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勝過九子奪嫡的玄武門之變,水火不容的父子因一個故事化解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稱帝的開始,也是大唐走向繁榮的開始。雖然這場政治變革中導致皇室的二子數十孫全部喪命,但是比起兩大勢力的更大規模兵戎相見,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局了。

雖然在唐史中記載了宣武門之變的來龍去脈,但是看來看去也只是李世民的各種被逼無奈。因為這就是在他在位時編寫的,想必肯定也不會把他的殘暴和野心暴露出來。儘管不能聽信裡面的一面之詞,凡是李世民的被逼無奈卻是真的,

他們兄弟之間註定要有一場較量的。

既然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在當初站隊時選擇了李建成,那為什麼宣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卻沒有連同他一起滅掉呢?李淵又是如何在政變、逼宮之後,還能自保安度晚年呢?事實上,當初李世民也並沒有想好如何面對自己的父皇。

而父皇也不是父親,他有很多的兒子,並且他從容別的兒子去殺李世民。

正當李世民不知所措時,李淵這邊也是十分著急的和貼身大臣裴濟商量對策。裴濟說:當今天下,秦王李世民的貢獻最大,太子和齊王已死,不如就把皇位傳給秦王。

李淵自知也只有這條路了,於是開始向李世民示好。馬上召見了李世民,父子二人相見各懷鬼胎,為了安撫剛剛發動完政變的李世民,李淵便扮演起了好爸爸的角色。不僅說了很多安慰的話,還講了“投杼之惑”的故事,表白自己是被太子和齊王蒙蔽,才會心生疑惑的。

換而言之,李淵是想表明自己其實是信任李世民的。李世民在感激之餘也想,如果此時弑父定會招來更大的駡名,所以兩全之下,保全了李淵的性命。其實這麼說就比較輕巧了,歷史上的宣武門之變各方勢力複雜,局勢緊張,絲毫不亞於康熙的九子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