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在大明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卻被皇帝冤枉,最終慘死

對於一個國家的功臣,即便是古代,皇帝也是會嘉獎,封侯,做出一個表率給天下臣民臣服,但是這位功臣,卻是遭受了不幸的遭遇,被幾人冤枉,而且還是皇帝默許後被處死(估計那幾人也是受了皇帝的指使)。

這位名臣就是大明朝的清官于謙,於謙是在明英宗被俘之後站出來的力挽狂瀾的英雄,他拯救大明朝於水火,他嚴厲批評了那些想要南遷的大臣,擁立新皇帝明代宗,選擇固守北京城,並且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保衛了大明江山。

於謙可謂天下人盡皆知的大能臣,但是就這樣的人,卻是被冤枉致死,而且是在皇帝默許下的,要知道,當時明英宗能回來,于謙有著莫大的功勞,對於救命恩人,為何會處死他呢?

明英宗是從敵人那兒放回來的,雖然說是於謙守衛了明朝,

但是於謙說到底還是明代宗,也就是明英宗弟弟的人,明代宗即位就將權力全部交給於謙負責,在於謙手裡,明朝恢復了生機。

那時候的明代宗還活著呢,以于謙在朝堂,天下的威望,還有二人之間的關係,明英宗絕對會擔心,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於謙,

以除後患,只有這樣,明代宗才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於謙死後不久,明代宗也鬱鬱而終。

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明英宗被俘虜去了之後,於謙並沒有組織人員營救,而是直接擁立明代宗上位,讓明英宗在蒙古人那兒吃盡了苦頭,不說是皇帝,

就是一個普通人都是會記仇的。

還有就是於謙同意明代宗廢掉了英宗之子的太子身份,也就是太子朱見深,立了代宗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一點更是讓英宗記恨,不救自己就算了,還欺負自己的兒子。

英宗回來,還被代宗關了七年,加上在蒙古那兒八年,

共是被囚禁了十五年,這些仇恨加在一起,所以明英宗就算知道於謙的功勞,於謙的能力之大,也是要殺死他,即使是冤枉於謙,也一定要殺死他。

【關注百變歷史秀,共用不一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