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曝酷騎單車押金難退,共用單車戰役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自共用經濟爆發,大熱的共用單車不到一個整年,就迎來了行業洗牌。從之前的悟空單車、3Vbike倒閉出局,到近期酷騎單車押金難退,可以看出,共用單車倒閉潮正在爆發。

一、酷騎單車押金難退

早在8月,就有自媒體「互聯網圈內事」報導了酷騎單車使用者退押金難一事。用戶退押金遲緩,官方以技術原因為藉口拖延時間。更有報導稱,酷騎單車因為押金不退事宜,鄭州、西安等分公司負責人被約談。

二、酷騎單車與P2P公司誠信貸為同一家公司

酷騎單車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多的爭議,除了用戶對於資金安全的擔憂,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酷騎背後的P2P公司。據自媒體「星評」爆料稱,酷騎單車和P2P公司誠信貸實質為同一家公司,兩家公司老闆實質為一人高唯偉。

關於誠信貸平臺,自媒體「星評」文章也寫到:誠信貸上線於2014年11月28日,截止到目前待收規模為4億。平臺於2016年12月上線華興銀行存管系統。平臺項目年化收益較高,

6月標14%,7月標15%,9月標收益為20%,高出行業平均水準,甚至超過以利益高著稱的小型車貸平臺。

另外,2016年3月,誠信貸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獲得蝙蝠資本Pre A輪投資5000萬人民幣。但其工商資訊顯示誠信貸的股東只有趙恒郡和高大偉,而且該公司沒有股東變更記錄。而蝙蝠資本官網已經無法打開。

三、誠信貸或將面臨危機

在發展模式上,酷騎單車走的是一條節省投資的招商加盟路。

前述離職員工曾向媒體透露:“資金鏈出問題之後,酷騎就想了一個辦法,搞了一個合夥人模式,挺坑人的。”比方說加盟合夥人一共要出20萬,先拿出來10萬,剩下的10萬可以通過單車的押金來抵扣。在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加盟顯然是一種快速回籠資金的方式。

如今,酷奇單車兌付危機全面爆發,幕後公司“誠信貸”或將陷入資金和用戶信任的雙重困局,不僅引發一眾用戶的討論,

也引發諸如摩拜、OFO競爭對手的深思。

四、以“信用”取代“押金”

從酷騎單車押金難退的問題來說,不管法律意義上,對押金是如何界定的,自媒體「金融街碼字員」認為,從押金的使用途徑來看,“押金”說到底就是商家對消費者不信任的“結果”,是以“押金”來約束消費者,

防止消費者造成商家的利益受損。

這也難怪共用單車推出之初,許多人擔心用戶繳納的押金的安全問題。所以說,押金模式,只是在信用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

時至今日,我國的社會信用建設已經推了好多年,央行的個人征信系統和支付寶的芝麻信用、騰訊的騰訊征信等社會信用衡量體系日漸完善,完全可以逐步讓“信用”取代“押金”。

在這方面,支付寶已經支援部分單車免押金使用,但只要有預付押金的單車,難免會出現信用危機。

五、共用單車戰役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共用單車的較量,自媒體「王冠雄頻道」總結稱:共用單車戰役,始于科技,盛於資本,終於資料。

之所以說始於科技,是因為它將短距離高頻出行的剛需,用共用模式的科技范兒完美解決。而其高頻和自帶支付的場景,線上上流量增長枯竭的背景下被資本狂熱追捧。最後必然決勝於使用者沉澱的海量資料,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口級產品。

如果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維度去看,你會驚奇地發現,整個共用單車的競爭脈絡正是如此:

