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滿足做SaaS,他們用移動化+平臺解決傳統健身房痛點

青橙科技三年來把健身房SaaS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將這一看似低壁壘、易複製的項目做到了行業第一。

本文共計2977字,閱讀時間4分鐘。

青橙科技創始人Kent

記者 | 唐亞華

編輯 | 趙力

專案要點:

1、青橙科技是最早做健身房SaaS的服務商,他們瞄準健身房傳統運行方式耗時且變動性大的痛點,推出智慧健身房管理系統,讓線上約課、會員管理、財務資料等程式簡化,提高健身房管理效率。

2、在競對湧入的市場環境中,青橙科技通過產品移動化延長產品壽命、不斷積累資料、完善服務、夯實競爭壁壘,

奠定了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3、青橙科技利用已有的平臺優勢,在SaaS服務基本收益的基礎上增加了平臺傭金、廣告收益等多種盈利模式,拓展健身周邊業務,打造健身行業全產業生態鏈。

傳統健身房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以後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體育健身行業的SaaS服務商像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源源不斷。

這其中的翹楚,

是青橙科技。他們三年來把健身房SaaS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將這一看似低壁壘、易複製的項目做到了行業第一。

青橙科技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個SaaS公司,還因為其是一個健身行業的互聯網方案提供商:它的健身房管理系統、健身教練助手、健身培訓系統為從業者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服務,以B2B2C的形式為健身房提供可觀的增值服務。

據瞭解,作為這一垂直領域的頭部企業,

青橙科技目前已經服務12000多家健身房,約200家健身培訓機構,付費用戶有3000多家。平臺聚集了約15萬教練和6萬健身房管理人員,佔據健身行業約30%的市場份額。

青橙科技分別於2014年和2015年獲得了創新工廠的天使輪融資和順為資本、動域資本的A輪融資,並於2017年獲得了春曉資本、左馭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頗受資本市場的看好。

經自身需求發現普遍痛點

青橙科技創始人Kent是前途客圈聯合創始人。途客圈是一個為用戶提供境外遊攻略的APP,通過旅遊攻略來吸引用戶,推薦衣食住行等,之後通過用戶在平臺上的消費來獲取傭金。據Kent介紹,途客圈雖然積累了1千多萬用戶,但仍然沒有盈利,因為這種短期旅遊APP的生命週期很短,用戶也不會在上面消費,最終專案被收購了。

第一次創業後的空檔期,Kent迷上了健身。Kent回憶,2013年的健身行業還很原始,

純人工處理各種工作,排課、約課這種變動性較大的事務帶給工作人員不小的工作量,也給他造成了不便。為了方便自己,他為自己所在的健身房免費做了一套約課系統。健身房老闆劉霄瑾覺得很好用,就把約課系統推薦給了更多圈裡的人。

劉霄瑾在健身行業是個頗有影響力的人,1999年她曾在上海開過中國第一家健身房。2014年上半年,在劉霄瑾推薦以及用戶的二次推薦下,Kent為20多個健身房安裝了約課系統,當時的收費方式是2萬一家,終身使用。

Kent在跟著劉霄瑾考察了很多城市的健身行業交流會以後發現,基本上沒有企業為健身行業服務,行業整體上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於是決定正式開始第二次創業。

最初的團隊只有Kent和一個負責軟體發展的員工,召集了部分途客圈老員工之後,Kent帶領著六個人的小團隊推出了的青橙科技,其功能包括:微信約課、課程管理、會員管理、簽到管理、資料包表、財務管理、員工管理、智慧設備等。專案主要的獲客方式是通過參加全國各地的健身行業交流會以及培訓,推廣自己的產品。

很快,Kent發現這一推廣方式受眾太有限,與此同時他也發現大會主辦方組織會議的方式也是純人力的原始形式——打電話一個個邀請與確認。於是他複製之前的做法為大會主辦發免費開發了一套系統,參加活動的人可以直接報名、交費、簽到。

青橙科技把這一系統免費送給了全國為數不多的20餘個健身行業活動主辦方,同時,這也使得青橙科技獲得了大量的健身房資料,為以後的精准推廣提供了基礎。

通過這種方式,六個人的小團隊用一年的時間獲得了1000多個用戶,且付費用戶超60%,付費模式為第一年4800元,之後每年2800元,初步實現了三百多萬的盈利。

如果一切照此發展,青橙科技或許早已坐著邊複製粘貼系統邊數錢了。而A輪融資後正打算大幹一場的青橙科技發現: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眾多競對湧入賽道。這一現狀迫使Kent放棄大規模收費,轉而優先考慮怎麼樣快速搶佔市場和建立壁壘。

青橙科技團隊合照

產品移動化提高使用者粘性

“工具永遠都可以被複製,我們不能只是一個SaaS公司,而是要成為健身行業的平臺,”Kent說。

從15年下半年開始,青橙科技把所有的產品移動化,針對健身房管理人員和教練做了專門的APP。“這樣即使教練或工作人員離職,仍可以把自己的帳號關聯到新的健身房,或者創建新的健身房。這個健身房甚至可以是虛擬的,私教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管理會員。”

