U7R.html

NO.3 阿裡雲棲大會的核心看點:人工智慧、NASA計畫

2017年,阿裡巴巴“飛天智慧雲棲大會”將於10月11-14日在雲棲小鎮舉行,

設有2場主論壇、20場峰會、30000平米生態科技展,涵蓋了人工智慧、金融科技、量子計算、生命科學、IoT、政務、多媒體、VR等20多個科技領域,出席會議的科技業內人士預計超過4萬名。人工智慧將是此次雲棲大會的主角。根據阿裡雲棲大會官網公佈議程,阿裡資深副總裁兼阿裡雲總裁胡曉明,阿裡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系教授周以真等將發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主題演講。中國證券網消息稱,阿裡巴巴還將在本次大會上發佈多款重量級AI產品。此外,阿裡此次雲棲大會的另一大重要看點是“NASA計畫”。

連結:

http://tech.hexun.com/2017-10-11/191167164.html

NO.4 信息服務行業:硬體切入場景,“AI+軟體+硬體”生態圈

穀歌正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產品生態圈。Google近期召開的2017年秋季新品發佈會,會上展示了穀歌版的人工智慧生活方式,除了讓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設備,更有具體美好的使用場景,涵蓋了居家、生活和出行各個方面。這是穀歌在將整體戰略從“移動優先”轉變為“AI優先”後,對人工智慧戰略的進一步詮釋,其核心就是“人工智慧+軟體+硬體”的深度結合。我們看到了穀歌從基礎硬體和演算法架構,到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層產品所取得的革新性進步,在不斷優化的用戶體驗背後,穀歌技術力貫穿了穀歌打造的人工智慧生態。穀歌人工智慧產品設計的基本理念和原則。人工智慧時代,穀歌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在人工智慧的説明下,計算終端將主動適應人們的生活,而非人們去被動學習計算終端的用法。由此衍生出穀歌人工智慧產品的四大原則:1、多形式的交互感知體驗;2、多設備隨時隨地連接;3、瞭解使用者的特徵和意圖,做出推薦;4、具備自我調整、學習能力。

連結:

http://stock.qq.com/a/20171011/025603.htm

NO.5 聯想開啟高校AI精英挑戰賽 拿出1億爭奪高校AI人才

在All in人工智慧之後,聯想近日又拿出1億元種子基金用於孵化高校AI人才,扶持大學生AI創業。從學界、業界的頂級實驗室到全球高校畢業生,科技公司的AI人才資源搶奪戰持續升級,一個億背後,聯想欲將高校AI人才納為自己人工智慧生態的生力軍和預備隊。負“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重任務,通過對內孵化和對外投資的方式,聯想創投正在培育人工智慧領域的“聯想系”。這一AI陣營包含當下熱門的AI晶片企業寒武紀科技、曠視科技(Face++)、蔚來汽車、銀河水滴科技、中科慧眼等20多家人工智慧公司。面對“起大早趕晚集”的質疑,與其他企業創投必須對母體業務有所幫助,賺取回報之外,聯想創投的投資風格表現得更為大膽。

連結:

http://www.csdn.net/article/a/2017-10-11/15933242

NO.6人工智慧就是高階版的自動化?這篇文章告訴你二者的本質區別

在現實生活中,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經常被人們不加區別的混用。我們想到這兩個詞,往往會形容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的機器人和其他工具:無論是製造汽車的工業機器人,還是室內的煙霧感測器,都在幫助我們生活更便捷。但事實上,人工智慧和自動化之間還是有非常大區別的。就像蘋果和橘子、DVD和錄影機以及電影2001中的HAL和星球大戰中主人公用的電腦一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混淆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關係。雖然自動化設備也是可以基於人工智慧而建立的,但並不代表著它們是相同的概念。為了言簡意賅,我們將很多複雜地解釋二者的概念和關係濃縮為:自動化是遵循著預先設置好的程式設計規則的軟體;而人工智慧則是設計用來模擬人類的思考和行為。

連結:

http://tech.ifeng.com/a/20171011/44711326_0.shtml

NO.7 英偉達推全球首台AI電腦 助力自動駕駛計程車

10月10日,英偉達(NVIDIA)發佈了全球首台為完全自動駕駛計程車而設計的AI電腦。英偉達表示,代號為Pegasus的全新系統擴展了NVIDIA® DRIVE™ PX AI計算平臺,可以處理L5無人駕駛汽車。NVIDIA DRIVE PX Pegasus的每秒操作超過320萬億次,比其前身的性能超出10倍以上。該系統由四個高性能AI處理器提供動力,將通過一個車牌大小的電腦,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

連結:

http://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710-4138318.htm

NO.8 專利制度會阻礙科技進步嗎?就 AI 領域而言,這一趨勢愈加明顯

關於專利是否會阻礙創新的爭論,自打專利制度創立之初至今就沒有消停過,但專利制度從未因此而停滯不前。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專利的觸角已然深入AI領域之中,並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形成了現實的阻礙。科技媒體Techdirt據此推出專欄“本月最愚蠢的專利”,專門收錄那些阻礙創新、形成壟斷的專利。本月榜上有名的9760834號專利,就對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蛋白質分析方面的應用做出了諸多限制。通常,專利局在審查應用程式的時候,從來不看真實世界中的軟體是什麼樣的,就在軟體這一概念上提供寬泛的、模糊的或的專利。這些專利在給“專利巨頭”添磚加瓦的同時導致了大量資源浪費。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普遍,對於專利系統中的這些缺陷將如何影響人工智慧的發展這一問題,我們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考量。

