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花開月正圓》:全世界的男人都愛我,而他們的女人都恨我!

除了男人,總還有點別的

追了一個多月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終於結束了,

這部我曾經超級期待也拍手叫好過的電視劇,最終還是走上了一條“大女主”外衣,“瑪麗蘇”內核的不歸路。

就在昨天,有讀者問我說:劇中深愛周瑩的五個男人,如果是你,你會選誰?

一個女首富的一生,最終,給人留下印象的,竟然,仍然,只是男人。恍惚間又想起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借佟振保之口嘲諷的那一句:“往前闖,你碰到的無非是男人。”

此際,王嬌蕊淡淡回應:“年紀輕,

長得好看的時候,大約無論到社會上做什麼事,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總還有別的。”

當下,王嬌蕊被這句話一照,照出一個女性靈魂的豐富。揚眉女子才有底氣說出這一句:女人,不只是有男人。

可是,時光這麼一晃,過去半個多世紀,到了如今的電視劇裡,女性反倒退步了,完全沒有獨立風姿,心心念念,來來回回仍不過是男女之事。

以獨立女性姿態出現的《我的前半生》,

玩的是從一個男人走到另一個男人身邊的套路,只不過後來遇到的男人社會階級更上一層,顏值更讓少女心動,所以更夢幻。

到了《那年花開月正圓》,有過之而無不及,玩的是另一種瑪麗蘇:我遇見的男人都愛我,他們身邊的女人都恨我。

拋去周瑩秦商女首富的身份,整部電視劇的節奏,真的極其言情風。

吳聘死之前的劇情還挺好,沈、吳兩家之間的商業競爭,

朝廷的暗中插手以及吳家東院開辦經商學堂,都非常有時代特色,而且嗅得出人情世故,仿佛晚清的市井民俗緩緩鋪陳在眼前。

於是我們都好奇:一個女人,在這樣的時代裡,憑什麼贏得一身矚目? 我相信你想看到的一定不只是男人。

周瑩的一生,原本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尤其是吳聘之死,這是整個電視劇的轉捩點,我相信亦是真實歷史中周瑩的命運轉捩點。

當一個女人的附麗被命運無情剝奪,面對喪夫失子之痛,她該如何撐起多舛人生,又該如何抵禦那綿綿無絕期的孤寂。

通常而言,命運之手推一個女人至流離紛亂的塵世,她有兩種選擇:

就此落敗,歸心低首,甘為庸婦。

心有猛獸,逆流而上,博一個揚眉吐氣。

周瑩的選擇必然是第二種,所以她才成為故事裡的傳奇女性,那些曾經傷過她但打不死她的經歷,最終也不知過成為壘砌傳奇的基石。

電視劇的選擇,表面來看也是第二種,所以《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的確確也可以稱為“大女主戲”。

然而,遺憾的是,那些真實發生在周瑩逆襲之路上的狠厲與殘忍,在電視劇裡被一筆帶過。就連最應該被體現出來的女主在商戰中的殺伐決斷、開闊格局也總是被輕描淡寫。

囤棉布、開辦機器織布局這種劇情剛有點商戰味,女主剛開始立大boss人設,然後編劇一個急轉彎又拐到男男女女的事情上。

然後整個故事真的就完全落入了“瑪麗蘇”的俗套裡,整個劇情的推進靠的是:女人在使壞,男人在解救。

整部劇中,其他女性角色幾乎全是用來反襯女主角的。

大家閨秀胡詠梅,原本德才兼備,只不過因為愛慕吳聘,遇見周瑩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看周瑩死;原本待周瑩情深義重如姐妹的吳漪,因為一個男人趙白石,就修養、體面全不要了,轉而以最卑鄙手段迫害周瑩;至於吳家三嬸、沈府老太太那也全是來添亂的。

唯一讓人感慨女性之間也可以互幫互助的大概就是小丫鬟春杏,但也是以依附者的姿態出現,並沒有在周瑩的進階之路上,起到多大作用。

至此,我們看到的是女性群體的集體淪陷。

周瑩被塑造成一個站在男性群體中的女性,她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脫離困境,都無法擺脫男人的影子,她人生的每個拐點處,都站著一個送她到遠方的男人。

而且,他們站在周瑩身邊,並不是因為男女之間平等的較量,也不是利益權勢的博弈,而是一個極其夢幻的理由:愛情。

真的怨不得觀眾吐槽,試想想,我本來想看一個“神奇女俠”的故事,但是卻看了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然後我得到了全世界”的故事。這並不是在鼓勵女性獨立,而是在鼓勵女性靠撩漢換取現實利益啊。

如果所謂“大女主”是這樣的打法,那和所有的宮鬥劇又有什麼區別?翻雲覆雨的命運背後,主宰一切的仍然是男人,女人們心心念念算計的仍然是男人。

而真正的傳奇女性應該是怎樣的呢?

