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個最有可能發現外星人的地方,探討科幻電影中的宇宙空間站

10個最有可能發現外星人的地方

人們一直探索著那些可能發現外星人的地方,從懷疑到科學論證,實際上大多數人都認為外星人一定以某種形式存在著。某些星球擁有誕生生命的基本條件,

所以人們對它們的期望也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可能不會發現長著昆蟲眼睛的綠色小外星人,但這些地方確實最有可能發現外星人。

特拉比斯特1號

2017年初有消息稱發現了一個距地球幾十光年的行星系,這就是特拉比斯特1號。該星系由七顆類地行星組成,環繞一顆“超冷”恒星運轉。在太陽系外,這裡是我們最有機會發現外星人的地方之一。首先,因為它們圍繞恒星旋轉,

研究這些地外行星也就相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望遠鏡來觀測淩日現象,即這些行星從恒星面前穿過並遮擋住恒星。當一顆地外行星從恒星和地球之間穿過,我們能看到恒星短暫的微光。由於恒星的性質,這些地外行星溫度適宜,表面的低溫正好有機會生成液態水。

儘管該星系中的所有地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其中分佈在宜居帶內的三顆行星可能性更大。假設所有的生命形式和地球生物一樣,都需要水才能生存的話,宜居帶則是指在一顆主恒星周圍的一定範圍內,至少有一顆能夠形成液態水的類地系外行星。

土衛六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土星至太陽距離第六,而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

這顆衛星可能存在生命,但也許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生命體,因為它不完全符合處於宜居帶內這個條件。土衛六有水和液態物質,但尚未發現液態水的存在。這顆衛星的超低溫導致水始終保持固態。然而充斥湖泊、溪穀的與其說是水還不如說是碳氫化合物,這是一種由碳和氫兩種元素以不同比例組成的化合物。

在地球上,我們通常認為它是甲烷或丙烷這樣的氣體,這就是土衛六可能存在獨特生命體的關鍵。實質上,這些生命體不會像人類一樣依靠水生存,而是靠這些液態碳氫化合物存活。雖然依舊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和未解之謎(比如,有的生命體可以依靠水以外的物質生存),但土衛六發現外星人的可能性極大。

木衛二

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木星的衛星之一,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因此也有可能存在生命。木衛二被認為滿足生命存在的所有條件,包括水、能量以及可生成生命的化學物質。有人認為這些液態水貯存在木衛二地殼下的海洋中。

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開始對這顆衛星進行探索。2017年初有報導稱,未來幾年內,將開始進行一個名為“歐羅巴快艇”的探測任務。該任務包括向木衛二發射一艘飛船,並對衛星表面進行拍照。這樣的定點探測會反復進行,讓我們有機會對木衛二不斷進行分析並探索生命的存在。

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這顆紅色行星可能是被談論最多的疑似存在生命的星球,不但有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還有可能實現火星殖民。儘管有人持反對意見,但在火星上找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如今我們明白,火星上沒有綠色小外星人或是任何我們所瞭解的智慧生命。不過有證據表明,在這顆紅色小星球上依舊存在微生物。美國宇航局有資料顯示,火星乾燥的表面上留下了洪水和溪流遍佈的古老痕跡。因此火星表面可能存在過液態水,生命有可能因此存活下來。隨著探索的深入,科學家們近期也許能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而不僅僅是他們如今所看到的層層冰帽。

土衛二

在土星諸多的衛星中,和那充滿碳氫化合物的兄弟土衛六不同,土衛二作為又一顆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引得整個天文界對它眾說紛紜。和木衛六類似,液態水被認為存在于這顆衛星的地殼之下,同樣這也意味著存在某些微生物。

最開始,土衛二存在水只是一個假設,但2015年發現的一些證據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希望。2017年初,一項由“凱西尼號”飛船參與的任務探測到了氫分子,這表明地表下正發生化學反應。眾所周知,能量對生命至關重要,這種由海水與周圍的岩石相互作用而產生能量的化學反應對生命有極大幫助。

開普勒-186f

開普勒-186f距離地球約500光年,是一顆圍繞開普勒-186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186f於2014年被發現,是首顆在恒星的宜居帶內被發現的類地系外行星。它的體積比地球大10%不到,是和地球最“接近”的行星。而對於該行星的其他相似之處,如密度等,我們均一無所知。但我們可以根據它的大小判斷出這很有可能是一顆岩石行星。體積與地球相差無幾、同樣位於宜居帶,這兩個條件使開普勒-186f成為候選的宜居星球。