連結:

http://36kr.com/p/5096119.html

中國證券網消息稱,阿裡巴巴還將在本次大會上發佈多款重量級AI產品。此外,阿裡此次雲棲大會的另一大重要看點是“NASA計畫”。

連結:

http://tech.hexun.com/2017-10-11/191167164.html

NO.4 信息服務行業:硬體切入場景,“AI+軟體+硬體”生態圈

穀歌正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產品生態圈。Google近期召開的2017年秋季新品發佈會,會上展示了穀歌版的人工智慧生活方式,除了讓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設備,更有具體美好的使用場景,涵蓋了居家、生活和出行各個方面。這是穀歌在將整體戰略從“移動優先”轉變為“AI優先”後,對人工智慧戰略的進一步詮釋,其核心就是“人工智慧+軟體+硬體”的深度結合。我們看到了穀歌從基礎硬體和演算法架構,到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層產品所取得的革新性進步,在不斷優化的用戶體驗背後,穀歌技術力貫穿了穀歌打造的人工智慧生態。穀歌人工智慧產品設計的基本理念和原則。人工智慧時代,穀歌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在人工智慧的説明下,計算終端將主動適應人們的生活,而非人們去被動學習計算終端的用法。由此衍生出穀歌人工智慧產品的四大原則:1、多形式的交互感知體驗;2、多設備隨時隨地連接;3、瞭解使用者的特徵和意圖,做出推薦;4、具備自我調整、學習能力。

連結:

http://stock.qq.com/a/20171011/025603.htm

NO.5 聯想開啟高校AI精英挑戰賽 拿出1億爭奪高校AI人才

在All in人工智慧之後,聯想近日又拿出1億元種子基金用於孵化高校AI人才,扶持大學生AI創業。從學界、業界的頂級實驗室到全球高校畢業生,科技公司的AI人才資源搶奪戰持續升級,一個億背後,聯想欲將高校AI人才納為自己人工智慧生態的生力軍和預備隊。負“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重任務,通過對內孵化和對外投資的方式,聯想創投正在培育人工智慧領域的“聯想系”。這一AI陣營包含當下熱門的AI晶片企業寒武紀科技、曠視科技(Face++)、蔚來汽車、銀河水滴科技、中科慧眼等20多家人工智慧公司。面對“起大早趕晚集”的質疑,與其他企業創投必須對母體業務有所幫助,賺取回報之外,聯想創投的投資風格表現得更為大膽。

連結:

http://www.csdn.net/article/a/2017-10-11/15933242

NO.6人工智慧就是高階版的自動化?這篇文章告訴你二者的本質區別

在現實生活中,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經常被人們不加區別的混用。我們想到這兩個詞,往往會形容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的機器人和其他工具:無論是製造汽車的工業機器人,還是室內的煙霧感測器,都在幫助我們生活更便捷。但事實上,人工智慧和自動化之間還是有非常大區別的。就像蘋果和橘子、DVD和錄影機以及電影2001中的HAL和星球大戰中主人公用的電腦一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混淆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關係。雖然自動化設備也是可以基於人工智慧而建立的,但並不代表著它們是相同的概念。為了言簡意賅,我們將很多複雜地解釋二者的概念和關係濃縮為:自動化是遵循著預先設置好的程式設計規則的軟體;而人工智慧則是設計用來模擬人類的思考和行為。

連結:

http://tech.ifeng.com/a/20171011/44711326_0.shtml

NO.7 英偉達推全球首台AI電腦 助力自動駕駛計程車

10月10日,英偉達(NVIDIA)發佈了全球首台為完全自動駕駛計程車而設計的AI電腦。英偉達表示,代號為Pegasus的全新系統擴展了NVIDIA® DRIVE™ PX AI計算平臺,可以處理L5無人駕駛汽車。NVIDIA DRIVE PX Pegasus的每秒操作超過320萬億次,比其前身的性能超出10倍以上。該系統由四個高性能AI處理器提供動力,將通過一個車牌大小的電腦,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

連結:

http://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710-4138318.htm

NO.8 專利制度會阻礙科技進步嗎?就 AI 領域而言,這一趨勢愈加明顯

關於專利是否會阻礙創新的爭論,自打專利制度創立之初至今就沒有消停過,但專利制度從未因此而停滯不前。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專利的觸角已然深入AI領域之中,並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形成了現實的阻礙。科技媒體Techdirt據此推出專欄“本月最愚蠢的專利”,專門收錄那些阻礙創新、形成壟斷的專利。本月榜上有名的9760834號專利,就對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蛋白質分析方面的應用做出了諸多限制。通常,專利局在審查應用程式的時候,從來不看真實世界中的軟體是什麼樣的,就在軟體這一概念上提供寬泛的、模糊的或的專利。這些專利在給“專利巨頭”添磚加瓦的同時導致了大量資源浪費。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普遍,對於專利系統中的這些缺陷將如何影響人工智慧的發展這一問題,我們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考量。

連結:

http://36kr.com/p/509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