資本之爭為一條線,所有公司都在比融資,融不到的倒下玩完(如最近的酷騎)。

科技之爭為一條線,領頭羊OFO和摩拜一直在比產品,誰更輕誰更智慧。

至於資料,某種程度上是產品市場使用情況的自然結果。

即便前一陣轟動行業內外的ofo投資人朱嘯虎VS摩拜投資人馬化騰,大佬們互懟的也正是科技、資料。

六、共用單車的未來

關於共用單車的未來,自媒體「南風窗」犀利地指出,在這大躍進式的發展過程中,OFO和摩拜都陣腳大亂,拼資金,搶地盤,最終難逃做“公益”的宿命。

確實,共用單車存在諸多問題,上有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干預,下有同行企業的競爭和較量;外有“搗蛋”用戶的野蠻破壞,內有共用單車的融資及盈利問題。但也有樂觀的一面,面對資本市場的看好,用戶流量的增長及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共用單車的諸多優勢也在吸引著企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至於未來,共用單車是迎著風口走上資本的康莊大道還是形成如滴滴收購優步般的共用單車壟斷趨勢?目前尚不明晰。但可以看到的是,共用單車的風口一如團購、網約車等其他的風口,同樣是群雄並起,資本、戰略、執行力追逐混戰,究竟誰輸誰贏,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NFMA新金融媒體聯盟,將著眼于泛金融領域的行業熱點,總結出不同的新聞媒體觀點,為媒體人士激發靈感、思想碰撞提供思路和素材。

回復整改延期、人工智慧、共用單車、屬地化、加息潮、餘額寶、蘋果、樂視、美的、房價等關鍵字可查看相關文章。

往期經典文章

824監管新政一周年,盤點網貸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的推出,對未來樓市有什麼影響?

網貸平臺鬧“資產荒”,小額優質資產稀缺

P2P車貸下半場:半數平臺已折戟,2.0版大戰來襲

傳統銀行進軍校園貸,與互金平臺合作成趨勢

但只要有預付押金的單車,難免會出現信用危機。

五、共用單車戰役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共用單車的較量,自媒體「王冠雄頻道」總結稱:共用單車戰役,始于科技,盛於資本,終於資料。

之所以說始於科技,是因為它將短距離高頻出行的剛需,用共用模式的科技范兒完美解決。而其高頻和自帶支付的場景,線上上流量增長枯竭的背景下被資本狂熱追捧。最後必然決勝於使用者沉澱的海量資料,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口級產品。

如果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維度去看,你會驚奇地發現,整個共用單車的競爭脈絡正是如此:

資本之爭為一條線,所有公司都在比融資,融不到的倒下玩完(如最近的酷騎)。

科技之爭為一條線,領頭羊OFO和摩拜一直在比產品,誰更輕誰更智慧。

至於資料,某種程度上是產品市場使用情況的自然結果。

即便前一陣轟動行業內外的ofo投資人朱嘯虎VS摩拜投資人馬化騰,大佬們互懟的也正是科技、資料。

六、共用單車的未來

關於共用單車的未來,自媒體「南風窗」犀利地指出,在這大躍進式的發展過程中,OFO和摩拜都陣腳大亂,拼資金,搶地盤,最終難逃做“公益”的宿命。

確實,共用單車存在諸多問題,上有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干預,下有同行企業的競爭和較量;外有“搗蛋”用戶的野蠻破壞,內有共用單車的融資及盈利問題。但也有樂觀的一面,面對資本市場的看好,用戶流量的增長及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共用單車的諸多優勢也在吸引著企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至於未來,共用單車是迎著風口走上資本的康莊大道還是形成如滴滴收購優步般的共用單車壟斷趨勢?目前尚不明晰。但可以看到的是,共用單車的風口一如團購、網約車等其他的風口,同樣是群雄並起,資本、戰略、執行力追逐混戰,究竟誰輸誰贏,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NFMA新金融媒體聯盟,將著眼于泛金融領域的行業熱點,總結出不同的新聞媒體觀點,為媒體人士激發靈感、思想碰撞提供思路和素材。

回復整改延期、人工智慧、共用單車、屬地化、加息潮、餘額寶、蘋果、樂視、美的、房價等關鍵字可查看相關文章。

往期經典文章

824監管新政一周年,盤點網貸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的推出,對未來樓市有什麼影響?

網貸平臺鬧“資產荒”,小額優質資產稀缺

P2P車貸下半場:半數平臺已折戟,2.0版大戰來襲

傳統銀行進軍校園貸,與互金平臺合作成趨勢