然而由於溫度等相關資訊的缺乏,該星球上是否存在液態水尚未得到確認。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已知理論表明,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可能發現外星人。

開普勒-452b

據美國宇航局資料顯示,開普勒-452b可能是“最有機會發現外星人的地方之一”。然而,這顆星球距地球超過1000光年,因此對這顆系外行星進行探索可能十分困難。即便如此,科學家也證實了開普勒-452b和幾顆系外伴星均位於其恒星的宜居帶。

有段時間,開普勒-452b以體積最接近地球而聞名,而現在開普勒-186f獲此殊榮。而同樣有趣的是,開普勒-452b所環繞的恒星和太陽類似。此外這顆系外行星是目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在地外生命探索領域的領導者SETI(地外文明探索)機構看來尤其如此。

LHS 1140b

這顆“超級地球”是最近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它位於其恒星的宜居帶內。有的科學家認為LHS 1140b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人的星球之一。超級地球是指體積比地球大十倍的太陽系外行星,儘管我們無法通過其他觀察進行確認,但我們認為這些超級地球主要由岩石構成。

作為所有超級地球之母,LHS 1140b也被認為是一顆內核為金屬的岩石行星,還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如果有智慧生命存在,那麼距離地球僅僅40光年的LHS 1140b很適合我們向其發射交流信號。LHS 1140b除了位置靠近地球,它的自轉也較慢,我們對其進行觀察會更容易些。

虎斑星

虎斑星又名KIC 8462852,因該星球上可能存在“外星巨型建築”,很多人對它議論紛紛。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塔貝莎博雅健(Tabetha Boyajian)發現了這顆距離地球1500光年的恒星,它以奇特而著稱。隨著時間的推移,虎斑星會突然變暗,這樣的亮度驟降不能歸結為淩日現象造成。有解釋成是不明宇宙物體造成的,更有趣的說是由外星人造成的。

有一種假說認為,這種外星建築其實是一台巨型裝置,能捕捉恒星能量並能將其轉化為更有用東西。當能量被裝置吸收時,恒星會變暗,所以外星巨型建築的假想是有一點道理的。然而最近提出的最可靠的理論是虎斑星吞噬了自己的行星,這個理論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不過也沒有完全排除外星人假想。

木衛三

木星的另一顆衛星也可能存在生命。和其他衛星一樣,木衛三被認為在其地殼下存在海洋。令人驚訝的是,這片海洋的液態水含量超過地球。事實上,對木衛三地表的調查顯示,當液態水從地表下通過裂縫或其他出口噴出時,可能會形成洪水。

對這顆衛星的探索還帶來了新的研究方法。例如,通過分析磁場,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推斷出物體內部的資訊,包括是否存在液態水。截止2017年初,還沒有探索木衛三的任務。但是一個名稱為JUICE(木星冰月探測器)的探測器將在未來幾年內會進一步探索木星的衛星。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在這些星球上發現外星人,你會做何感想呢?

科幻電影中的宇宙空間站

星際科幻電影中基本上都會描繪了一個龐大的宇宙空間站機器,它們在影片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讓我們的眼球為之一亮。這些宇宙空間站具有龐大的主體結構,可以圍繞著地球或者殖民地天體軌道轉動,有些著足夠龐大,可直接進入深空,如同一艘萬能的宇宙戰艦。

最具代表性的宇宙空間站:《星球大戰》“死星”

《星球大戰》電影中的“死星”武器,這是一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宇宙空間站,又稱DS-1軌道戰鬥太空站,是帝國建造的巨型超級武器,可摧毀一顆行星。

死星是大小相當於小型衛星的戰鬥基地。它擁有強大的渦輪鐳射陣與牽引光束發射器,其火力比半個帝國星際艦隊還強。死星的直徑為120公里。它的內部空間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於安裝維持其巨大的超級鐳射炮和動力設備所需的系統。在死星的中心是一個超級物質反應堆,在這裡進行著大面積的聚變反應,週邊則排列著主要的燃料罐。死星的超級鐳射炮的能量直接來源於超級物質反應堆。它的多面體放大水晶將八個分開的輔助光束產生的破壞力組合成一股能量強度堪比恒星核心的能量束。雖然鐳射炮輸出的能量被認為適合摧毀類似大型戰艦這樣較小的目標,但死星曾有兩次開炮是用最大能量轟擊行星。