這樣做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教練和健身房管理人員直接跟青橙科技而不是某個健身房,發生了永久性關聯,青橙科技成了一個平臺。這一舉動無形中為青橙增加了用戶,兩款APP也將一直伴隨使用者,“每一個用系統的人都變成我們的銷售。”隨著積累的用戶增加,本來給各大會提供系統的青橙科技變成了各類大會招募參會人員的重要管道。

青橙科技的打法是先to B,抓住了一批機構,又to C,抓了一批人,以B2B2C的模式鞏固了使用者,延長了軟體的使用壽命。

針對健身房倒閉率普遍較高,人員流動性大的痛點,青橙科技為使用者記錄工作經歷,做成簡歷,使每個人的系統都有青橙認證的資料。“此外,因為培訓機構用的也是我們的系統,一個教練如果獲得普拉提教練認證的證書,系統就可以自動同步。”

2016年青橙科技的用戶雖然達到了5000多家,但是收益並沒有太多增加,原有的付費用戶因為進入第二年所要繳納的費用降低,加上為應對競爭對新用戶採取免費試用的策略,這一階段的青橙幾乎沒有盈利,但Kent認為這是為了建立壁壘做的必要投資。

到2017年初,萬事俱備的青橙科技進入了大範圍的推廣運營階段。在健身房SaaS行業,青橙科技憑藉著近四年的深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頭部,積累了最早、最全面、最豐富的資源與資料。Kent接下來要做的是,把青橙科技做成一個生態系統,提供健身行業一條龍服務。

這時候青橙科技的目標群體就不局限于健身房老闆了,“只要把APP推給與健身房相關的人就可以,比如銷售,青橙可以給他提供很好的會員卡管理系統,登記、跟進都很方便。”

打造健身行業全產業生態鏈

如今的青橙科技致力於打造健身行業生態,目前平臺業務涵蓋6大板塊:健身房管理系統、求職招聘、學習培訓、賽事訓練營、行業資訊和加盟連鎖。

在盈利模式上,SaaS系統付費仍然是青橙科技90%以上的收益來源。2017年3月份起青橙科技開始全面收費,標準為一個月800元,三個月2000元,一年6800元,目前付費用戶有3000多家。

此外,多種形式的衍生收益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青橙科技目前合作專案有些按效果收錢,有些只要發佈消息就收取廣告費。如:在系統上發佈招聘資訊或者賽事訓練營通過平臺發佈招募資訊需要直接付費,而交易類則是通過在平臺上發生交易收取傭金。

青橙科技的成本投入一直是動態的,但是據瞭解,專案從3月份開始收費到現在基本實現收支平衡,6月份以後基本上每個月收入可以支撐支出。據kent介紹,如果只拿SaaS業務,青橙科技其實早就可以盈利了,但是他們不斷在投入優化升級系統,為加強自身壁壘而出現較長時間的不盈利狀態。

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就是最高的壁壘。未來青橙科技還會提供開設健身房的一條龍服務,從選址、裝修、設計、器械、招聘都給予支援,甚至還可以提供金融服務,目前已經有建立合作的地產商。Kent表示,“我們未來要成為健身行業的天貓。”

目前賽道上有三體雲動系統、鬼工科技等先入賽道較為成熟的玩家,也有勤鳥運動、宅客科技、飛飛健身等後起對手,各家在提供健身房智慧化SaaS管理軟體系統方便沒有太大的區別,因而決勝就變成了運營與推廣。中國健身房SaaS市場尚未出現巨頭,誰能搶佔這塊蛋糕,就看誰能掌握足夠的資料進而找到真正的痛點。

SaaS是一個低門檻的領域,技術的反覆運算升級時刻發生著,而青橙科技憑藉著最早進入行業所積累的資源與資料,夯實了壁壘。Kent團隊在三年多的不斷打磨中逐步改進、完善系統,呈現出了目前口碑良好、使用者數量巨大的產品,在同類項目中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

Kent為20多個健身房安裝了約課系統,當時的收費方式是2萬一家,終身使用。

Kent在跟著劉霄瑾考察了很多城市的健身行業交流會以後發現,基本上沒有企業為健身行業服務,行業整體上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於是決定正式開始第二次創業。

最初的團隊只有Kent和一個負責軟體發展的員工,召集了部分途客圈老員工之後,Kent帶領著六個人的小團隊推出了的青橙科技,其功能包括:微信約課、課程管理、會員管理、簽到管理、資料包表、財務管理、員工管理、智慧設備等。專案主要的獲客方式是通過參加全國各地的健身行業交流會以及培訓,推廣自己的產品。

很快,Kent發現這一推廣方式受眾太有限,與此同時他也發現大會主辦方組織會議的方式也是純人力的原始形式——打電話一個個邀請與確認。於是他複製之前的做法為大會主辦發免費開發了一套系統,參加活動的人可以直接報名、交費、簽到。