我想,她一定要比那些男人更努力,也比他們做得更好,甚至,她是工於心計的,有城府的,但保有底線的。她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光裡,默默吞咽下數不盡的酸楚,用一個籌碼去換另一個籌碼,在得到與失去間循環往復。

吟風弄月,男歡女愛,不是她的進階基石,而是絆腳石。

她的人生攤開來看,必然是一片血淋淋中尋摸出那一點榮光。

但她仍然迎頭兜住,這份孤勇和狠心,以及對女性命運的諒解,才是她泥沙俱下的人生裡,那最難得的支撐點。

以女性的堅韌聰慧,抵抗男權社會的霸權,這才是所謂的女性獨立。當下社會裡,混成商業巨頭的女性,靠的可不是各行首富都愛我。

什麼是大女主呢?就是你終於發現,你心心念念的不只是男人,你往前走,遇到的也不只是男人。

總還有點別的,也許是和另一個女人結成的深厚友誼,也許是男人都未曾抵達的新世界。

比起“男人都愛我,女人都恨我”的庸俗劇情,我更希望看的是“男人都怕我,女人都愛我”的新格局。

為什麼胡詠梅不能和周瑩聯手,拼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秦商神話,讓我們看到女性真正的商業能力呢?為什麼吳漪不能放下情愛偏見,始終和周瑩患難與共,讓我們看到女性之間的彼此支持呢?

女性的獨立,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什麼時候當我們看到女性之間不再互相撕扯,而是彼此諒解,守望相助,那才是電視劇大女主時代的到來。

女性格局真正的開闊,不是囿於男女情愛鬥爭,把兩個女人設置為對立面,而是最後我們都明白:女人是同路人,要彼此攜手抵抗命運的無常,解開傳統賦予我們的枷鎖。

是敢於相信:男人不是唯一的選項,得失成敗有著更高級的意義。

如果所有的“獨立”都只是為了遇見更好的男人,那“愛情”也許就真成了張愛玲筆下那一句:根本在你看來,那不過是長期賣淫。

囤棉布、開辦機器織布局這種劇情剛有點商戰味,女主剛開始立大boss人設,然後編劇一個急轉彎又拐到男男女女的事情上。

然後整個故事真的就完全落入了“瑪麗蘇”的俗套裡,整個劇情的推進靠的是:女人在使壞,男人在解救。

整部劇中,其他女性角色幾乎全是用來反襯女主角的。

大家閨秀胡詠梅,原本德才兼備,只不過因為愛慕吳聘,遇見周瑩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看周瑩死;原本待周瑩情深義重如姐妹的吳漪,因為一個男人趙白石,就修養、體面全不要了,轉而以最卑鄙手段迫害周瑩;至於吳家三嬸、沈府老太太那也全是來添亂的。

唯一讓人感慨女性之間也可以互幫互助的大概就是小丫鬟春杏,但也是以依附者的姿態出現,並沒有在周瑩的進階之路上,起到多大作用。

至此,我們看到的是女性群體的集體淪陷。

周瑩被塑造成一個站在男性群體中的女性,她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脫離困境,都無法擺脫男人的影子,她人生的每個拐點處,都站著一個送她到遠方的男人。

而且,他們站在周瑩身邊,並不是因為男女之間平等的較量,也不是利益權勢的博弈,而是一個極其夢幻的理由:愛情。

真的怨不得觀眾吐槽,試想想,我本來想看一個“神奇女俠”的故事,但是卻看了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然後我得到了全世界”的故事。這並不是在鼓勵女性獨立,而是在鼓勵女性靠撩漢換取現實利益啊。

如果所謂“大女主”是這樣的打法,那和所有的宮鬥劇又有什麼區別?翻雲覆雨的命運背後,主宰一切的仍然是男人,女人們心心念念算計的仍然是男人。

而真正的傳奇女性應該是怎樣的呢?

我想,她一定要比那些男人更努力,也比他們做得更好,甚至,她是工於心計的,有城府的,但保有底線的。她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光裡,默默吞咽下數不盡的酸楚,用一個籌碼去換另一個籌碼,在得到與失去間循環往復。

吟風弄月,男歡女愛,不是她的進階基石,而是絆腳石。

她的人生攤開來看,必然是一片血淋淋中尋摸出那一點榮光。

但她仍然迎頭兜住,這份孤勇和狠心,以及對女性命運的諒解,才是她泥沙俱下的人生裡,那最難得的支撐點。

以女性的堅韌聰慧,抵抗男權社會的霸權,這才是所謂的女性獨立。當下社會裡,混成商業巨頭的女性,靠的可不是各行首富都愛我。

什麼是大女主呢?就是你終於發現,你心心念念的不只是男人,你往前走,遇到的也不只是男人。

總還有點別的,也許是和另一個女人結成的深厚友誼,也許是男人都未曾抵達的新世界。

比起“男人都愛我,女人都恨我”的庸俗劇情,我更希望看的是“男人都怕我,女人都愛我”的新格局。

為什麼胡詠梅不能和周瑩聯手,拼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秦商神話,讓我們看到女性真正的商業能力呢?為什麼吳漪不能放下情愛偏見,始終和周瑩患難與共,讓我們看到女性之間的彼此支持呢?

女性的獨立,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什麼時候當我們看到女性之間不再互相撕扯,而是彼此諒解,守望相助,那才是電視劇大女主時代的到來。

女性格局真正的開闊,不是囿於男女情愛鬥爭,把兩個女人設置為對立面,而是最後我們都明白:女人是同路人,要彼此攜手抵抗命運的無常,解開傳統賦予我們的枷鎖。

是敢於相信:男人不是唯一的選項,得失成敗有著更高級的意義。

如果所有的“獨立”都只是為了遇見更好的男人,那“愛情”也許就真成了張愛玲筆下那一句:根本在你看來,那不過是長期賣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