《巴比倫5號》巨型宇宙空間站

《巴比倫5號》(地球反擊戰)講述了人類進行大規模的星際移民,並與其它宇宙文明取得了聯繫,在一次與外星種族作戰過程中,地球文明幾乎毫無反手之力,最終由地球人類在中立空間建造了“巴比倫5號”空間站,用於星際和平交流。

巴比倫太空站非常大,可以容納25萬以至更多的人居住;長50公里,寬達9公里的巨大圓桶,構成一個巨大的城市;並擁有強大的自衛武裝。

深空九號宇宙空間站

《星際旅行: 深空九號》影片中的也有一座同名的宇宙空間站:深太空第九號空間站,她直徑:1451.82米,高度:969.26米,重達10,120,000噸。24世紀空間探險小組使用蟲洞將空間站轉移到未知的時空中,作為人類最前沿的空間力量部署,開始了一次宇宙冒險旅行。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一部科幻電視劇,雖然其製作較為粗糙,但是也算是一部經典的科幻片,故事背景于未來世界,人類已由地球移民到其它星系居住;人們為了貪求私欲,便開始研究及製造一種擁有獨立思想及感覺的機械人 – Cylons 來為人類服務。但人們怎樣也想不到,這些本應是幫助人類的機械人竟會調 轉頭對抗自已,因此,人類與自已製造的機械人之戰爭便開始展開…

人造重力宇宙空間站

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中令人印象最深的要數人造重力宇宙空間站,通過旋轉產生人工重力,巨大的旋轉輪顯得非常優雅。這座標誌性的人類太空建築也是所有科幻片中的經典造型。

時間2001年,為了尋找黑石的根源,人類開展一項木星登陸計畫。飛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員,還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慧電腦。HAL在宇宙飛行過程中發生錯亂,令冬眠人員相繼喪命,剩下波曼和這台電腦作戰。從死亡線上回來的大衛一氣之下關掉主腦系統,HAL徹底失效。現在,茫茫宇宙中只剩大衛一人,向木星進發。穿越瑰異壯觀的星門,大衛仿佛去到一個奇特的時空,那裡有人類無盡的生死輪回和宇宙的終極知識…

人造空間站極樂空間

Elysium(極樂世界)科幻大片描述了在2159年,世界上有兩種人類存在:一邊是富人,他們生活在無污染的人造宇宙空間站極樂空間:一個斯坦福圓環的巨型空中建築,而另一幫窮人則在廢料成堆、人口過剩的地球上苟延殘喘。

安德的遊戲空間站

《安德的遊戲》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那時候人類已步入太空時代,但卻在短短數十年間遭到一種外星生物——蟲族的兩次襲擊。在“第二次入侵”中,人類的主力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然而一個名叫梅澤·瑞克漢姆的指揮官僅靠一支小艦隊竟奇跡般的挽救了人類。

很多年以後,為了抵禦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入侵”,人類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天才兒童送到外太空艦隊的宇宙空間站中接受特殊培訓,希望能培養出像梅澤·瑞克漢姆一樣優秀的指揮官,率領人類艦隊與蟲族戰鬥。

科學家才開始對這顆衛星進行探索。2017年初有報導稱,未來幾年內,將開始進行一個名為“歐羅巴快艇”的探測任務。該任務包括向木衛二發射一艘飛船,並對衛星表面進行拍照。這樣的定點探測會反復進行,讓我們有機會對木衛二不斷進行分析並探索生命的存在。

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這顆紅色行星可能是被談論最多的疑似存在生命的星球,不但有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還有可能實現火星殖民。儘管有人持反對意見,但在火星上找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如今我們明白,火星上沒有綠色小外星人或是任何我們所瞭解的智慧生命。不過有證據表明,在這顆紅色小星球上依舊存在微生物。美國宇航局有資料顯示,火星乾燥的表面上留下了洪水和溪流遍佈的古老痕跡。因此火星表面可能存在過液態水,生命有可能因此存活下來。隨著探索的深入,科學家們近期也許能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而不僅僅是他們如今所看到的層層冰帽。

