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宜黃兩村民分別入選全市2017年“孝親敬老之星”“老有所為之星”

中國江西網撫州訊 通訊員報導:近日,撫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佈檔,作出集中表彰全市2017年“孝親敬老之星”和“老有所為之星”的決定,宜黃縣二都鎮三都村村民鐘厚龍和白槎村熊家組村民熊浩然榜上有名。

自宜黃縣深入開展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孝心滿戲鄉”活動以來,一大批“宜黃好人”“道德標兵”“最美家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愛國愛家、崇德向善的文明風尚蔚然成風。繼梨溪鎮“最美嫂子”方蘭香方秋蘭入圍“9月中國好人榜·孝老愛親”候選人後,二都鎮三都村村民鐘厚龍成功入選撫州市2017年“孝親敬老之星”,二都鎮白槎村熊家組村民熊浩然成功入選撫州市2017年“老有所為之星”,

這都是宜黃縣宣導文明新風,形成良好風尚的一個縮影。

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工作中,宜黃縣切實做好“六個結合”,落實“八項舉措”,打造“十個一”特色亮點,推動真幫實理,大力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了文明新風尚。

鐘厚龍:用愛詮釋手足情深

鐘厚龍是宜黃縣二都鎮三都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三年來,他不離不棄,

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哥哥鐘貌生,受到了鄰里鄉親的交口稱讚。

近日,筆者來到鐘貌生家採訪。正逢吃早飯時間,鐘厚龍煮了一碗上蓋雞蛋的湯飯,端進鐘貌生的房間,扶起癱瘓在床的哥哥一口一口地喂起來。他不時用餐巾紙擦拭鐘貌生嘴邊的湯汁,吃飽了再喂幾口水,輕輕扶著躺回床上,把薄毯蓋上……每個動作都那麼自然嫺熟。鐘貌生的房間不大,一眼看去,雖然簡陋,

但清爽潔淨,一點也聞不到長年有病人臥床的怪味。

忙完家裡的瑣事,鐘厚龍背了把鋤頭到離家不遠的田地裡幹活,回來時,順便從自家地裡掰了幾個嫩玉米。“玉米是哥哥從小喜歡吃的。”他說,“我種了10畝地,還養了雞鴨,既能賺點錢,還能鍛煉身體。”

“現在政策好,我只要好好照顧哥哥,其他的不用擔心。我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日子是自己過給自己看的,樂觀最重要。”鐘厚龍笑著對筆者說。

鐘厚龍6歲時,父母相繼過世,哥哥鐘貌生成了家裡的頂樑柱。“我哥那時才16歲,既當‘爹’又當‘媽’,把我拉扯大,小時候鬧饑荒沒飯吃,哥哥就餓著肚子省給我吃。”鐘厚龍說。因為家貧,鐘貌生一直未成家,卻攢錢為弟弟蓋房子娶媳婦。鐘厚龍妻子因病早早過世,是鐘貌生鼓勵他從悲痛中走出重新振作,“你現在是家裡的天!你垮了孩子怎麼辦?好好帶大孩子,你是他們的希望!”

2014年,66歲的鐘貌生突發腦溢血導致癱瘓,不但失去行走能力,每天還要專人照顧。“當時感覺天都塌了,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都是我的錯啊,哥哥那時老和我說頭暈我就是沒注意!”回憶起往事,鐘厚龍忍不住哽咽。

從此,鐘厚龍擔負起了照顧哥哥的重擔,每天往返哥哥家三趟,一邊照顧孫輩讀書,一邊護理哥哥。從做飯送飯,到接屎倒尿、洗澡洗衣,給哥哥的下肢按摩,事無巨細,鐘厚龍照顧得面面俱到。看著弟弟每次按摩到汗流滿面,手直發抖,1個月就瘦了10多斤,鐘貌生很不忍心,便提出要搬去敬老院,卻被鐘厚龍斷然拒絕,“哥哥苦了大半輩子,又得了這樣的病,我不想讓他再孤獨下去。”

“他們是村裡有名的好兄弟,早些年兄弟倆同吃同住。後來厚龍的孫子、孫女去鎮上讀小學,厚龍去鎮上幫帶孩子,每個禮拜還得來看他哥三四趟,這哥兒倆感情好,弟弟很有良心。”鐘貌生的鄰居黃桂紅向筆者介紹道。

“他是我哥,我會盡心照顧好他。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哥哥。”鐘厚龍用自己淳樸的愛詮釋了濃濃的兄弟情。

初春豔陽,走進宜黃縣二都鎮白槎村,村容整潔、街寬路平、樹綠花香、乾淨整潔。白槎村過去是宜黃縣典型貧困村,近年由省檢察院掛點幫扶,村情由亂到治,成為先進典型而譽滿宜黃。說起白槎村的變化,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誇讚該村熊家組組長熊浩然,稱其為該村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