青橙科技把這一系統免費送給了全國為數不多的20餘個健身行業活動主辦方,同時,這也使得青橙科技獲得了大量的健身房資料,為以後的精准推廣提供了基礎。

通過這種方式,六個人的小團隊用一年的時間獲得了1000多個用戶,且付費用戶超60%,付費模式為第一年4800元,之後每年2800元,初步實現了三百多萬的盈利。

如果一切照此發展,青橙科技或許早已坐著邊複製粘貼系統邊數錢了。而A輪融資後正打算大幹一場的青橙科技發現: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眾多競對湧入賽道。這一現狀迫使Kent放棄大規模收費,轉而優先考慮怎麼樣快速搶佔市場和建立壁壘。

青橙科技團隊合照

產品移動化提高使用者粘性

“工具永遠都可以被複製,我們不能只是一個SaaS公司,而是要成為健身行業的平臺,”Kent說。

從15年下半年開始,青橙科技把所有的產品移動化,針對健身房管理人員和教練做了專門的APP。“這樣即使教練或工作人員離職,仍可以把自己的帳號關聯到新的健身房,或者創建新的健身房。這個健身房甚至可以是虛擬的,私教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管理會員。”

這樣做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教練和健身房管理人員直接跟青橙科技而不是某個健身房,發生了永久性關聯,青橙科技成了一個平臺。這一舉動無形中為青橙增加了用戶,兩款APP也將一直伴隨使用者,“每一個用系統的人都變成我們的銷售。”隨著積累的用戶增加,本來給各大會提供系統的青橙科技變成了各類大會招募參會人員的重要管道。

青橙科技的打法是先to B,抓住了一批機構,又to C,抓了一批人,以B2B2C的模式鞏固了使用者,延長了軟體的使用壽命。

針對健身房倒閉率普遍較高,人員流動性大的痛點,青橙科技為使用者記錄工作經歷,做成簡歷,使每個人的系統都有青橙認證的資料。“此外,因為培訓機構用的也是我們的系統,一個教練如果獲得普拉提教練認證的證書,系統就可以自動同步。”

2016年青橙科技的用戶雖然達到了5000多家,但是收益並沒有太多增加,原有的付費用戶因為進入第二年所要繳納的費用降低,加上為應對競爭對新用戶採取免費試用的策略,這一階段的青橙幾乎沒有盈利,但Kent認為這是為了建立壁壘做的必要投資。

到2017年初,萬事俱備的青橙科技進入了大範圍的推廣運營階段。在健身房SaaS行業,青橙科技憑藉著近四年的深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頭部,積累了最早、最全面、最豐富的資源與資料。Kent接下來要做的是,把青橙科技做成一個生態系統,提供健身行業一條龍服務。

這時候青橙科技的目標群體就不局限于健身房老闆了,“只要把APP推給與健身房相關的人就可以,比如銷售,青橙可以給他提供很好的會員卡管理系統,登記、跟進都很方便。”

打造健身行業全產業生態鏈

如今的青橙科技致力於打造健身行業生態,目前平臺業務涵蓋6大板塊:健身房管理系統、求職招聘、學習培訓、賽事訓練營、行業資訊和加盟連鎖。

在盈利模式上,SaaS系統付費仍然是青橙科技90%以上的收益來源。2017年3月份起青橙科技開始全面收費,標準為一個月800元,三個月2000元,一年6800元,目前付費用戶有3000多家。

此外,多種形式的衍生收益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青橙科技目前合作專案有些按效果收錢,有些只要發佈消息就收取廣告費。如:在系統上發佈招聘資訊或者賽事訓練營通過平臺發佈招募資訊需要直接付費,而交易類則是通過在平臺上發生交易收取傭金。

青橙科技的成本投入一直是動態的,但是據瞭解,專案從3月份開始收費到現在基本實現收支平衡,6月份以後基本上每個月收入可以支撐支出。據kent介紹,如果只拿SaaS業務,青橙科技其實早就可以盈利了,但是他們不斷在投入優化升級系統,為加強自身壁壘而出現較長時間的不盈利狀態。

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就是最高的壁壘。未來青橙科技還會提供開設健身房的一條龍服務,從選址、裝修、設計、器械、招聘都給予支援,甚至還可以提供金融服務,目前已經有建立合作的地產商。Kent表示,“我們未來要成為健身行業的天貓。”

目前賽道上有三體雲動系統、鬼工科技等先入賽道較為成熟的玩家,也有勤鳥運動、宅客科技、飛飛健身等後起對手,各家在提供健身房智慧化SaaS管理軟體系統方便沒有太大的區別,因而決勝就變成了運營與推廣。中國健身房SaaS市場尚未出現巨頭,誰能搶佔這塊蛋糕,就看誰能掌握足夠的資料進而找到真正的痛點。

SaaS是一個低門檻的領域,技術的反覆運算升級時刻發生著,而青橙科技憑藉著最早進入行業所積累的資源與資料,夯實了壁壘。Kent團隊在三年多的不斷打磨中逐步改進、完善系統,呈現出了目前口碑良好、使用者數量巨大的產品,在同類項目中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