土衛二

在土星諸多的衛星中,和那充滿碳氫化合物的兄弟土衛六不同,土衛二作為又一顆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引得整個天文界對它眾說紛紜。和木衛六類似,液態水被認為存在于這顆衛星的地殼之下,同樣這也意味著存在某些微生物。

最開始,土衛二存在水只是一個假設,但2015年發現的一些證據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希望。2017年初,一項由“凱西尼號”飛船參與的任務探測到了氫分子,這表明地表下正發生化學反應。眾所周知,能量對生命至關重要,這種由海水與周圍的岩石相互作用而產生能量的化學反應對生命有極大幫助。

開普勒-186f

開普勒-186f距離地球約500光年,是一顆圍繞開普勒-186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186f於2014年被發現,是首顆在恒星的宜居帶內被發現的類地系外行星。它的體積比地球大10%不到,是和地球最“接近”的行星。而對於該行星的其他相似之處,如密度等,我們均一無所知。但我們可以根據它的大小判斷出這很有可能是一顆岩石行星。體積與地球相差無幾、同樣位於宜居帶,這兩個條件使開普勒-186f成為候選的宜居星球。

然而由於溫度等相關資訊的缺乏,該星球上是否存在液態水尚未得到確認。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已知理論表明,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可能發現外星人。

開普勒-452b

據美國宇航局資料顯示,開普勒-452b可能是“最有機會發現外星人的地方之一”。然而,這顆星球距地球超過1000光年,因此對這顆系外行星進行探索可能十分困難。即便如此,科學家也證實了開普勒-452b和幾顆系外伴星均位於其恒星的宜居帶。

有段時間,開普勒-452b以體積最接近地球而聞名,而現在開普勒-186f獲此殊榮。而同樣有趣的是,開普勒-452b所環繞的恒星和太陽類似。此外這顆系外行星是目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在地外生命探索領域的領導者SETI(地外文明探索)機構看來尤其如此。

LHS 1140b

這顆“超級地球”是最近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它位於其恒星的宜居帶內。有的科學家認為LHS 1140b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人的星球之一。超級地球是指體積比地球大十倍的太陽系外行星,儘管我們無法通過其他觀察進行確認,但我們認為這些超級地球主要由岩石構成。

作為所有超級地球之母,LHS 1140b也被認為是一顆內核為金屬的岩石行星,還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如果有智慧生命存在,那麼距離地球僅僅40光年的LHS 1140b很適合我們向其發射交流信號。LHS 1140b除了位置靠近地球,它的自轉也較慢,我們對其進行觀察會更容易些。

虎斑星

虎斑星又名KIC 8462852,因該星球上可能存在“外星巨型建築”,很多人對它議論紛紛。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塔貝莎博雅健(Tabetha Boyajian)發現了這顆距離地球1500光年的恒星,它以奇特而著稱。隨著時間的推移,虎斑星會突然變暗,這樣的亮度驟降不能歸結為淩日現象造成。有解釋成是不明宇宙物體造成的,更有趣的說是由外星人造成的。

有一種假說認為,這種外星建築其實是一台巨型裝置,能捕捉恒星能量並能將其轉化為更有用東西。當能量被裝置吸收時,恒星會變暗,所以外星巨型建築的假想是有一點道理的。然而最近提出的最可靠的理論是虎斑星吞噬了自己的行星,這個理論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不過也沒有完全排除外星人假想。

木衛三

木星的另一顆衛星也可能存在生命。和其他衛星一樣,木衛三被認為在其地殼下存在海洋。令人驚訝的是,這片海洋的液態水含量超過地球。事實上,對木衛三地表的調查顯示,當液態水從地表下通過裂縫或其他出口噴出時,可能會形成洪水。

對這顆衛星的探索還帶來了新的研究方法。例如,通過分析磁場,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推斷出物體內部的資訊,包括是否存在液態水。截止2017年初,還沒有探索木衛三的任務。但是一個名稱為JUICE(木星冰月探測器)的探測器將在未來幾年內會進一步探索木星的衛星。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在這些星球上發現外星人,你會做何感想呢?