熊浩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1958年母親在白槎村生下他,懂事的熊浩然打小就跟著父母在田裡種田,十幾歲就成了犁耬耙耱的行家裡手。由於為人剛毅,做事踏實,當地村民為他取了個小名叫剛仔。在他20歲那年,大家一致推舉他為白槎村熊家組組(隊)長,這一干就是近40年。這些年,熊浩然與大家挖溝整地、打井修路……現在帶領著村民一起建設美麗新農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村裡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白槎剛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不論事情大或小,剛仔幫你解決好。”

3月8日上午,筆者來到白槎村熊家組,向正在辛勤春耕的村民問詢熊浩然的住處。村民一聽是來找熊浩然,笑著說,“你來找咱組上最忙的人呀,他帶著人開著拖拉機去謝家組收垃圾去了,昨兒在豐山組呢,這不整‘美麗鄉村’建設唄?”在該村謝家組垃圾處理站,勞動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繁忙的身影隨處可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熊浩然,他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精神矍鑠、帶著大家幹事實勁足。熊浩然果然與白槎村村主任黃黎明形容得一樣,“不辭辛苦,堅韌樸素”。

2016年9月,省檢察院幫扶下爭取到的重大專案白槎村“連心”大橋建設開工,項目推進需征地10畝、征遷10戶、征山4戶。熊浩然就是征山戶之一。

熊浩然擁有山地面積近400平方米。在得知村裡為了建設“連心”大橋,需要征山修建馬路時,他毅然作出決定——第一個簽署山地征遷協議。熊浩然的老伴說,“當時他們幾戶人聽說沒有補償,堅決不幹,只有他苦口婆心去其他三戶人家家裡做工作,整整一禮拜,就差住人家家裡。”原來,在動員征遷工作中熊浩然全程和村幹部跑遍每家每戶,講解政策,耐心做思想工作,打消征遷戶的種種顧慮,直到村民同意搬遷。一有空,他就私下找不理解、不支持拆遷戶做思想工作,遇到個別情緒激動的征遷戶,他總能在一觸即發之際緩和矛盾。熊家組一位村民告訴筆者,“去年新農村建設需要清理菜地,我心疼我家剛種下地的蘿蔔,拿著鋤頭守著菜地不讓他們清,剛仔第一時間趕來了,把我帶去他自家田裡菜地,說這塊地給我種蘿蔔,現在家鄉這麼美,剛仔功不可沒!”熊浩然還時常把村民所思所想所惑與相關領導交流溝通,既為白槎村新農村建設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也為幹群之間搭起了“連心”橋。

2017年1月中旬,僅4個月的時間,白槎村“連心大橋”通車了。每當有人誇讚熊浩然時,他一再表示,村內這些年能變化得這樣美,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身為白槎村的村民,這些都是應該做的。

2017年以來,宜黃縣委、縣政府在全縣範圍內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白槎村實施“九個組新農村建設全覆蓋”工程,著力讓每一位村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有一個大的提升。熊浩然作為白槎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熊家組組長,帶領著各組村民一起將“美麗鄉村”事業進行到底。

熊浩然在謝家組處理垃圾

在謝家組垃圾處理現場,熊浩然站在自家拖拉機後車廂上推平垃圾,節省空間。平地上有近10個村民幫忙歸攏垃圾。仔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村民都是豐山組的村民代表,昨天熊浩然帶著村民到豐山組清理垃圾,挨家挨戶給村民們宣傳“美麗鄉村”建設,並詳細詢問村民們是否有哪些生活難題。豐山組組長深受啟發,組織了幾名村名與熊浩然一行人一起在全村範圍內清理垃圾,建設家鄉。熊浩然一邊幹活,一邊給大家介紹群眾工作經驗,“做村民思想工作,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村民心服口服。比如咱們現在需要‘三清三拆’,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從咱們組長開始,就得帶頭做好,才能做通群眾工作”。當筆者問他當組長的初衷時,熊浩然說:“我們白槎村9個組(隊),村民們都勤勞樸實,村風也好,我就是想幹點實實在在的事聚聚人心。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實施以來,我想盡點力,把白槎村真正打造成美麗鄉村典型,讓各個組的環境都好起來。”

日暮將落,白槎村謝家組的碧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裡映著熊浩然一行辛勤勞動的背影。熊浩然在細碎的時光中帶著村民一起守呵護家園,以奮鬥的精神擁抱生活,以無私奉獻滋潤心靈。

鐘厚龍照顧得面面俱到。看著弟弟每次按摩到汗流滿面,手直發抖,1個月就瘦了10多斤,鐘貌生很不忍心,便提出要搬去敬老院,卻被鐘厚龍斷然拒絕,“哥哥苦了大半輩子,又得了這樣的病,我不想讓他再孤獨下去。”

“他們是村裡有名的好兄弟,早些年兄弟倆同吃同住。後來厚龍的孫子、孫女去鎮上讀小學,厚龍去鎮上幫帶孩子,每個禮拜還得來看他哥三四趟,這哥兒倆感情好,弟弟很有良心。”鐘貌生的鄰居黃桂紅向筆者介紹道。