科幻電影中的宇宙空間站

星際科幻電影中基本上都會描繪了一個龐大的宇宙空間站機器,它們在影片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讓我們的眼球為之一亮。這些宇宙空間站具有龐大的主體結構,可以圍繞著地球或者殖民地天體軌道轉動,有些著足夠龐大,可直接進入深空,如同一艘萬能的宇宙戰艦。

最具代表性的宇宙空間站:《星球大戰》“死星”

《星球大戰》電影中的“死星”武器,這是一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宇宙空間站,又稱DS-1軌道戰鬥太空站,是帝國建造的巨型超級武器,可摧毀一顆行星。

死星是大小相當於小型衛星的戰鬥基地。它擁有強大的渦輪鐳射陣與牽引光束發射器,其火力比半個帝國星際艦隊還強。死星的直徑為120公里。它的內部空間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於安裝維持其巨大的超級鐳射炮和動力設備所需的系統。在死星的中心是一個超級物質反應堆,在這裡進行著大面積的聚變反應,週邊則排列著主要的燃料罐。死星的超級鐳射炮的能量直接來源於超級物質反應堆。它的多面體放大水晶將八個分開的輔助光束產生的破壞力組合成一股能量強度堪比恒星核心的能量束。雖然鐳射炮輸出的能量被認為適合摧毀類似大型戰艦這樣較小的目標,但死星曾有兩次開炮是用最大能量轟擊行星。

《巴比倫5號》巨型宇宙空間站

《巴比倫5號》(地球反擊戰)講述了人類進行大規模的星際移民,並與其它宇宙文明取得了聯繫,在一次與外星種族作戰過程中,地球文明幾乎毫無反手之力,最終由地球人類在中立空間建造了“巴比倫5號”空間站,用於星際和平交流。

巴比倫太空站非常大,可以容納25萬以至更多的人居住;長50公里,寬達9公里的巨大圓桶,構成一個巨大的城市;並擁有強大的自衛武裝。

深空九號宇宙空間站

《星際旅行: 深空九號》影片中的也有一座同名的宇宙空間站:深太空第九號空間站,她直徑:1451.82米,高度:969.26米,重達10,120,000噸。24世紀空間探險小組使用蟲洞將空間站轉移到未知的時空中,作為人類最前沿的空間力量部署,開始了一次宇宙冒險旅行。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一部科幻電視劇,雖然其製作較為粗糙,但是也算是一部經典的科幻片,故事背景于未來世界,人類已由地球移民到其它星系居住;人們為了貪求私欲,便開始研究及製造一種擁有獨立思想及感覺的機械人 – Cylons 來為人類服務。但人們怎樣也想不到,這些本應是幫助人類的機械人竟會調 轉頭對抗自已,因此,人類與自已製造的機械人之戰爭便開始展開…

人造重力宇宙空間站

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中令人印象最深的要數人造重力宇宙空間站,通過旋轉產生人工重力,巨大的旋轉輪顯得非常優雅。這座標誌性的人類太空建築也是所有科幻片中的經典造型。

時間2001年,為了尋找黑石的根源,人類開展一項木星登陸計畫。飛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員,還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慧電腦。HAL在宇宙飛行過程中發生錯亂,令冬眠人員相繼喪命,剩下波曼和這台電腦作戰。從死亡線上回來的大衛一氣之下關掉主腦系統,HAL徹底失效。現在,茫茫宇宙中只剩大衛一人,向木星進發。穿越瑰異壯觀的星門,大衛仿佛去到一個奇特的時空,那裡有人類無盡的生死輪回和宇宙的終極知識…

人造空間站極樂空間

Elysium(極樂世界)科幻大片描述了在2159年,世界上有兩種人類存在:一邊是富人,他們生活在無污染的人造宇宙空間站極樂空間:一個斯坦福圓環的巨型空中建築,而另一幫窮人則在廢料成堆、人口過剩的地球上苟延殘喘。

安德的遊戲空間站

《安德的遊戲》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那時候人類已步入太空時代,但卻在短短數十年間遭到一種外星生物——蟲族的兩次襲擊。在“第二次入侵”中,人類的主力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然而一個名叫梅澤·瑞克漢姆的指揮官僅靠一支小艦隊竟奇跡般的挽救了人類。

很多年以後,為了抵禦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入侵”,人類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天才兒童送到外太空艦隊的宇宙空間站中接受特殊培訓,希望能培養出像梅澤·瑞克漢姆一樣優秀的指揮官,率領人類艦隊與蟲族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