“他是我哥,我會盡心照顧好他。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哥哥。”鐘厚龍用自己淳樸的愛詮釋了濃濃的兄弟情。

初春豔陽,走進宜黃縣二都鎮白槎村,村容整潔、街寬路平、樹綠花香、乾淨整潔。白槎村過去是宜黃縣典型貧困村,近年由省檢察院掛點幫扶,村情由亂到治,成為先進典型而譽滿宜黃。說起白槎村的變化,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誇讚該村熊家組組長熊浩然,稱其為該村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

熊浩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1958年母親在白槎村生下他,懂事的熊浩然打小就跟著父母在田裡種田,十幾歲就成了犁耬耙耱的行家裡手。由於為人剛毅,做事踏實,當地村民為他取了個小名叫剛仔。在他20歲那年,大家一致推舉他為白槎村熊家組組(隊)長,這一干就是近40年。這些年,熊浩然與大家挖溝整地、打井修路……現在帶領著村民一起建設美麗新農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村裡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白槎剛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不論事情大或小,剛仔幫你解決好。”

3月8日上午,筆者來到白槎村熊家組,向正在辛勤春耕的村民問詢熊浩然的住處。村民一聽是來找熊浩然,笑著說,“你來找咱組上最忙的人呀,他帶著人開著拖拉機去謝家組收垃圾去了,昨兒在豐山組呢,這不整‘美麗鄉村’建設唄?”在該村謝家組垃圾處理站,勞動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繁忙的身影隨處可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熊浩然,他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精神矍鑠、帶著大家幹事實勁足。熊浩然果然與白槎村村主任黃黎明形容得一樣,“不辭辛苦,堅韌樸素”。

2016年9月,省檢察院幫扶下爭取到的重大專案白槎村“連心”大橋建設開工,項目推進需征地10畝、征遷10戶、征山4戶。熊浩然就是征山戶之一。

熊浩然擁有山地面積近400平方米。在得知村裡為了建設“連心”大橋,需要征山修建馬路時,他毅然作出決定——第一個簽署山地征遷協議。熊浩然的老伴說,“當時他們幾戶人聽說沒有補償,堅決不幹,只有他苦口婆心去其他三戶人家家裡做工作,整整一禮拜,就差住人家家裡。”原來,在動員征遷工作中熊浩然全程和村幹部跑遍每家每戶,講解政策,耐心做思想工作,打消征遷戶的種種顧慮,直到村民同意搬遷。一有空,他就私下找不理解、不支持拆遷戶做思想工作,遇到個別情緒激動的征遷戶,他總能在一觸即發之際緩和矛盾。熊家組一位村民告訴筆者,“去年新農村建設需要清理菜地,我心疼我家剛種下地的蘿蔔,拿著鋤頭守著菜地不讓他們清,剛仔第一時間趕來了,把我帶去他自家田裡菜地,說這塊地給我種蘿蔔,現在家鄉這麼美,剛仔功不可沒!”熊浩然還時常把村民所思所想所惑與相關領導交流溝通,既為白槎村新農村建設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也為幹群之間搭起了“連心”橋。

2017年1月中旬,僅4個月的時間,白槎村“連心大橋”通車了。每當有人誇讚熊浩然時,他一再表示,村內這些年能變化得這樣美,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身為白槎村的村民,這些都是應該做的。

2017年以來,宜黃縣委、縣政府在全縣範圍內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白槎村實施“九個組新農村建設全覆蓋”工程,著力讓每一位村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有一個大的提升。熊浩然作為白槎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熊家組組長,帶領著各組村民一起將“美麗鄉村”事業進行到底。

熊浩然在謝家組處理垃圾

在謝家組垃圾處理現場,熊浩然站在自家拖拉機後車廂上推平垃圾,節省空間。平地上有近10個村民幫忙歸攏垃圾。仔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村民都是豐山組的村民代表,昨天熊浩然帶著村民到豐山組清理垃圾,挨家挨戶給村民們宣傳“美麗鄉村”建設,並詳細詢問村民們是否有哪些生活難題。豐山組組長深受啟發,組織了幾名村名與熊浩然一行人一起在全村範圍內清理垃圾,建設家鄉。熊浩然一邊幹活,一邊給大家介紹群眾工作經驗,“做村民思想工作,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村民心服口服。比如咱們現在需要‘三清三拆’,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從咱們組長開始,就得帶頭做好,才能做通群眾工作”。當筆者問他當組長的初衷時,熊浩然說:“我們白槎村9個組(隊),村民們都勤勞樸實,村風也好,我就是想幹點實實在在的事聚聚人心。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實施以來,我想盡點力,把白槎村真正打造成美麗鄉村典型,讓各個組的環境都好起來。”

日暮將落,白槎村謝家組的碧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裡映著熊浩然一行辛勤勞動的背影。熊浩然在細碎的時光中帶著村民一起守呵護家園,以奮鬥的精神擁抱生活,以無私奉獻滋潤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